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展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

开展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开展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

作者:单守慧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9期

单守慧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古迹小学 内蒙古科右前旗 137700)

摘要: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培养阅读习惯,激发读书兴趣;《自读课本》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定期检查阅读情况,提高阅读效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课外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关键词:阅读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读书兴趣 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7(a)-016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新课标同时又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扩大阅读量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与《语文》配套的自读课本,其选文故事性、趣味性很强,深受学生们喜爱。阅读课外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谈谈笔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1 培养阅读习惯,激发读书兴趣

由于科技的发展,影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网络的普及,许多学生都不愿看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是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的着眼点很多,有抓住单篇文章或其中某个细节进行绘声绘色描绘的,有添加趣闻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也有整合单元课文进行阅读拓展的,还有选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让他们讲一讲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与乐趣。可以用“故事迁移”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利用“评比激励”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用“交流展示”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要培养学生使用好《自读课本》,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认真阅读的习惯和读书的爱好、兴趣。开学伊始,提前布置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读物,同时让学生做到不唱读,不拖腔,读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想一想,回头再读,读完一篇后,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回答:“提示”或“思考题”中的问题。并且老师每天尽可能抽出一小段时间、检查阅读情况。刚开始提出总是尽可能简单些,面向中差生,给他们信心,让学生做到乐于读书。随着年级的升高,再不断的提高阅读要求,使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笔者在课内阅读教学时,不失时机的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自读课本》中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就会对课外读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自读课本》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课外阅读指导的例子,每学完一篇课文,就随机指导学生用刚学过的阅读方法去读《自读课本》中与《语文》课文相应的文章。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步骤、方法。

(1)教学生读书要动笔。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如果遇到生字,在字的下面点一点儿,然后让学生查字典,把它的音、形、义记在本页的空白外,以便回读查阅。这样做的好处是:标出生字,若是忘了,查阅方便。(2)教学生使用读书符号。读文章时,用读书符号标出优美的词、句、段。例如学生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片段,用“~”做出标记;认为优美的词语用“—”表示等。然后说说精彩的语句或片段好在哪里,读完你有什么感受,再说自己记住了哪个生字或理解了哪个新词,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或理解新词的;再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填写班级统一设计的“积语卡片”“课外阅读摘记卡”。每读完一篇文章,让学生在“积词卡片”上写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若干个,然后再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自己练习写一段话,例如学生在读完《我的家乡》一文后,认为优美的词语有:郁郁葱葱、万年长青、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然后再用其中几个词语写一段语:

“我的家乡坐落在大兴安岭脚下。那里风景优美,是个美丽的地方。每当走进郁郁葱葱的树林,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这样,学生积累了四个词语,自己写话时用了三个词语,学生既明白了如何运用优美词语写话,又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填写“课外阅读摘记卡”,精心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写出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最后再填写认为精彩的句段。让学生填写“摘记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同时好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 定期检查阅读情况,提高阅读效率

老师适当的检查阅读情况,既启发学生思考,又保证学生学到科学知识。同时,它又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课上1分钟亮相,课下半个月用功”,有阅读就要有表达,不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读书的收获表达出来,就不叫完成阅读任务。我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时分三个步骤:一是相互检查传阅读书标记;二是汇报字词句段篇的掌握情况;三是检查“两卡”。笔者在“读物”《岛上的奇矿异石》一课,设计和实践了如下程度:(1)让学生拿出做“读书标记”的“读物”,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抽查,随时表扬好的。(2)在头脑中回忆,每人朗诵一个自学的新词,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谁说不上来,就读一段书。(3)每人念一段认为精美的句段,说感受。(4)设计抢答题:岛上有一种又硬又韧的玉叫“”。例如、、、。这是一道抢答题,谁答上来,谁就评为“记忆小明星”。(5)传阅“两卡”。同学互相传阅“积词卡片”、“课外阅读摘记卡”,学人长处,补已之短。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自读课本》开展课外阅读,适当扩大学生阅读量,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平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几点尝试。通过努力,笔者班形成了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已经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读书”是中华民族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是我们的生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喜爱阅读、快乐阅读。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从小语文学习走向大语文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像爱生活那样爱语文,像爱语文那样爱阅读。

参考文献

[1] 彭建花,卢昌新.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J].甘肃教育,2010(4).

[2] 胡冬云.更新阅读观念,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2).

[3]王秀芹,黄幼敏,徐文艳.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律的调查与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