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九世纪时代的风格

十九世纪时代的风格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十九世纪时代的风格

十七、十八世纪以后,欧洲由于自然科学日渐发达,且受到当时各种民主学说与中国思想、 文化的影响,有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进而造成工业的发达,民主思潮的高涨,于是先后又有产业革命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势的转变,对于当时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基本上,洛可可艺术是属于十八世纪欧洲的贵族和中上阶级,充满了享乐主义的色彩,艺术风貌的发展尚有一致的趋向。到了十八世纪后期由于欧洲社会的大变动,自由思想普及,因而艺术家在创作上都有自己的意向和自由选择的机会,使艺术朝向不同的面貌来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每个流派彼此之间有正面性的延续、承传,但有的则互相排拒、对立。

十九世纪,由于中产阶级兴起,并成为艺术品的最大买主,艺术市场已不再由宫廷、贵族所垄断,艺术的发展逐渐地走向民主化。而力倡民主风潮的法国,则成为欧洲的艺术中心,取代了意大利自文艺复兴以来在欧洲艺坛的地位。自此以后掀起了一股古典主义的风潮,接着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风潮也陆续产生,形成十九世纪的重要风格。

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

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 即是欧洲在十八世纪后半到十九世纪初所形成的一个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产生的主因是:当时人们对古代 (希腊罗马) 艺术文物的兴趣,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兴起。

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和洛可可艺术大异其趣:具有庄重、理性、单纯等特质,强调画面

的调和、统一与均衡,轮廓明晰,注重素描,色彩温和、优雅:题材取自古代历史、希腊神话、拿破仑的丰功伟迹、人物肖像‧‧‧等。

重要画家 ─ 戴维﹝David 1748~1825﹞

─ 格罗﹝Gros 1771~1835﹞

─ 安格尔﹝Ingres 1780~1867﹞

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初,由于拿破仑帝国的没落 (1814年以后),法国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再加上有些年轻画家对新古典主义的画风不满意,发展至十九世纪初叶的新古典主义,其领导地位逐渐发生动摇。另一方面,艺术家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纷纷寻求更能传达时代精神的表现方式,播下日后艺术革命的种子;因而使法国在新古典主义式微之后,陆续地发展出新的艺术流派。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即是在上述这种激荡不安的时代中应运而生。

同样是对于既有社会规范与道德权威的反动,新古典主义者用理性思考去建立另一套价值观;浪漫主义者则寻求自由奔放的感性经验。两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在理性主义者眼中,自然是理性的泉源;在浪漫主义者的眼中,自然却代表野性与不羁。以自然之名,浪漫主义者追求自由、动力、爱、狂野,以及希腊、中世纪中任何可以触动他们狂放热情的东西。

浪漫主义的作品充分地显露当时的时代特色:崇尚自由、想象、感性、重视内在情感

的传达,强调画面的动感,色彩瑰丽,笔触豪放流畅,明暗对比强烈;表现题材富于戏剧性,除了文学上的主题外,现实的社会事件和景物、异国风情、想象的世界‧‧‧等都被加以采用。

重要画家:

法国 — 籍里柯﹝Gericault 1791~1824﹞

— 德拉克洛瓦﹝Delacroix 1798~1863﹞

西班牙 — 戈雅﹝Goya 1764~1828﹞

自然主义

近代艺术在浪漫主义以后,已形成以作者为中心的倾向,而不是像过去受宫

庭或教会的支配,在十九世纪初以法国为中心所发展出来的自然主义 (Naturalism)

即是一个例子。在浪漫主义盛行于欧洲的同时,有一些画家则聚居在巴黎近郊的

巴比松 (Barbizon) 这个小村落,主要是以枫丹白露 (Fontainebleau) 森林区的风景作

为描绘题材,形成所谓「巴比松派」。他们在户外实地写生,而在画室加以完成

的作画方式,是以前的画家未曾采用过的,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的先驱。

从自然主义的作品中,可发现画家们对于大自然的赞颂和感情,想要捕捉住

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线与动人的景致;其描绘主题大多离不开自然风景、农不生

活。

重要画家:

法国 — 柯洛﹝Corot 1796~1875﹞

— 米勒﹝(Millet 1814~1875﹞

— 鲁索﹝T.Rousseau 1812~1867﹞等

英国 — 泰纳﹝Turner 1775~1851﹞

— 康斯塔伯﹝(Millet 1776~1837﹞等

写实主义

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的思想抬头,加上产业革命的继续发展,使得欧洲

社会走向物质化、现实化,中产阶级逐渐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进而影响到文化

艺术上的发展,写实主义 (Realism) 即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主于十九世纪中

叶。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是因反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画风而出现在画坛

上,写实主义的画家认为绘画应以忠实、毫不歪曲的态度,将现实景物加以记

录;因此带有社会意识,描绘、暴露社会问题的作品—「社会写实主义」,也在

这个时候形成。写实主义反对以绘画去说明历史、解释神话,题材选择以平民主

活、肖像、静物、风景为主。

重要画家 ─ 库尔贝﹝Courbet l819~1877﹞

─ 杜米埃﹝Daumier l808~1879﹞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 (lmpressionism) 或称“印象派”是我们常可以听到的字眼,这个名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普法战争之后,在法国巴黎有一群作风较新的画家参加当时官办的“沙龙展”,遭到落选的命运;虽经法国政府的安排,举办了“落选者展览会”,但这些被排拒于沙龙展之外的画家为了展示他们在绘画上的新观念,便在 1874 年 4 月自行筹组展览会,展出自己的作品。

在展览会场中有一幅莫内 (Monet) 的作品,题名为《印象:日出》,这个标题却被一位杂志记者不怀好意地加以引用,戏称这一群画家是“印象派”;但日后这些画家对这个带有讽刺性的称呼,并没有加以反驳,在往后的几次画展也使用“印象派”一词,并且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成为西洋美术史上响亮的名词。在西洋美术史上,“印象派”也是一个具

有深远影响力的重要画派。

印象派在 1860 年代兴起于法国,1880年代便开始风靡于整个欧洲画坛,他们是凭那一套理论、画风闯出天下?

由于当时科学家在色彩上的新发现,促使印象派画家对色彩理论加以研究并应用在绘画上;印象派画家发觉到物体本身是没有永久而固定的颜色,其颜色是随位置与时间而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也察觉到阴影的色彩并非黑色或深褐色的。

经由上述认识,印象派画家在作品上表现的不是物体的本身,而是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进而便使得作品呈现的仅是画家主观的视觉世界。此外,印象派的画家主张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以表现光与色,于是便不再去描绘历史故事、宗教神话……等具有文学性质的题材,而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色或都市里的人物、风光……等。

印象派画家的理论、画风,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并无惊人之处,但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画坛中,他们的观念和作风却遭来嘲笑、漫骂,经过印象派画家们的努力和时间的考验,终获人们的接受,历史的肯定,并且影响二十世纪初期的艺术发展。这使我们想到许多艺术思潮在兴起之际,常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围攻,例如新古典主义者安格尔对浪漫主义的反对,这也是许多时代里前进思想的共同命运。

重要画家 :毕沙罗﹝Pissarro 1830-1903﹞;马奈﹝Manet 1832-1883﹞;希斯莱﹝Sisley 1839-1899﹞;德加﹝Degas 1834-1917﹞;莫内﹝Monet 1840-1926﹞;雷诺阿﹝Renoir 1841-1919﹞;卡莎特﹝Cassat l844-1926﹞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