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进鞍山社会实践团体总结

走进鞍山社会实践团体总结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走进鞍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总结

基础教育学院 建筑设备0901班

为响应沈阳号召的,在全市开展‘促进沈阳新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增长大学生的才干和能力,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充实生活,我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901班班委决定组建“绿色之星”团队完成‘走进鞍山’实践活动。我们团队以“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原则,通过向工人师傅虚心请教,认真看,多总结,达到此次实践的目的。 于2010年7月27日,,我们按照原计划在鞍山火车站集合。没来鞍山之前,我们以为作为钢都的鞍山污染会很严重,每一辆汽车的驶过,都会伴随着一阵黄尘的扬起。但是来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马路和长长的绿化带,这让我们的此次鞍山之行从一开始就充满新奇。到达旅馆后,我们联系到接待人,开始讨论日后的行程。我们‘绿色之星’团队一共五个人,分别是孙占伟,王朝帅,吴之昊,曹宇,张忠强。由于实际情况的改变,计划定为28日上午参观各厂区生产车间,下午参观鞍钢场内的绿化带和厂景,29日集体游览千山,感受自然。

我们团队首先参观了鞍山钢铁厂,其厂区之大,环境之美,技术之高,作用之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我们到了人间仙境“千山”,在登山过程中,我们尝到了登山的艰辛,磨练了我们的耐力,毅力,同时一路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也让我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登上山顶,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具体总结如下:

28日上午九点,我们准时出发,很快,我们便到达了鞍山钢铁厂的北门。在经过严格检查后,我们进入了厂内。按着生产流程,我们首先去的是一号高炉——炼铁厂。下车后,我们进入了操控室的外厅,整个高炉都由电脑操控,操作室一共就十个技术员。随后我们来到了出铁水的厂房,在庞大的厂房只见两个工人在工作而且车间不热。更加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铁水出炉的时间,巨大的铁水喷涌而出,非常壮观。据讲解人介绍,一个高炉有32个风口,能产4,5千吨,大概每40分钟放一次铁水,一次1小时左右。最近十年的改造,更新了设备,上了除尘机器和暗道。以前的工人干活又累又脏,现在工人少且不需要出力,干净。生产量也增大。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它的实力有多雄厚,它的背景有多深,更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力求效益达到最大。

沿着绿化带,我们随车来到了二钢南炼钢厂。沿着参观区,我们看到了前几年国家领导人来访的图片,可见鞍钢的重要地位。在车间门口,我们看到了鞍山钢铁厂每时每刻都在透露的‘八字’精神“创新,求实,拼争,奉献”。据介绍,鞍钢厂内有火车道,既起着运送原料的作用,也有运送成品的能力。炼铁厂的铁水经铁水罐运送到炼钢厂后,要经过转炉来炼钢,大型吊钩重200多吨。在车间,我们还看到了量钢水的大型容器。在以前,炼钢厂使用的是平炉,现在也更新成了转炉,生产效率大增,复杂程度也降低。给我们同样的感受,在这样的炼钢车间,竟然很干净,没有弥漫的烟尘,可见其设备的先进。

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和有纪念意义的旧设备,我们赶往下一个厂区——热轧厂。在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凉水厂。据师傅介绍,这是用来降温热水用的。冬天的时候,那些水就用来给鞍山市供暖,达到了多用的效果。其实不止这些,炼铁和钢的焦炭等留下的还可用于化工,在厂内我们还看见了一个化工厂和煤气储存罐。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热轧厂的车间内。在车间里同样看不到工作的工人,车间底层能有40~50度。我们随师傅上到二层,二层温度特别高,能有60多度。工人师傅说,钢板经钢轮的多次滚压和冷水的淋洗,最后卷成薄钢板。在生产道上有保温铁壳,以防冬天温度太低。从热钢板进入车间,到钢板成为卷刚,一次下来大概需要五分钟,速度非常快。而且所有滚轮每星期都要质检。再走到库存区,我们都有点忍受不了那高温,据介绍,热钢板正上方的高处,空气温度能达到好几百度。

我们真是开了眼界,第一次看到这样长的,高温的铁板在运作。这就是重工的伟大。固定的程序,机械化的操作,让我们领略了现代工人的风采。

搽完汗水,我们乘车来到了冷轧厂。冷轧厂主要是对钢材进行进一步处理,进行退火,压平,修边,剪切,打包。在车间,有两个炉,四个剪刀同时运作,包装,运送,一个流程下来。工人师傅说,车间里的设备也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升级,操作更简便了。顺畅的生产线上偶尔站着几个技术人员。真是“无人工厂”啊!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也结束了上午的参观任务。

休息后,下午两点,我们再次参观各厂区的外面环景。我们发现每个厂区都有各自代表性的设备作为“纪念品”,例如日本留下的完好的火车头,最早的红色的运输车……而且每个厂房都被绿树和绿草围绕,道旁有壁蔓。厂内树种较多,有黄杨,垂榆,锦带等,有的灌木丛还能开花。除了厂房,绿化面积能达到60%~70%,几乎没有空地。鞍钢正在进行厂房改造,设备更新,一部分原因也是注重环境。鞍钢绿化部门有专门的绿工人进行处理,每年都会植树。更好的是,在各厂区机关楼附近还有假山和池水,池中有鱼,绿化效果非常好,在整个厂内,还有免费的公交车,方便职工出行,让我们根本不会去想我们是在一个国家的重工企业之中。最后我们团队一起合影,结束了下午的参观。

从一号高炉——炼铁厂,到第二炼钢厂,再到热轧厂,在到冷轧厂,最后到机关楼和厂内绿化带,我们真实感受到了鞍钢“工业之子”的魅力。通过向专业人员的请教,我们从心底产生了敬意,并学到很多知识,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现在的重工企业已不是过去那样的污染源,多级利用在这样的大企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的中国企业,需要的是高层的专业人才,再也没有那种受苦受累的体力工作。沈阳正在建设新沈阳,各种各型的大企业也会逐渐兴起,老工厂也在完成移址和更新的任务。我们认为新发展需要新思想,在企业改造中,更应该注重企业的新设备和新环境,注重厂内绿化工作。现代的企业,工厂也要做到人文化,要形成企业的特色,明细各生产线和产业结构,简化流程。不仅仅是污染型工厂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实现工厂的转化。作为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牢记鞍钢的‘八字’精神“创新,求实,拼争,奉献”,这不仅适用于各大企业,更受用于我们个人。

29日上午九点,我们带好应急品,一起向千山进发。在去往的路上,我们逐渐感受到大山带给我们的清新与凉爽。“万壑松涛百丈澜,千峰翠影一湖莲”。千山由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十二点我们到达千山脚下,并真正开始我们的登山任务。带着兴奋劲,我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歌。进入了林间小道,天下起了小雨,那刷刷的雨声解消了一丝烦闷,偶尔的几声深沉的鸟鸣伴着那清晰的流水声,着实是一曲优美的旋律。山路崎岖,我们沿着湿滑的台阶步履艰辛的向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前进。在攀爬时,队友们互相应和,提醒湿滑的地方。山间绿树遮天,巨石突兀,我们时不时在溪水旁休息。虽然疲惫不堪,但看着道旁的记号和路标,我们互相鼓励,继续前进。徜徉在山林间,那种心旷神怡,世外桃源的感觉油然而生。下午一点半,随着一阵欢呼声,我们到达了山顶,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但没想到得是,在高708.3米的山顶上还有商店,真不敢想象他们是怎样把矿泉水等食品运上山的。到达仙人台,浓雾弥漫,四周看不清任何东西,真有一种仙境的感觉。在山顶上,我们遇到了几个登山的游客,有的是本地的,故地重游,有的是从外地慕名而来。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实惠的门票价格,是他们选择此处的主要原因。也有的是登山爱好者。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旅游业势必是一个兴盛的产业。的确,登在幽长宁静的林间山道,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一切烦心事都化为云烟,随流水而去,让人神清气爽。稍作休息,我们就下山了。古话讲的真贴切 “上山容易下山难”,在下山的路上,坡度较陡,石阶湿滑,还好,我们的队员无一人受伤,安全返回。回到住处后,虽然大家都非常疲惫,但是每一个人都很愉悦这次千山之旅,置身林间,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

神奇与美丽,体会到了经过艰辛后得到成功的滋味。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所做的统计:

比率 题号 A B C 调查问卷 1.为什么把旅游景点选择在千山: A.环境优美 B.地理位置优越 C.慕名而来 2.为什么选在此时间段旅游: A.天热人少 B.时间充裕 C.避暑乘凉 3.您还想去辽宁省的哪个城市旅游: A.沈阳 B.大连 C.本溪 4.您最喜欢的旅游方式: A.登山 B.海边 C.游乐场 5.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A.经济条件 B.地理位置 C.民俗特色 6.您进行旅游的目的: A.缓解工作学习压力 B.开阔眼界 C.感受地方特色 7.出行前您所关注的问题: A.当地的社会治安 B.对此景点的介绍是否真实 C.旅游景点的物价高低 8.旅游业最能带动哪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A.餐饮业 B.服装业 C.当地特产 1 2 3 4 5 6 7 8

67% 21% 12% 5% 5% 90% 20% 65% 15% 52% 34% 14% 31% 32% 37% 81% 8% 8% 11% 28% % 63% 11% 26% 我们此次“走进鞍山”实践活动取得成功。这次活动让我们清楚了工作与学习的差异,让我们明白了技术的重要性,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磨炼了我们的耐力和毅力,不管是在以后的的学习中还是工作和生活中,这次活动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总结我们此次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活动前准备充分 在接到通知后,我们班委马上组织进行策划,并由吴之昊同系到鞍山钢铁厂的相关人员,由孙占伟和曹宇同学负责应急用品,王朝帅和张忠强同学负责联系住处和行程。 2.团队成员团结一致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团内成员听从指挥,在厂内细心听取技术人员讲解。在登山过程中,能够相互鼓励,相互照应。认真完成当初制定的计划,回来后能认真总结。 3.相关人员的支持

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们提供一次团队活动的机会,鼓励我们集体去实践;更感谢鞍山钢铁厂领导的支持,能够给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们有了切身感受,学到很多知识。 希望学校以后还能举办类似的实践活动并能取得成功,我们的团队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继续参加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基础,树立目标,为以后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绿色之星”团队

2010年8月1日 星期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