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春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春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它们分层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2.地球是运动着的

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她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6.地震的分类

人为的原因: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

破等。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7.地震的烈度与人的感觉、破坏程度 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二、和家人一起做好日常的防震准备

1.提醒大人:

(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 (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家具物品至关重要。

(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 ——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 ——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 ——有毒物品: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 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防撞击,防破碎; ——防翻倒,防泄漏; ——防燃烧,防爆炸。

2.小贴士:

(1)枕头和坐垫的妙用

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 (2)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

——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

——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 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 ——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

——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 (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家庭、学校防震演练很重要。 ——练习“瞬间紧急避险” ——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 ——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

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②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画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3)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画图) ——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②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画图)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

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

——千万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千万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③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拥挤

(4)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迅速避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

楼房、危墙、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立交桥、建筑材料堆放处等。 ②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③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

涨水,或出现海啸;

——不要停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迅速离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②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③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

(6)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怎么紧急避震

①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画图)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②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小贴士:(此块内容可根据版面需要散放在“三、”中任何地方)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远离建筑物,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画图)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画图)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画图)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要避开人流拥挤场所,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