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19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19例临床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6 Jan;10(1) .55.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19例临床分析 刘萍,王祺,刘荣莉,郑立升 237005)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安徽六安关键词:低血糖昏迷;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期记忆障碍。 2讨论 一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及 时发现及时治疗,则将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低血糖的 来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l9例的临床资料, 就其诊治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l9例中,TIDM 3例,T2DM 16例,男性 l0例,女性9例。年龄11—76岁,平均52岁。糖尿病病程2 月一l5年不等。其中皮下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昏迷7 例,口服磺脲类或与双胍类联用12例(其中口服消渴丸3例, 格列吡嗪3例,D860 2例,优降糖与D860合用l例,消渴丸 与D860合用1例,优降糖与二甲双呱合用1例,优降糖与降 糖灵及二甲双胍联用1例。)19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中,有2 例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有4例合并脑梗死。 1.2临床表现l9例患者均为昏迷人院,其中浅昏迷5例, 中度昏迷12例,深度昏迷2例。入院前昏迷时间最长达5 h, 最短时间为半小时,入院时血压最低为90/50 mmHg,最高为 180/110 mmHg(其中T2DM合并高血压3例)。昏迷前均有 不同程度的出冷汗、谵妄或嗜睡,其中有2例于人院前3天反 复出现夜间出冷汗、嗜睡、晨起软弱无力。 1.3发病诱因本文中有3例T2DM患者因不恰当的药物 联用而导致低血糖昏迷,有2例T2DM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肾 功能不全而导致药物排泄障碍致低血糖昏迷,13例因上感、 尿路感染、牙龈炎、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而进食过少,药物未 减量而引起低血糖昏迷。有1例未发现明显诱因,可能是与 药物剂量过大有关。 1。4实验室检查人院时快速血糖测定其血糖范围为0.74 —2.6 mmol・L~,平均1.66±0.55 mmol・L~,血糖低于1 mmol・L 2例,1—1.99 mmol・L 13例。2—2.6 mmol・ L 4例,l9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中,有l7例BuN、Cr均正 常,有2例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其BuN分别为 18.89、20.90 mmol・L~,Cr分别为327.10、568 mmol・L~。 16例T2DM中有4例合并脑梗死(cT证实,患者既往无脑梗 死病史)。 1.5诊断l9例患者均根据其病史、发病时症状、体征及血 糖测定结果做出诊断。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依据Whippl三联 症: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均低于2.8mmol/L;3.供糖 以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1例除外)。 1.6治疗19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快速血糖测定以后明确为 低血糖昏迷,血糖<2.8 mmol・L“。。,立即给予50%葡萄糖2O 一4O ml静推,随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l2.-36 h 不等,同时q4~6 h监测血糖,大多数患者在静推50%葡萄糖 后半小时内神志渐转清,l9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中有18例 均未留下后遗症,仅1例69岁女性患者经补充葡萄糖以后, 血糖升至正常后3 h,仍神志不清,急诊CT示为左颞叶梗死, 给予脱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应用,3天后神志转清,但伴远 原因主要有①药物剂量过大,尤其是磺脲类或胰岛素药物;② 进食过少或延缓进餐时间;⑧运动量过大;④饮酒;⑤肾功能 损害致药物排泄减少;⑥不恰当的药物联用。 1型糖尿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但在长期的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 常有经过,而本文3例T1DM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是因为 上感、呕吐等身体不适,进食过少,胰岛素未减量而引起。 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绝大多数是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 脲类药物引起,本文中有10例T2DM患者因上感或尿路感 染、牙龈炎等身体不适,纳差进食过少,而胰岛索或磺脲类 物未减量引起,有1例无明显诱因,可能与药物剂量过大有 关。本文中有3例T2DM患者因不恰当的药物联用而导致低 血糖,其年龄均在50—60岁之间,其中1例为D860与优降糖 联合应用,1例为D860与消渴丸联用,还有1例是优降糖同 时联用降糖灵及二甲双胍(该例入院时血糖2.6 mmol・ L ),由此说明很多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用药知识,因而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关于糖尿病患者药物应用知识应该加以 重视。消渴丸制剂中含有优降糖成分,不宜与优降糖、D860 等磺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此外,优降糖降糖作用强,药效时问 维持长。因此,易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对老年患者尤易诱 发,应予警惕与慎用。本文中有2例T2DM患者因同时合并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药物排泄障碍而导致低血糖昏 迷,其中1例为口服消渴丸,另一例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由于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糖尿病 治疗中,认识和防治低血糖应作为使用胰岛索或降糖药物患 者糖尿病教育的首要内容…。本文有4例T2DM合并低血糖 昏迷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脑梗死,且均CT证实。其机制除低 血糖可增加血小板的聚积而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 发展 外,在低血糖应激状态下,机体反应性增加肾上腺素 能神经系统功能,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导致脑血管痉挛,脑供 血减少,促使脑梗死形成 J。 在19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中,除3例T1DM糖尿病患者 年龄在40岁以下外,其余l6例T2DM均在50岁以上(其中8 例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为身体不适、进 食过少而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所致。本文1例老年糖尿病患 者误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收住神经内科,入院后经快速血糖 测定,明确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而转入我科。老年糖尿病患 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不典型,当以脑部症状表现为主而交感神 经表现较轻时易误诊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 甚至引起死亡。如等静脉血浆血糖,往往延误治疗,因而快速 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6 Jan;10(1)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原因分析与预防 程雯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浙江宁波315012) 关键词:先心病;缺氧发作;预防 患儿,应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注意预防缺氧发作,尽量避免或减 缺氧发作是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称为先心病)较为常见 少诱发凶素对患儿的刺激。 的急诊之一。由于存在右室流出道狭窄的病理基础,当在需 3.1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 氧量增加、体循环阻力下降、右室流出道反应性痉挛等多因索 3.1.1 保持病室的安静其温度与湿度适宜。哺喂要及时, 协同下,使心室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增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与 避免呛咳,哭泣不安时给予安抚和拥抱。根据患儿不同年龄 pH值下降,而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牛命。 段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另外,选择较合适的时 本文分析16例患儿引起缺氧发作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 间做治疗与检查,如测体温、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雾化吸入等 据,以达到预防或终止缺氧发作的目的。 可选在患儿睡着时,但动作宜轻柔。 1临床资料 3.1.2静脉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在静脉穿刺前用10%水 1.1年龄本组年龄为20 d一6岁。其中20 d一1岁5例, 化氯醛灌肠镇静,同时在局部穿刺处湿敷2%利多卡因10分 一4岁9例,~6岁2例。男性lO例,女性6例。 钟左有,以降低局部对疼痛敏感性。 1.2 原发疾病肺动脉瓣重度狭窄5例,占31.3%;法乐氏 3.1.3注意对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患儿的隔离 防止交 联征11例,占68.7%。16例都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其 叉感染。对发热的患儿要及时处理,使体温尽快降至正常,但 中6例做心导管检查与心血管造影,均提示右事流出道有明 尽量避免使用发汗退热药。 显狭窄。 3.2保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对禁食、腹泻、发热的患 1.3诱发因素啼哭后3例,晨起时2例,脱水2例,喂奶后 儿,以及在炎热夏天或出汗多时,都要及时补充水份和液体, 1例,心导管检查与心血管造影后麻醉初醒时6例,先心病在 必要时补充碱性液体。 未明确分型前使用地高辛与多巴胺针各1例。 3.3加强心导管检查与心血管造影术后的监护使心率、血 1.4临床表现缺氧发作可轻重不一,但均表现为呼吸加深 压、呼吸、体温及经皮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适当延 加快,心脏杂音减轻或消失,血压与经皮氧饱和度下降,紫绀 长麻醉时期,使麻醉清醒在术后1 h后,可避免多因素(心导 加重。其中有3例发作时出现晕厥;2例随后呼吸变慢而深, 管、造影剂、麻醉初醒)的刺激,同时也降低机体对各种刺激 心率减慢,神志不清。 的反应性。故要密切观察术后麻醉状态,当患儿出现心率较 2原因分析 前增快,四肢微动,瞳孔大小也恢复正常时,说明麻醉开始初 (1)年龄:l6例缺氧发作的年龄在4岁以下的有14例,占 醒。此时可根据病情,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药物。 87.5%。由于体循环向肺循环丛生侧支血管是逐渐建立形成 3.4早期发现。及时终止缺氧发作 的,故缺氧发作可于出生后不久出现,至4—5岁随着侧支循环 3,4,1注意观察青紫型先心病患儿的心脏杂音,呼吸节律, 增多而自行减少或消失。(2)需氧量增加:啼哭、长睡、麻醉初 青紫情况或经皮氧饱和度 当出现呼吸深快,心脏杂音减轻 醒时及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均可使氧需要量增加,致心室水平 或消失,紫绀加重,经皮氧饱和度下降时,应立即给患儿取胸 右向左分流增多。导致体循环动脉血氧分压与PH值下降 。 膝卧位,保持呼吸和静脉通畅,面罩吸氧或皮囊加压给氧;遵 (3)体循环阻力下降:脱水,失血,心血管造影剂快速注射引起 医嘱使用镇静剂和碱性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吗啡与苯肾上 外周血管扩张,都可导致左室压力下降,从而加重心室水平的 腺素等药物。以便及时控制病情,防止缺氧发作进一步加重。 右向左分流,加重低氧血症。(4)右室流出道反应性痉挛:心导 3.4.2对未明确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虽然平时紫绀 管检查及右室造影时,其导管尖端与造影剂直接刺激右室流出 不明显,但在使用地高辛、多巴胺、及异丙肾上腺索等正性肌 道,引起右室流出道反应性痉挛。另外,应用地高辛与多巴胺 力药物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一旦出现缺氧发作的 等药物,亦可引起局部儿茶酚胺释放,促使右室流出道反应性 临床表现,立即停药,按缺氧发作处理。 痉挛。使右室向肺动脉射血量减少,而心室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参考文献: 增加 。(5)中枢作用:低氧血症与酸中毒对敏感性增高的呼 [1] 杨思源主编.小儿心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吸中枢的刺激作用,使呼吸深快。另外,深而快的呼吸又可引 1994:138 起心搏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使需氧量增加。 [2] J吉J爱卿主编心导管术一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治疗[M].第1 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1 3预防 (收稿日期:2005—06—30) 年龄在4岁以下有右室流出道明显狭窄的青紫型先心病 [1] 刘芬,郑世彬,井锡伟.误用过量胰岛素致严重低血糖四例报 [3] 王敏红,吴敏.糖尿病低血糖伴发脑梗塞11例报告[J].中国 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5(2):123 糖尿病杂志。2000。8(4):252. [2]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下册)[M].第1版.北京:人民。T 生 [4] 雪梅.老年药源性低m糖脑误诊分析[J].安徽医药,2003,7 出版社,2001:1639—59 (4):287. (收稿日期:2005—07—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