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诗词鉴赏,名家非名篇

高考诗词鉴赏,名家非名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诗词鉴赏 名家非名篇专题

赵棽

近年来语文高考中的诗词鉴赏,有这样一个趋势:即名家非名篇

如:

10年全国卷Ⅱ——欧阳修的《梦中作》

10年北京——李白《古风》

08年天津——王维《山居即事》

所以,我就名家非名篇的诗词鉴赏做专题的一讲,以09年天津卷为例。

09年天津卷考的是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有诗圣之称——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

翠绿的颜色浸润书套迟迟不退,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古人曹植,七步成诗,被奉七步之才。

今天我们只用三步,就可以在考场上,透彻的解决掉这种诗。

首先.先审题,看看题目问的是什么。 (1)前三联描写竹子怎样的形象。

(2)赏析“色侵书帙晚”

(3)最后一联理解

好,题就审到这。下面开始看一下这首诗

第一步:分析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无论如何,这个意象,他是跑不出事物这个范畴的。

所以,遇到像第一题这样的。我们先把前三联中的事物一一找出——绿竹、箨、新梢、色、书帙、阴、酒樽、雨、风。

然后,再以竹为中心排除和增加。

嫩竹新出,(竹色翠绿),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以核心意象为圆心,以与意象相关为半径画圆。这个圆圈住的东西,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第二步:手法技巧

结合题目,题目考查了“色侵书帙晚”的解释。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这里“侵”字的译法。我看过有人翻译这句诗成:“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见本诗百度百科赏析一)。但我认为,这样翻译,完全泯灭了这句诗的神韵!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中每句都是有严格的平仄和对仗的。“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一句中“侵”“过”都是缓慢的动作,使人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竹子的绿色慢慢移入书房,让人感觉房间光线暗了下来。竹子的阴影缓缓划过酒器,也让人感觉他更加清凉了”。在古代没有录像机和电视的年代,能描绘出如此生动的动态景致,杜甫确实非凡。所以这句诗的表现手法是: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翻译时,一定要把这个动态翻译到位。而译出这个动态的技巧就是,根据后半句的对仗,翻译前半句的疑点。

总结出的规律是:翻译时不可只着眼半句,要有全局观。半句半分,全局全分。

第三步:思想内容

没有思想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思想的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没有!起码你在高考时看不见。每首诗都会有思想,都会考内涵。就像画龙,就算画的再精致,再立体,没有那点睛的一笔,他就没有生命。而这句诗的点睛一笔正在于“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上。读到这句,可能会纳闷,前面写竹子这么好,那么好,怎么笔锋一转,突然就想到砍竹了呢?不用纳闷,我来分析。

既然是名家非名篇,就必然会出现我们接触过的著名诗人。

这里我们遇见的是——杜甫

我们了解杜甫诗词的基本特点:浓郁之极至,忧国忧民是杜诗浓郁的主要内容。

我们学过杜甫的诗,有哪些?

三吏三别里的《石壕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学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学过杜甫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所以,我要说,他要是不这么转,那写才算奇怪。

既然理解了杜甫爱担忧的独特诗风,这句话的内涵也就好理解了:呼吁当权者,要爱护栋梁,切莫摧残人才。

总觉出来的规律是:既是名人,必有独到,按其风格,理解全诗。 四步已然走完,6分以全拿到。回头再看,发现这首诗也并不是多么深奥。所以说古诗词鉴赏并不难,重在知识梳理和解答方法上。

下次课,我们来着重梳理下,诗词的核心意象,名家特点,和各类表达手法。

核心意象包括:杨柳、长亭、南浦、酒、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菊花、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

名家特点:曹操雄凯,陆游爱国;李白浪漫,杜甫忧愁;辛弃疾热血,王昌龄高昂;王维重禅机,杜牧咏史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