. 墨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 ̄i/i:究综述 张水秀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四川广汉摘 要: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618300) 加以确定。过程模式则强调儿童活动过程,根据儿童的兴趣, 我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针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成果,分 尊重儿童的选择。两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和 别从园本课程的概念、园本课程的构建、园本课程的影响因素 方法论原理.对课程的影响有不同之处。朱虹结合宁夏的实际 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大对园本课程评 提出了宁夏园本课程的构建模式是以开发课程资源为主导、 价的研究;研究主体应多元化:加强对园本课程价值的探讨, 以科研为主导、以实践为主导的园本课程开发模式。左端勇试 尤其对幼儿影响的研究 图探讨其二者的关系.即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结果与过程 关键词:幼儿园 园本课程课程构建 究竟孰轻孰重。笔者认为无论是目标模式还是过程都有其优 缺点,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幼儿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虽然没 本,明确园本课程目标,结合园本课程的实践,不断改进并优 有明确要求进行园本课程开发。但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 化园本课程。 是的原则,认真制订本地贯彻《纲要》的实施方案。可见《纲要》 课程目标的确定使得课程开发方向更明确,幼儿园课程 给园本课程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目标的取向主要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在园 革的浪潮,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成了热点.全国各地幼儿园纷纷 本课程编制与开发过程中,鲜明的目标是园本课程中的一个 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并对其进行大量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近 亮点。然而.现在许多幼儿园则在园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对于 十年来园本课程的研究成果,从园本课程的概念、构建、影响 园本课程目标的制定似乎有所欠缺。 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实现园本课程目标的关键手段, 一、园本课程概念研究 园本课程内容即在园本课程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针对 对于园本课程的概念,学者们基本都认为应该从校本课 这一问题,焦爱美详细阐述了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要素、构 程的概念理解园本课程。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园本课程提出不 建原则、构建策略。并根据自身在幼儿园的实践举例说明。对 同的看法:①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定义园本课程:我国幼儿 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问题探讨很多,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园 园课程的权利主体和开发主体都是幼儿园.即幼儿园课程本 本课程内容构建方向。如利用乡土资源(魏巍)或社区资源 来就属于园本课程,或者就是园本课程(李季湄)。陈时见、严 (李红、张莉等)、依据自然环境(李嫔琦)或生态环境(徐碧 仲连则认为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 贤)及田野课程(秦红)等构建园本课程。还有学者依据一些 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 教育家的思想构建园本课程.如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法(张颖、 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邹晖)、多元智能理论(肖菊红)等。由此可见,园本课程内容 等活动。相对于前者,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园本课程开发的 的构建方式很多,不但包含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 主体,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②以园本课程开发的实际基 还有借鉴一些教育家的思想构建园本课程。无论以什么样的 础定义园本课程,认为园本课程指以幼儿园为基础。以本园 方式进行构建.关键都是要严格遵循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幼儿的发展状况、现实需要、生长环境为核心,整合幼儿园、 的理论。 社区的各种资源而设计的课程(曹建萍)。③以园本课程开发 在园本课程的构建研究中.对于园本课程的评价是重要 主体与实际基础相结合定义园本课程,即园本课程是以国家 的一环,而园本课程的评价是改进、提高及优化园本课程的基 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为 础。园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园本课程方案的评价、园本课程实 背景,以幼儿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幼儿园教师、家长 施过程的评价、对园本课程效果的评价。从这三方面出发,能 和社区为主体构建的课程(焦爱美)。④从课程定义园本课 较全面地评价构建的园本课程,但由于这个评价过程存在周 程,认为园本课程是在一定课程框架内.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实 期长、费用高、评价难度高等特点,导致目前园本课程的研究 际需要而开发的.也有人认为园本课程就是地方课程或国家 较少。 课程的本园化.突出园本课程是现代课程理念在幼儿园的发 三、园本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展形态。 园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是学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 上述四种定义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前三种着重强调园 题 影响园本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园、 本课程影响因素在园本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第四种定义则 课程专家及其他因素等.以下分别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 更注重课程本身的内涵,更强调园本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问题。 论。 笔者认为在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主体和幼儿园的实 1.幼儿园教师 际情况对园本课程开发影响非常大。因此,园本课程是以国家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已成为共识,幼儿园 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从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出 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研究中发现, 发,以幼儿为本,并协调组织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及专家共 我国幼儿园教师总体学历不高、科研意识不强、教育观念传 同参与构建的课程。 统、课程意识薄弱等,这些将严重影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 二、园本课程构建研究 施。有学者对教师的课程参与意义进行了探讨:教师的课程参 园本课程的构建问题直接关系园本课程的开发水平.一 与是园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条件和保障:有助于幼儿教师形成 个合理的园本课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已有研究关于构建 “反思”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幼儿教师自觉地更新教育 园本课程模式的讨论相对较少.主要有两种园本课程的构建 观念,促进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提高(郑三元、姜勇)。同时, 模式:一是目标模式:二是过程模式。目标模式更关注课程目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会制约园本课程开发质量。因此,要通过提 标的制定,引导整个课程的实施,强调儿童知识的获得。课程 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树立科研意识、在职课程 专家认为幼儿园课程目标应更多地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和需要 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等途径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园本课程的 183 ■匪 能力。 2.家长 家长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主体,其对园本课程 开发和实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能够丰富 园本课程的内容、拓展园本课程的思路,起到监督、协助和评 价反馈的作用。但目前情况是家长参与度不高、参与意识不 强(张冬梅),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转变观念,参与 到园本课程中。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宣传 调动家长的参 与积极性;二是通过宣传.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思想;三是 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四是家园合力促进园本课 程建设。 3.专家 专家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处于园本课程开发的 核心位嚣,把握着园本课程开发方向,把握着园本课程系统结 构的设计,为园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但现状 是专家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只是蜻蜓点水,并未进行长期 指导,而有些是园本课程走到哪一阶段,专家就指导哪一阶 段。呈现阶段式指导,缺乏连续性指导(刘研)。同时,专家与幼 儿园教师间缺乏联系。可见,专家在园本课程中应有的作用未 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专家应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提供长期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加强与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间的联系。 4.幼儿园 在园本课程中,对幼儿园本身作用的探讨较多,包括幼儿 园开发园本课程的理念、目的、管理等。不同幼儿园有不同的 办园宗旨。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应以幼儿为中心。陈玉 霜、林阿虹强调园本课程应以人为本,注重发现人的价值,发 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在这样一种理念下开发的园本 课程则会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 展为最终目的。反之,在追求利益的前提下,开发园本课程只 是形式.其目的不是促进幼儿发展。其实课程理念与园本课 程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而且课程有本身的内涵。研究发现 一些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是存在一些误区的,如认为园 本课程等同于特色课、综合课、兴趣课.园本课程无须评价等 (沈娟)。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在开发 过程中.不仅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对场所、财 产、时间等进行管理。不仅幼儿园自身的管理机制会直接影 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且园本课程需要一个管理机 制.而这个管理机制就是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功的保障。 幼儿园本身就需要民主、开放、科学的管理,有人认为园长 的民主意识与方式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成效。对于园本课程实 施.还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机制,并且管理意识 淡薄,管理方法欠缺。针对这些问题,高灿芳提出了两种园本 课程管理策略:一是园本培训策略;二是文本化管理策略。笔 者认为,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重要的责任。 加强对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的同时会促进幼儿园 的发展。 5.其他因素 园本课程的影响除教师、家长、专家、幼儿园外,还存在 一些很内隐的因素,如当地文化、先进的教育方案、资源等。 有学者借鉴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科技信息、民间艺术教育 等探讨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在园 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海斯科普课程等引导园本课程 的开发,借鉴其优秀的地方。结合本园特点开发适合本园的园 本课程。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1.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与构建包括编制模式、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近十年,虽然我国学者对园本课程进行了 广泛研究,但在园本课程构建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关于园 本课程的评价问题(评价要素、评价取向、评价模式、评价过 184 程)的研究更少,这需要长期深人的调查研究。而园本课程是 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的一种,仍旧不能脱离课程独自 发展。 2.目前园本课程的研究者主要来自一线教师 但园本课 程涉猎课程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涉及 因素众多.如教师、家长、社区、资源等,所以园本课程是一个 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虽然幼儿园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对园本 课程开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毕竟 有限,需要各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通力合作,并进行长期 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园本课程。 3.在目前研究中.园本课程的开发存在对园本课程的概 念理解模糊、将园本课程等同于特色课、在开发过程中各行其 是、资源利用水平低、目的性不强、缺乏广泛而有力的支持等 问题。虽然近十年来对园本课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多是对 园本课程存在问题进行的研究,园本课程研究还未完善。笔者 认为,探讨园本课程的价值,以及园本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的研究是我们日后要关注的点。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园本课程”小议[J].幼儿教育,2002:(9),l5. [2]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 育研究,2000:(2),27. 【3]曹建萍.浅议园本课程的适宜性【J].教研教改,2007 (1O). [4]左端勇.园本课程开发:流行背后的追问与反思[J].学 前教育研究,2007(12):l7。 『5]魏巍.开发藏羌民族地区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 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6]李红,张莉,等.利用社区资源开发园本课程[J].武汉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8).47. [7]徐碧贤.建构基于生态环境的园本课程[J].学前教育 研究,2009(5):68. [8]秦红.走进田野一我园园本课程的理念-9实践[J].学 前教育研究。2002(3):61. [9]张颖,邹晖.陈鹤琴“五指活动法”指导下的园本课程 开发[J].江西教育科研,2004(3). [10]肖菊红.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建设园本课程浅探[J].学 前教育研究,2008(5):43. [11]郑三元,姜勇.论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一兼议园本课 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2(4):17. [12]张冬梅.园本课程开发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J].大庆 师范学院学报.2010(1). 『l3]刘研.绥化市公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研究 [J].绥化学院,2010(4):26. [14]陈玉霜,林阿虹.幼儿科技教育园本课程的探索与思 考[J].课程改革探索,2005(10). [15]沈娟.论园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J].四川教育学院学 报.2007(2). [16]孟超.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 周刊,2012(91). [1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19]焦爱美.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 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 [20]朱虹.宁夏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宁夏大 学课程-9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 [21]高灿芳.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师 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