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5班 冯沈灿灿 js1306508
中国近些年来飞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失业率,高离婚率等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失业问题。
首先,中国为什么失业率这么高呢?我认为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 第一,人口过剩。提供的岗位只有这么多,竞争的人多了自然供大于求。首先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文革时期以后出生的人大量的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从以前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 经济收入两极分化日异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容纳不了过多服务人员,大量的国有企业转制,或倒闲。造成下岗或失业。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就拿城镇居民来说,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而城镇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力又相对过剩,使新增的这一部分劳动力无法顺利安置。
第三,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广东省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占工人总人数10%左右 。如此看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在所难免了。
第四,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确立,最根本的任务是保障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落实,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这就使国有企业对长期以来用行政手段安置到企业的大量富裕人员进行必要的排挤和释放,直接加剧了当前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培育资本市场,鼓励资本运营,促进要素优化重组,劳动用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减员增效成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第五,应届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大家都想拿高薪,坐办公室,眼高手低是现代大学生的通病,他们不愿意从最基层做起,总想着一步登天,这样既得不到锻炼也难以获得实习的机会。第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大多数进入城市打工造成城市就业困难。
因此,我国当前失业和下岗职工之所以不断增加,从根本上来讲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和总释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那么如何处理这样的现状呢?
首先,针对人口问题,应该转变宏观调控模式。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宏观经济管理从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以供给为求为次的管理,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协调,正组合货币、财政和其他经济政策;宏观调控与促进发展模式相结合;宏观调控与促进相关改革相结合;扩大国内消费,摆脱出口依赖,消化和平衡全球经济萧条可能带来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科学宏观调控观和科学调控模式。
其次,社会稳定的基础,首先是活跃的创业,较为充分的就业,特别是青年人的充分就业,人民富裕,才能安居乐业。失业率很高的社会,没有活力,收入差距会扩大,难以稳定。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核心应当是以就业为本的发展模式,再就是考虑教育、卫生和其他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就业是社会保障的来源,失业率越高,社会保障的费源,基础越薄弱,社会保障的支出会越大。需要建设一个鼓励创业和有活力的积极的和谐社会,而不是主要由政府支付成本买稳定的消极的和谐社会。
再者,是优化正规教育。要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基础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
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
另外,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防止出现“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那些有“非国家机关不去”想法的大学生,应及早调整想法,接受现实中的市场的需求。
总的来说,改善我国就业现状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策略和人民大众的积极配合。改革不在一朝一夕,革命的成功是用巨大的努力换来的。中国还在探索之中,但终会有一天达到成功的彼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