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JournalofMudanjiangNormalUniversity
No.1,2007TotalNo.137
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张 飚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角度提出,语义范畴具有原型效应,应当以基本范畴词为核心,重视多义词各义项间的理据性联系,并通过语义聚合与切分、语义联想等手段,以原型词义为中心,在不同的认知范畴间建立起关联,帮助学习者探索出认知与语言的映合规律。[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词;认知;聚合与切分;联想与激活
[中图分类法]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07)01-0077-02
一、范畴与原型
畴理论对于词汇学习具有一定建设意义。
范畴(Category)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客观事物固有的类别特征经过认知中介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Rosch,Labov,Lakoff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即/原型(Prototype)0,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basedCategory)。具体来说,范畴就是通过其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0建立起来的,相似性大的,可以成为该范畴中典型的或中心的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其中,原型的作用尤为凸显,它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2
[1]
tivereferencepoint),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为中心。简单地说,原型是范畴中的最理想、最典型的成员。
三、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词汇教学策略
1.夯实基本范畴词的教学,挖掘基本范畴词的深层次
用法,实现词汇范畴的向心性。
基本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基本范畴词在语言史上产生的时代较早,是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也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些词大多是常用词汇,词形简单、音节较少,是最简单的中性词汇,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有研究表明,掌握英语中常用的5000个一级词汇就能理解一般性文章97%的内容。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难词、偏词,而要注意基本范畴词汇的积累。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项入手,逐渐向其他词汇和词义推进。这也是记忆的原型模式。
当然,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仅是打开思路的第一步,要确保语言使用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第二步必不可少,即考虑这些词语的构词规律以及在句子结构中的搭配关系,还要介绍这些词在一定的语境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基本范畴词汇的作用。如/表决0这一概念,如果只记住vote一词,还是难以组词成句,表达思想,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搭配句型/对,,进行表决0(put,tothevote/takeavoteon,),才有可能将其实际运用起来。
2.从认知角度对一词多义中的词义变化作原型性解释,阐释词汇语义的理据性。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词多义现象是围绕原型意义的词义的辐射范畴。具有明显区别特征的词义范畴的不同子范畴(sub-category)就是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义项成员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prototypemeaning)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其他子范畴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隐喻、转喻、联想、程式化、义域的转移)从原型发展而成,并围绕原型意义向外辐射、扩展,构成一条或多条意义链(semanticchains)。边缘义项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也就越脱离它的原型。
二、语义范畴的原型效应
人们用有限的词语来描述世间纷繁芜杂的事物,使人们的认知有规则、有组织的窍门就是范畴化,所以,范畴化认知也充分体现在语言符号中,词义的形成及演变就是不同层面上的范畴化的结果。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属范畴构成了语言的等级结构,我们通过这一结构来认识世界、解读世界。语言中的基本单位)))词汇也是建立在这种纵横交错的相似性网络和属性之上的。这一过程可简化为:客观世界)))范畴(化)、概念(化))))词汇化)))词语。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类属划分时的范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语义具有动态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等特征,MarkTurner(1996:57)曾经指出,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联结、将多个空间
[2]
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
因此,范畴化最直接的对象就是语义范畴。而认知语言学把原型理解为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认知的重要基点,可以使学习者在横组合和纵聚合的复杂词汇网络中找到一个得以信赖的指南针。由此可见,原型范
[收稿日期] 2005210202
[作者简介] 张飚(1973-),男,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77)
多义词范畴的本质是范畴原型的转移或裂变,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网络系统和语言的认知机制,对原型义项的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词汇意义延伸或变化的动因和轨迹。因此,在教授学生习得新词汇或旧词汇的新义项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和语义索引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以/bed0一词为例,其原型意义是/apieceoffurnitureforsleepingon0(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0,这是人的最初生理感知,后根据家族相似性,又推及对周围客观环境的感知,引申出新义/theflatgroundatthebottomofariver,lake,orsea0(像床一样的地形),如/河床0、/海床0、/矿床0;再引申出/anareaofagarden,park,etc,thathasbeenpreparedforplantstogrowin0(供植物生长得像床一样的花园或公园0,最后又扩展到抽象概念/温床0。
3.倡导上位范畴的语义聚合与下属范畴的语义切分策略,实现语义范畴的伸缩。
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y)是在基本范畴基础上的归纳,需要更高、更抽象的概括能力;下属范畴(Sub2ordinatecategory)是基本范畴下更细致的区分,也需要更复杂、更高的认知能力。根据语义的聚合策略,学习者可以将某些在意义、性质、特征、种属方面相邻或相近的一组英语单词进行语义聚合,推断出外延大大超过它们的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上义词(如:surgeon,physician,dentist,psychiatrist等的上义词是doctor);或者通过语义的切分策略,将该组词中的某个词进行语义切分,找出外延更小、内涵更丰富的下义词(如将TVprograms切分成actionmov2ie,cartoon,comedy,documentary,talkshow,sciencefic2tion,thriller,sitcom等),以达到容易记忆、方便提取和运用的目的。这样学生很快就可以按等级、分层次地记住目的范畴的词汇。以这种形式分门别类记忆的单词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记如同将数据存储在电脑一样,有章有目,条理清晰,需要用时即可提取自如。
4.坚持语义扩散式联想与激活策略,凸现语义范畴的开放性。
语义联想与激活策略就是以某一个词汇的基本义项(原型)为参照对象,在相邻或相近的认知域中联想到意义更加具体,内涵更加丰富的义项或者词汇。
人类的心智是一个巨大而又强大的神经网络,当听到某词与神经网络中的词相似时,网络中的词就自动被激活,同时与其相关的认知域也就被激活。此时,激活过程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逐步向外扩展。如词义/发现,揭示0,除了基本范畴词discover之外,可引导学生搜索/心理词库0,说出其他相关词,如unearth,digup,bringtolight,comeupon,comeacross,recognize,identify,reveal,dis2close,ascertain等。又如,/描述0这一语义,可启发学生集思广益,总结出describe,portray,represent,characterize,recount,report,record,sketch等词汇网络。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高一级的联想)))以中心概念为轴心展开联想,即以一种概念为中心,考虑与其相关联的概念,然后汇集起来组成一个联想场(associativefield),考察和分析哪些词语围绕一个中心概念相互搭配使用。例如/就餐0这一中心概念,与其联想的词语有extendaninvita2tion(邀请),makeareservation(预定),time-honouredres2taurant(老字号),menu(菜单),themaincourse(主菜),medium/rare/well-done(半生不熟/很生/很熟),authen2ticChinese(正宗的中餐),cuisine(风味、菜系),alocalspe2cialty(地方特色),recipe(食谱),etiquette(礼仪),tableware(餐具),proposeatoast(提议干杯),MayIhavethebill/check?(买单)等。
综上所述,每当我们进行语言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联想的认知活动。联想可步步深入,先从单词联想,即而进行结构联想,最后过渡到环绕中心内容进行联想。这样就会激活无数的模型和框架,以原型词义为中心,在不同的认知范畴间建立起许多关联,协调大量的信息。
笔者认为,原型范畴理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探索出认知与语言的映合规律,摸索出语言表达的理据性和规律性,能够满足信息认知要求的信息密度、结构稳定和伸缩性,在语义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Turner,M.TheLiteraryMind[M].OUP,1996
[3]Taylor,J.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2001
[责任编辑]心安
ANewPerspectiveofPrototype-basedCategoryOnLexicalTeaching
ZhangBiao
(ForeignStudiesCollege,NortheasternForestryUniversity,Harbin)
Abstract:Fromtheangleofprototype-basedcategory,thepaperinquiresintosometypicallexicalteachingstrategies,put2tingforwardthatthereareprototypeeffectsworkinginsemanticcategory.Itisimperativetolayemphasisonthebasiccatergoryterms,andthemotivationalexplainationsbetweenthelexicalitems.Itpointsoutthereforetoconstructrelationsa2mongdifferentcognitivecategories,centredonprototypicallexiconsbymeansofmeaning-generalizing-and-specifyingstrategyandsemanticassociations,ultimatelyprobingintotheuniversallawbetweenlanguageandcognition.
Keywords:prototype-basedcategory,basiccategoryterms,cognition,meaning-generalizing-and-specifyingstrategy,semanticassociationsandtriggeringmechanism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