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隧道式灭菌烘箱结构上起干燥灭菌作用的是( B )。 A、预热段 B、高温段 C、冷却段 D、降温段 11. 药品GMP认证可分为 ( D )。 A、 标准认证和安全认证 B、 标准认证和企业认证 C、 企业认证和计量认证 D、 企业认证和品种认证 E、 产品认证和计量认证
12. 药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是( A )。
A、企业负责人; B、生产管理负责人; C、质量管理负责人; D、质量受权人;
13. 质量管理负责人至少具有( B )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 )年的药品质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A、 3, 1; B、 5, 1; C、 5 , 2 D、 3, 2
14. 以下哪位主要负责:承担产品放行的职责,确保每批已放行产品的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药品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 D ) A、企业负责人; B、生产管理负责人; C、质量管理负责人; D、质量受权人; 15. 批生产记录在填写过程中( B )
A、允许更改,但要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填写更改清楚数据,并签名 B、允许更改,但不能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应使原数据仍可辨认,在更改处签名
C、允许更改,但经车间负责人批准,将填写记录撕掉,重新填写,责任人签字
D、允许更改,经车间负责人批准,注明“作废”,保留原错填记录,然后重新
填写,并签名
E、根本不允许更改,按作废处理,重新填写,签名
16.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可以不用表明的内容是( E ) A、产品名称和企业内部的产品代码; B、产品批号; C、数量或重量 D、生产工序 E、保质期
17. 仓储区内的原辅料应当有适当的标识,以下可以不用表明的内容是( A、 制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 B、 企业接受时设定的批号
C、 物料质量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D、 有效期或复验期 E、 数量或重量
18. 生产时,应避免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的药品是( A、 生化制品、普通制品 B、 放射性药品、一般药品 C、 毒性药品、外用药 D、 激素类药品
E、 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 19. 以下哪个操作属于包装( A )
A、 待包装产品的分装 B、 中间产品的包装 C、 无菌生产工艺中产品的无菌灌装 D、 最终灭菌产品的灌装
20. GMP规定,批生产记录应( B ) A、 按生产日期归档 B、 按批号归档
C、 按检验报告日期顺序归档 D、 按药品入库日期归档 E、 按药品分类归档
E ) E ) 9. 下列哪个区域应放置在上风区。( C )
A、锅炉房 B、原料药 C、行政-生活区 D、动物房 10. 下列哪个不是制剂机械。( D )
A、混合机 B、制粒机 C、压片机 D、空调净化设备
填空题
1、饱和蒸汽冷凝时,传热膜系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蒸汽中含不凝气,壁附近形成一层气膜,传热阻力加大,膜系数急剧下降。
2、厂房设计与洁净技术三协调原则工艺流程协调、人流物流协调、洁净级别协调
3、任何药品质量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4、QA是指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C是指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5、HVAC系统是指采暖通风与空调(暖通)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6、风玫瑰图是指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
7、旋风分离器适用于分离大于1-3微米的非粘性、非纤维的干燥粉尘。 8、多效浓缩罐中多效是指
9、洁净室要求温度和湿度一般是---------空气洁净度A级、B级的医药洁净室温度应为20-24℃,相对湿度为:45%-60%;空气洁净度为D级的医药洁净室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10、 洁净室中最大的污染源是---------人
11、 新风比是指 ------- 全空气混合系统中新风引入量占全部处理空气量的
百分比,就是新风比。
11、 单向流洁净室新风风量占总风量------- 2%~4%。
12、 工艺用水是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其中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
用水。
问答题
1、 2010版GMP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按照ABCD进行划分。请叙述ABCD洁
净级别的具体要求,以及不同洁净级别之间的区别。 从
英制标准中把1立方英尺中直径≥0.5μm 的微粒数作为洁净级别的级别,100级,指每立方英尺中的粒子数有100个。 1米 = 3.28英尺 1米3 = 35.29英尺3
静态 级别 A B C D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0.5μm 3500 3500 350000 3500000 ≥5μm 1 1 2000 20000 动态 ≥0.5μm 3500 350000 3500000 不作规定 ≥5μm 1 2000 20000 不作规定 微生物污染限度参考标准(a) 级别 空气样 cfu/m3 1 10 100 200 沉降碟(90mm) 接触cfu/4小时(b) (55mm) cfu/碟 1 5 50 100 1 5 25 50 碟5指手套 cfu/手套 1 5 - - A B C D A级指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瓶、敞口西林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通常用层流操作台(罩)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层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次的洁净操作区 A级是动态百级层流,
B级是A级的背景级别,百级乱流 C级洁净区相当于原来的万级; D级洁净区相当于原来的十万级。
2、 冻干制剂中,第一干燥阶段和第二干燥阶段对真空度的要求是什么?请解释
原因。
第一阶段真空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答题重点
在一级干燥阶段,为防止载体受热不均,真空控制下限在250 μmHg,当真空过低时,要充氮加热,充气控制在+30μmHg,形成稳定气流及干燥速度 二级干燥属真空干燥,其目的是去除吸附水,真空越低越好,不必担心真空过高,但在停机时,真空下降值应控制在<10 μmHg/3分为好,超过此值说明还干燥不充分,或设备漏气。 (来自课件)
压强低当然有利于产品内冰的升华。但由于压强太低时对传热不利,产品不易获得热量,升
华速率反而降低。但是,当压强太高时,产品内冰的升华速率减慢,产品吸热量降减少。于是产品自身的温度上升,当高于共熔点温度时,产品将发生熔化,造成冻干失败。冻干箱的合适压强一般认为是在0.1~0.3毫巴之间,在这个压强范围内,既利于热量的传递又利于升华的进行。(来自江泞的答案)
3、 中药生产中,会涉及蒸馏、蒸发、多效蒸发、精馏等单元操作,请解释其应
用范围。如果需要将20%乙醇水溶液精制称90%的乙醇,该如何操作?能否得到无水乙醇?乙醇能否完全回收,为什么? 蒸馏:用于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相差较大而对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或者是混合物的初步分离,达到提纯或回收组分的目的。
蒸发: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溶质需不易水解、分解、被氧化。
多效蒸发:由于多次重复利用热能,显著降低热能耗用量,有利于大量连续生产流浸膏或浸膏等,浓缩中草药制剂,制备注射用水等。
精馏:适合与待分离的组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相差不大且对分离要求较高的场合。
(附带:水蒸汽蒸馏:基于不互溶液体的独立蒸气压原理。若将水蒸气直接统入被分离物系,则当物系各组分的蒸气分压与水蒸气的分压之和等于体系的总压时,体系便开始沸腾。此时,被分离组分的蒸气将与水蒸气一起蒸出。沸腾温度低于各组分的沸点温度。)
采用精馏的方法可以将20%乙醇水溶液精制成90%的乙醇。通过加热使其部分汽化产生气液两相,借助回流技术,使汽液两相在精馏塔内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设计适合的回流比,可以得到90%的乙醇。
20%乙醇水溶液是具有恒沸点的非理想溶液,恒沸点为78.15℃,两组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恒沸点是汽液两相组成相同,不能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将其分离得到无水乙醇或完全回收。但可用恒沸精馏的方法得到接近于纯态的乙醇。 恒沸精馏(共沸精馏)原理:
在具有恒沸点的非理想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夹带剂)与原料液中的一种组分或两种形成共沸液,然后用精馏的方法分离的操作。
4、 什么是确认和验证?采购一台全自动压片机,需要做哪些验证工作?
验证定义: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验证分为确认的验证,包括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
(附带:验证意义:
• 药厂的运行必须以质量保证体系为手段,有明确的“标准”,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而标准的确立又必须以生产设备、方法、规程、工艺验证的结果为基础。
• 人员实施GMP需要按“标准”对各种过程进行控制,实现过程确实受控的目标。
• 过程管理遵循动态法则。)
确认:往往用在技术规格及运行参数的设备或系统中,有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
采购一台全自动压片机,需要做的验证工作 设计确认
工艺适用性,最大压片直径,最大压片压力,生产能力,生产速度,材质,设备的结构和操作,供 应 商
安装确认
1、机器安装情况,
2、环境状况,包括环境温度,空气洁净度, 3、辅助设施配套情况,
4、机器调试情况,包括物料流量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充填调节装置,片厚调节装置,速度调节装置,
5、机器空运转试验,包括空运转状况,仪器仪表工作状况
运行确认
1、性能指标。包括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压片直径,最大片剂厚度,最大压片产量,最高转速,轴承在传动中的升温,空载噪音,液压系统,
2、片剂成品指标。包括片剂外观片剂厚度,片重差异,片剂硬度,
3、电气安全指标。包括电气系统绝缘电阻,电气系统耐压试验,电气系统接地电阻,
4、调节装置性能。包括物料流量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充填调节装置,片厚调节装置,速度调节装置,
5、安全保护装置性能。包括压力过载保护装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故障报警装置,
6、压片工作室状况。
7、技术文件,包括技术图纸,工艺文件
性能确认: 1、运行质量
吸粉质量,充填质量,运转质量,操作质量,
2、维护保养情况,
清洗情况,装拆情况,保养情况
3、片剂质量,
片剂外观,片剂重量,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
前验证 同步验证 回顾性验证 再验证
5、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如何制备?如何保存?对管路有何要求? (1)纯化水
纯化水是以饮用水作原水,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制备 纯化水工艺流程
(1)原水 ---- 预处理----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混床----纯化水 (2)原水----预处理----电渗析----阳柱----阴柱----混床----纯化水
(3)原水----预处理----弱酸床----反渗透---- 阳柱----阴柱----混床----纯化水 (4)原水----预处理----弱酸床----反渗透----脱气---- 混床---- 纯化水
(2)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可用蒸馏水机或反渗透法制备,其流程如下。 ① 纯化水——蒸馏水机——微孔滤膜——注射用水贮存
② 自来水——预处理——弱酸床——反渗透——脱气——混床——紫外线杀菌——超滤——微孔滤膜——注射用水。 流程①是以纯化水作原水,以特殊设计的蒸馏器、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 流程②是用反渗透加离子交换法制成高纯水,再经紫外线杀菌和用超滤去除热原,经微孔滤膜滤除微粒得注射用水
工艺用水储存和保护
(1).纯化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24小时,注射用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12小时。 (2).注射用水可采用70 ℃以上保温循环。(旧版规定:注射用水不低于65℃保温循环,或80 ℃ 保温。
(3).从供水主干线的中心线为起点,不宜具有长于6倍直径的死终端。
纯化水与注射用水管路系统的要求
①采用低碳不锈钢,内壁抛光并作钝化处理。 ②管路采用氩弧焊焊接或用卫生夹头连接。 ③阀门采用不锈钢隔膜阀,卫生夹头连接。 ④管路适度倾斜,以便排除积水。
⑤管路采用串联循环布置,经加热回流入贮罐。阀门盲管段长度对加热系统小于6d,对冷却系统小于4d,d为管径。 ⑥回路保持65℃以上循环,用水点处冷却。 ⑦系统能用纯蒸汽灭菌。
⑧管路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不得有渗漏。
6、 画出冻干制剂的工艺流程图,并标出每个流程所需要的洁净级别。
老师在上课时提到过的问题:
“GMP”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药品生产制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规范, 是与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密切的主要环节,如设计、施工、制造、检验、储存、供应、销售、监管等也应以GMP为基本准则
设备清洗验证 1、 验证指标
(1)化学指标:前一品种残留量少于其日剂量的 0.001.一般污染不超过 1×10-5(10ppm)可见的残留量痕迹。
(2)微生物指标:菌落数≤50个/棉签 (30万级洁净区)。 2、 取样部位
接触物料最多的部位及最不易清洁的部位(如高速混合制粒机:内侧壁、顶盖内壁、搅拌桨、制粒刀等)。 3、取样及样品处理
用棉签擦拭法取样。用含有乙醇(水、生理盐水)的脱脂棉签擦拭 25cm2 区域 面积,做微生物检查应先将镊子、棉签消毒灭菌,用镊子取 棉签沾无菌生理盐水,用 4 个棉签共擦拭取样 100cm2 ;做化学检查在每个部位取 3 个样,计算平均值。
衣服是怎么晾干的? 干燥的原理
干燥条件:1、衣服所含湿分蒸气压大于环境气体中湿分蒸气的分压。
2、衣服自动降温将热量提供给水分,水分与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使水分汽化。
无菌粉针剂分装过程的验证——培养基模拟粉针剂分装试验
• 目的:证明在无菌粉针剂分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 确定可接受的合格标准:在验证试验中选择分装样本>3000瓶,可信限为95%时污染率为0.1%或小于0.1%的指标作为合格标准是可以被认可的。
提取中冷凝水怎么回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