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文化视域下东野圭吾作品改编探析

不同文化视域下东野圭吾作品改编探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10卷第7期2019年04月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ol.lONo.7April 2019不同文化视域下东野圭吾作品改编探析郭艳辰(西南大学,重庆400075)摘要:东野圭吾作为日本当代最负盛名的推理小说家,开创了独特的“写实本格派”,东野圭吾 将推究人性与社会相结合,小说运用大篇幅对人物的举止、性情进行刻画。因具有独特的魅力,东野圭 吾受到影视界钟爱,其作品多次被不同国家及地区改编成电影、话剧、电视剧或舞台剧。本文以东野圭 吾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的改编为研究对象,从主题诠释、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来阐释中、日、韩三 国电影版的差异,探究不同文化视域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可操作性。关键词: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改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07-0093-012005年,东野圭吾创作的《嫌疑人X的献身》问

世,十余年间,中、日、韩三国先后将其改编成电影搬上 银幕。文学作品在改编时会受到文化视域的影响,主 题侧重也有些不同,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为日本,所以日 本版(2008年)的改编不大,但是在韩国版(2012年) 和中国版(2017年)中,为了更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 和贴合社会背景等,融入了本国特色。一、 主题诠释投射三国影视风格东野圭吾小说中传递的是隐藏在真相背后的石神 对花冈的爱,是石神的“为爱而献身”。在影视改编中, 通过对情节的安排、人物的设定、主题的诠释等呈现出 了不同的感觉。在日版电影中,遵循原著中“献身”与“推理” 并重的原则,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两条线并驾齐驱, 较好地平衡了石神的为爱献身和汤川学的推理破案。在韩版的改编中,汤川学多了一个警察的身份。 原著中花冈对于石神的指导既感激又充满厌烦,石神 对花冈事无巨细的帮助引发她联想起前夫对她难以摆 脱的控制。⑴在影片中,花善发现石固跟踪自己后主 动要求献身,男女主角间新增了富有观赏性的冲突,但 同时也破坏了悬疑片该有的神秘氛围。在中国版的改编中,男女主角的情感线较少,增加 了少年时代的石泓与唐川的闪回片段,让观众感受到 更多的是石泓和唐川之间的感情,而非石泓与陈嬪的 感情,以至于“献身”这个主题变得有些牵强,使电影 似乎变成了唐川的破案故事。在日本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们常常看到以悲剧 结尾的作品,催人泪下,使人久久难以忘怀。韩版电影 虽然很好地延续了东野圭吾本格推理的原则,但整部 电影充斥着韩式煽情风格。中国人追求的是希望与正 气,一般以喜剧收尾,并且要体现改邪归正、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二、 人物塑造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石神作为献身的嫌疑人,对他的形象塑造既要体 现其人物性格,又要营造献身的氛围,石神的形象饱满 与否关系到整个影片的发展。日版中再现了小说中一 个处于社会边缘的石神,他的孤独和悲哀跃然眼前,随 着故事的推进,石神的形象越来越立体化,迎合了观众 的观赏需求。韩版的改编为石神增添了些许人情味, 人物更易博得观众的眼泪。中国版的电影增添了陈嬪 和陈晓欣与他的互动,使得人物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 交流,石神不再是一味地单向付出,这也很好地为故事 发展的层次感奠定了基础,使观众在知晓真相时对石 神的“爱”和“狠”有了更深的了解。相较于石神的黑暗忧虑,汤川则是积极阳光的,象 征着正义和理智。日版中的汤川是一个聪慧能干而又 敢于指出专家错误的教授。韩版中将警察和汤川的角 色合二为一,这样的处理略显粗糙,却展示了韩国警察 的干练聪明,也体现了韩国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意识形 态。三版中唯独中国版的汤川人物形象不够立体,虽 在石神与汤川的友情上下足笔墨,但对于汤川该有的 业务能力和追求真相的使命感营造远远不够。三、 情节安排映射民族文化差异东野圭吾以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成为日本悬疑推理 小说家中的代表性人物。本格推理手法是让读者与侦探 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拥有相同的数量线索,随故事的进展 一步步揭开谜题。⑵小说的前两章就说明了花冈是凶 手,石神伪造了不在场假象。日版和韩版都遵循小说的 时间线,先点明凶手为何人,而中国版并未延续其手法。日版的改编因其本土化特征,与原著几乎吻合,但 在结尾的处理上有些“节外生枝”,假借二人的对话直 接揭示出石神是被花冈拯救,让观众对“拯救”的感 悟并不深。韩版的结局改动颇大,花善没有自首,没有 被抓,花善流着泪说对不起,追着石固坐警车,将一部 悬疑推理小说完全改编成了充满悲情色彩的韩剧。中 国版的结尾处理,陈嬪自首后,二人在警局相遇,故事 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唐川推开警局大门,走向阳光。这 个结局让人忘记了 “为爱献身”的主题,整个影片的 基调也从悬疑片变成了法制片。四、 结语就2嫌翼人X的献身》这部文学著作在中、日、韩

三国改编情况而言,影视作品能够投射出不同国家的 文化视域,不管是主题呈现、人物塑造还是情节安排, 我们都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文化视域下同一部文学作品会呈现出不尽相 同的影视作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典作品的改 编与重构不应当只是遵循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而应 该结合现实意义、国家现状,寻找突破口和亮点,制作 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影视作品。参考文献:[1] 郭馨凝.嫌疑人与献身之争——《嫌疑人X的献身》

中日文本改编[jj.文化学刊,2017 (07):52.[2] 庞丹青.东野圭吾小说的本土化改编——《嫌疑人X

的献身》电影读解[J].戏剧之家,2017 ( 13):95.作者简介:郭艳辰(1995-),女,辽宁鞍山人,硕士在读,研 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