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掌握电视专题片的节奏
电视专题片节奏,推动整个专题片节奏发展的是专题片的内部节奏、画面或时间的尺度体现在片中立体运动、摄影机、摄像机运动和画面歼击等外节奏中,节奏得以完成的过程是专题片的内容展现长度。专题片节奏是内节奏和外节奏的统一,内节奏通过外在节奏来显现,外在节奏必须以内节奏为依据。
1、电视专题片的内节奏
电视专题片内部节奏,主要是指由情节发展的内部联系或任务内心情绪起伏,以及创作者的思绪波澜而产生的节奏。电视专题片的内部节奏决定了一部专题片的基本节奏,是驱动整个专题片发展的动力。
电视专题片的内部节奏是从电视专题片的主题与线索、情节发展而来,本身具有疏缓,是电视片内在本来固有的,内部节奏是有事物发展的内在关系或人物情感决定的,必须通过外节奏表现出来,即以具体可感的节奏固定、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专题片《潜伏行动》中,其内容是一场紧张而危险的歼匪行动,战士们必须在高温、蚊虫叮咬的环境下潜伏、守候,如有丝毫差错,不仅围歼计划失败,面对凶残、狡猾、带有枪支的匪徒,武警战士还随时有牺牲的危险。潜伏是紧张的,战斗打响后追击匪首当然更为紧张。事件内在紧张节奏决定了《潜伏行动》节奏的快与紧张。所以观众会以强烈期待心理等待扣人心弦的全过程。
2、电视专题片的外节奏
外节奏是指画面上一切主体物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画面组接而产生的节奏,它是镜头表现主题片的形式,是对受众的影响,是感受性的物质。
外节奏包括听觉节奏和视觉节奏。听觉节奏是指通过听觉形象表现出来的形式节奏。专题片中人物对话、解说词、主体物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音响、写实和渲染气氛的音乐等一切诉诸观众听觉的有规律的轻、重、强、弱交替出现的声音层次,构成专题片的听觉节奏。
视觉节奏则是通过画面形象表现出来的节奏,电视专题片中主体物的运动、表情与动作、摄像机的升降推拉摇移,蒙太奇组接编辑中镜头的长短等,一切诉诸于视觉形象的张弛、徐疾、远近、长短等交替出现所形成的运动,构成专题片的视觉结构。
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所以电视专题片的外节奏也就表现为听觉节奏与视觉节奏的和谐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林格伦在谈到电影的节奏时说:“画家运用色彩与线条,雕刻家运用凝固的硬块,作曲家运用乐音,作家和诗人运用字音和韵律,而影视创作运用的是什么呢?无疑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运动。”
也就是说,运动是时间存在的体现方式,而时间是节奏的楷模。电视专题[片与电影一样,在运动中,通过画面的运动传达节奏。视觉节奏主要表现为时间节奏和空间运动中的节奏。
视觉节奏主要是指画面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画面剪辑所体现出来的节奏。画面主体运动的快慢、摄像机运动的疾徐、画面剪接率的高低,都属于时间运动的节奏范围。比如画面中一个人快速奔跑,形成时间的快节奏,一个车间中的机器反复的快速的重复一项工作,也表现快节奏,与此相对应的,一个人懒洋洋的工作,形成时间慢节奏;车间里的
机器运转很慢,一下、一下的间隔时间较长,这样也表现慢节奏。画面剪辑中,有一组对列的短镜头,通过快速剪辑,使镜头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长短产生一种比较的关系,当剪辑率越来越高时,画面的节奏就越来越快!
通过时间长短来形成节奏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最易被观众理解的方法。空间运动节奏就要相对难一些。但该你面对一幅画、一幢建筑,你会认为它们有节奏吗?人们对节奏的感知,听觉比视觉要强,对时间的反映比对空间的反映敏感。
其实,空间与时间一样有自己的节奏。河中粼粼的水波,书页的脉纹,天空白云的层次,都会形成一种节奏。在专题片中,这种空间的运动节奏,主要体现为画面主体与摄像机运动中幅度、范围和画面剪接中景别的对比所产生的节奏,其大多是由心理的冲击而产生的。例如,对景别的处理,由于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各自的叙事和表达意思的功能不同,对它们的不同组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节奏效果。为了把事情叙述清楚,屏幕上依次出现全景、中景、近景,其节奏是流畅、平稳的;也可从近景拉开到中景,一直到全景,这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当我们为了表现一种情绪,或特殊的情景,可以把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会造成一种积累效果。其节奏是活泼、跳动的。再如果我们将两极镜头组接起来,即大远景或特写,可以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作用于人的视觉,必然震撼于人的心灵,其节奏是激烈、强有力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时间运动节奏中的剪接率的快慢,还是空间运动节奏中景别变化的冲击,实际上都是通过画面视觉节奏作用于观众的心理。当专题片创作者把题材选好,主题确定下来后,专题片的内部节奏也就确定下来了。同时,由于专题片的严格真实性,所以外节奏中的听觉节奏的大部分也被确定了,需要创作者们去完成的便主要是视觉节奏。换个说法,即创作者的任务就是把专题片的内部节奏通过一个个视觉画面,一个个镜头体现出来,合理有效的视听节奏体现出来使人们达到对主体物理解的深化和思考 。
3、内外节奏的统一
在上述文字中,我们知道了电视专题片的内部节奏与外节奏、听觉节奏与视觉节奏、时间节奏与空间节奏。对一部电视专题片来讲内部节奏是根据,是基础。
内、外节奏是和谐一致的,是指有机的融合,是本质的一致。内节奏和外节奏的流畅、完美、合协、平衡,让人可以接受,外节奏为内节奏服务,外节奏是内节奏的升华、结论、说明。例如为了表达情感,抒发情思,在情绪的高潮或段落的结尾处,镜头往往不按叙事长度来处理,而需要适当的延长,以抒发未尽的情感。这些多用特写镜头或空镜头、定格等形式来处理,这类镜头的适当延长一方面是传达情绪、意境,另一方面也是加深观众的印象。表面上看似不一致,而其内涵是完全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内外节奏在不合协中统一。
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节奏体现在整部片子的综合艺术中,是各种电视手段、各种节奏彼此相融的结果。不如说拍一部优秀人物专题片时,表现手术室中医生们紧张的抢救她,外面学生们都紧张的等待手术结果。“学生们焦急的等待”这组画面使用的是定格处理,而且是用无声处理,发而给予电视观众的感受更加紧张焦虑。这是由于所采用的艺术手段适应了片中此时的内在情绪节奏,并使内在情绪节奏与观众的观赏心理节奏相吻合。
可以看出,内部节奏与外节奏,听觉节奏与视觉节奏只要是非常有机的融会在一起,形成了完整、和谐的整体,就能够成功的表达主题,从而使内节奏与外节奏达到辨证的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