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No. 1 Vol. 20 Feb. 2018
观点纵谈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
工作长效机制构建
张秋黎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 100728)
[摘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思潮、政治诉求、社会利益诉求众声喧哗的时代,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本文阐述了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充分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国有企业;信访维稳;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三万多字,203次提到“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则,“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承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目标等等,处处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型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维稳工作,为履行国有企业使命保驾护航。
这是中国党的初心和使命,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
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主义,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
1 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反复强调,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收稿日期] 2017-11-5。
[作者简介] 张秋黎(1970—),女,河南省邓州人。毕业于中国人
民国防大学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高级政工师,现就职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电子邮箱:zhangql@sinopec.com。
2018年第1期 张秋黎.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构建·67·
国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信访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1988年12月20日,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区地委的**同志接待来访群众时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2017年7月,**总对信访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各级、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总的重要指示,深刻指出了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坚持把职工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职工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职工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国有企业履行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要求
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处于关系和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支柱和依靠力量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是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戴厚良同志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始终坚持“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初心,始终坚持产业报国的情怀,始终坚持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稳定是政治、是大局,是国有企业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国有企业必须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把维稳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高度负责、敢于担当,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2 充分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们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并解决主要矛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型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突出的矛盾问题主要有3类:一是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老矛盾,例如协解人员问题、改制企业相关问题等。二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衍生的新矛盾。扭亏脱困、瘦身健体、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三大改革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调整,从而产生新的矛盾。三是新的社会背景经济形势下产生的利益诉求矛盾,例如在职人员福利待遇问题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正视老矛盾,认识新矛盾,分析研究着力解决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老矛盾,分析研究预防化解涉及改革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妥善解决职工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矛盾。
2.1 研究解决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老问题,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对于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是“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
·68·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
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针和部署实施的减员增效举措,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有效解决原计划经济留下的劳动力冗余问题,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利于企业轻装上阵、减员增效、扭亏脱困的重要手段。由于当时国家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失业保障机制,协解人员面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交费基数提高、物价上涨等带来的实际困难,一部分未能实现再就业的协解人员,出现了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中国石化等国有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立了解困资金,帮助实现再就业,解决两险缴费问题,帮助困难人员摆脱了困境。我们应该认识到,着力解决改革遗留问题,不是对改革的否定,而是对改革的完善,并为下一步深化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党的十九大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访诉求绝大部分与民生相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大蛋糕的同时,坚持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证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改革遗留下的涉及保障民生的信访问题,要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的思路,统揽全局,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历史情况和现实状况,妥善加以解决。
2.2 研究预防涉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衍生的新矛盾,正确把握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总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同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
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改革,就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难免会引发问题和矛盾。尤其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正加快推进扭亏脱困、瘦身健体、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三定”等改革调整工作,波及面广,影响较大,一旦处置不慎,极有可能产生新矛盾。因此,在改革中要高度重视稳定工作,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举措时,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要加强研究,对每一项改革,要广泛征求意见,超前研究、先期预测,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的合理合法性及实际可行性,尽量避免产生新问题,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2.3 研究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矛盾,准确把握维稳与维权的关系
当前国有企业诸多矛盾问题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具有一致性,例如退役士兵安置问题、退休人员医保移交地方问题、职工福利待遇、住房以及住房改善相关问题,都是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现实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总指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维稳理念。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维护稳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要把维稳与维权结合起来,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单纯维稳,不解决利益问题,那是本末倒置,最后也难以稳定下来。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坚守底线,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保障
2018年第1期 张秋黎.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构建·69·
群众基本生活。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群体、重点部位给予倾斜。要引导预期,促进形成良好氛围和社会预期。
3 加快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中国石化紧紧围绕**总关于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信访局、国资委等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了信访维稳工作“严格的领导责任体系、严密的预警预防体系、畅通的诉求反映机制、创新的协调化解机制、完善的应急处置体系”五大机制体系,稳定形势呈现信访总量减少、秩序平稳态势。但相对平稳状态下仍然面临着历史遗留问题与新矛盾新问题交织的挑战,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企业长期稳定、长治久安。
3.1 建立全员参与长效机制
要积极探索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建设,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担责。总部层面加强“大维稳”格局建设,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协调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各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广泛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思想教育、情绪疏导、法治宣传等工作,形成全员自觉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3.2 建立帮困救助长效机制
**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落实要求,推动解决企业协解人员、劳动家属等多个群体的利益诉求,近三年先后帮扶各类困难群体52万余人次,支
出资金4.9亿元。要进一步完善帮困救助长效机制,结合实际修订帮扶标准,针对困难群体加强精准帮扶,把困难群体弄清楚,把困难程度、困难原因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还要引导困难群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走出困境。
3.3 建立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评估”的原则,对于涉及企业改制、兼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停)产、分离移交办社会等职工群众利益调整等方面的重大措施开展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处僵治困等改革调整事项的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防范稳定风险。持续改进方式方法,探索建立量化评估机制,不断提升稳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4 建立多元化解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建立信访、工会、纪检、综治、劳资、法律等部门参与的综合调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科用教育、调解、协商、疏导、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就地深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好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民主议事会、民主协商会、劳资恳谈会等形式的作用,让职工群众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5 建立法治信访长效机制
**总多次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精神,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创新信访法治化方式方法,继续推行诉访分离,推行企业与地方企法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推行企业聘请律师参与接访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逐级走访、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等信访法治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培育法治思维,提升广大信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增强
·70·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
广大群众依法依规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意识。做到真督真查,将各级党组织信访维稳责任压实,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督查工作。
3.6 建立企地联动长效机制
按照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基本原则、以及“企地联动、区域一体、合作共赢”的原则,在继续推行中国石化全国9大区域企地协调共同维护稳定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牵头工作,完善与地方在、信息、化解、处置4方面的协同联动,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重点督查、促进常态化运行等方面完善深化,发挥机制效用。
3.8 建立考核问责长效机制
紧紧抓住考核问责这个“牛鼻子”,贯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运用年度绩效考核、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等多种手段,做到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追究必从严。严格责任追究,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处理、公开通报,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督促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落实责任。
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呼唤,是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谱写国有企业和谐稳定的新篇章。
3.7 建立督查督办长效机制
督查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开展信访维稳督查工作,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实现全程跟踪、全面检查、及时反馈。要加强对疑难复杂问题的协调督办工作,力争案结事了。要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People-centered Petiti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Zhang Qiuli
(Gener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SINOPEC Group, Beijing 100728, China)
[Abstract] Adhering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hought and Basic Strateg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In an era of mixed social thought, political and social interests and appeals,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always take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do a good job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peti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fully understands the new requirements to the petiti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work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by the changes of the principle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centered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work of petition stability maintenance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 words] people-center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the petiti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long-term mechanis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