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 有限公司
冷库空载 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参与验证人员 验证报告分析人 验证报告批准人
1
验证报告声明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本验证报告(下称:报告),兹作如下声明:
一、本次验证的技术支持方xxxxxx 发展有限公司及其验证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与受验证主体之间,除因本次验证事项构成的委托关系外,不存在其他影响验证独立、客观、真实、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xxxxxx 及其验证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实验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的数据及结果遵循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的验证结论是xxxxxx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修订)》及其附录《验证管理》,根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验证程序作出的独立判断,验证意见未因受验证主体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四、本报告引用的被验证对象资料主要由受验证主体提供,xxxxxx 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
五、本报告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被验证设施设备在本报告有效期内的正确使用,且不得改变验证过程中实际确定的使用条件、参数和环境。
六、本次验证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xxxxxx 拥有跟踪验证、变更验证结论和公告验证变化的权利。
七、由于不同地区的认证部门的要求有所不同,xxxxxx 不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修订)》及其附录《验证管理》之外的内容符合审查要求,但我们会第一时间接受建议并迅速补正。
八、本项目方案及报告未经允许不得私自传播、出版、不得仿制
2
目录
一 验证具体操作记录表............................................... 4 二 验证过程记录分析................................................. 5
1.验证现场实景照片 .............................................. 5 2.冷库的验证过程 ................................................ 6 三 验证项目及内容的逐项分析......................................... 6
⒈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 6 ⒉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和确认: ........................ 17 ⒊对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的精度、安装位置确认及报警功能进行确认 ........................................................... 22 ⒋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 24 ⒌断电状况测试实验,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冷库保温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 26 6。对本地区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 .. 29 7.验证分类 ..................................................... 30 8.空满载区别 ................................................... 30 四 偏差处理、调整和纠正措施........................................ 31 五 风险及预防措施.................................................. 31 六 验证结论:...................................................... 31 七、冷库操作SOP ................................................... 32
3
一 验证具体操作记录表
验证操作员 文自金 日期: 2014 年 11 月 22 日 至 11 月 24 日 序号 1 2 3 4 5 6 7 操作内容 确认验证对象各项参数 确认并记录温控设备设置的温度范围 依据验证点位安装要求安装测点 确认测点安装位置合理并拍照片 关闭冷库门,验证开始 记录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 每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控器温度示值,共记录5次 取出一只记录仪,查看温度是否稳定在2—8℃内,如有偏差进行纠正 开门作业开始时间 时间 11:00 11:10 11:20 12:00 12:02 12:12 备注 2014—11—22 5—8℃ 2014—11—22 2014-11—22 2014-11-22 2014—11—22 13:37—13:57 2014-11—22 8 15:13 2014-11—22 2014—11—24 2014—11-24 2014—11-24 2014—11-24 2014—11-24 9 13:27 13:42 13:52 14:53 15:07 10 开门作业结束时间 11 断电作业开始时间 12 断电作业结束时间 13 验证作业结束时间 4
二 验证过程记录分析
1。验证现场实景照片
5
2.冷库的验证过程
三 验证项目及内容的逐项分析
⒈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验证报告 验证项目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用以指导药品的摆放,使冷量扩散更均匀。 ⑵温度波动性分析,用以评价温度的稳定性。 ⑶门的密封性及门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⑷冷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定风机附近的药品摆放边界。 报告 ⑸货架或托盘区域的分布特性分析,判定货架或托盘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⑹均匀性点位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判定冷库中间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⑺确认超过规定的温度限度的位置及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并标注在冷库图上,以指导药品摆放。 判断标准:下述评价指标是龙邦科技结合超过300个验证实践及企业操标准及判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满足冷链要求的平均水平的设备参数参考值,用于对冷链定方法 设施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考量指标 评判标准(注:X为实际值) 6
X≤1 优异 温度均匀性(max-min) 均值极值差 1<X≤1。5 良好 X〉1。5 一般 X≤1。5 优异 温度稳定性 标准偏差(SD) 1。5<X≤2 良好 X>2 一般 保温性能 启动周期 X≥1小时 优异 X<1小时 良好 X≤0。05℃/min 优异 停电特性 停电期间的温升 0.05<X≤0.15 良好 X>1。5 一般 X≥0.25℃/min 优异 制冷效率(降温速率) 降温速率 0.15〈X〈0。25℃/min 良好 X〈0.15℃/min 一般 适合药品存储的区域在除开门和断电外应控制在目标温度范围内 评价 是否满足日常药品存储的要求 对影响温度均匀性的货物摆放进行调整 偏差处理 对漏冷点进行处理 确定货物放置的边界 风险及预防措施 防止货物随意摆放破坏温度均匀性 防止漏冷造成的温度波动 防止货物越界放置 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各测点按温度均值排序
温度分布均衡性分析,对各个测点温度均值排序。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用以指导药品的摆放,使冷量扩散更均匀。测点温度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取值范围为,冷库温度有效期内的稳定时段。
7
验证点 平均值 标准偏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化范围 T20 T23 T21 T32 T1 T29 T7 T13 T33 T30 T14 T9 T27 T11 T22 T8 T3 T16 T25 T15 T18 T4 T26 T28 T10 T5 T19 T6 T12 T24 T17 T31 T2 5.81111 1.42945 2.3 5.92222 0。97244 3。8 5。98148 1。0623 3.6 5。98889 1.15103 2。9 6。00741 0。9778 3.8 6.02593 0。95337 4 6。04444 1.21729 2。9 6.04444 1.13148 3.3 6.08889 0。87983 4 6.09259 0。9527 4 6.11111 1.01766 3。8 6.11481 1。20757 3。2 6。12222 1。25156 3 6.12963 1。07231 3.3 6.13333 0。99499 4.1 6.15185 1。22988 3。1 6。18519 0.85696 4.5 6。20741 1.36267 2。7 6.21852 1。16982 3.1 6.22593 1.41899 2。1 6.24074 1。19655 2.6 6。25926 1。14766 3。3 6.3 1.36466 3 6.30741 1.01372 3。9 6.32963 0.9376 4。2 6。33333 1。24221 2。9 6。36296 0.92535 4.6 6。37037 1.16876 3 6.37037 1.12893 3.4 6.37037 1。28357 2。9 6。40741 1.0355 4.1 6.43333 0。87662 4。6 6.54074 0。84365 4。7 7.4 7。1 7.3 7.3 7.3 7.3 7。4 7.4 7。4 7.3 7。4 7。5 7。5 7。5 7.4 7.5 7.4 7.7 7。5 7。7 7.4 7.5 7.7 7.5 7.5 7。6 7。6 7.7 7。7 7.6 7.6 7.6 7.7 5。1 3.3 3.7 4。4 3.5 3。3 4.5 4.1 3。4 3.3 3.6 4。3 4.5 4.2 3.3 4.4 2.9 5 4。4 5。6 4。8 4。2 4。7 3。6 3。3 4.7 3 4。7 4。3 4。7 3.5 3 3 结果分析:由上可知,在有效的稳定期间内,冷库温度均值最高点是T2,为6。54℃;温度均值最低点是T20,为5.81℃,温度均值极值差为0。73℃,小于1℃的平均水平。
结论: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该冷库的整体温度均衡性优异。
8
⑵温度波动性分析 各测点温度数据统计—-按标准偏差排序
温度波动性分析,对各个测点温度数据统计计算并按照标准偏差排序.温度波动性分析,用以评价温度的稳定性。测点温度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取值范围为,冷库温度有效期内的稳定时段。
验证点 平均值 标准偏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化范围 T2 T3 T31 T33 T19 T10 T30 T29 T23 T1 T22 T28 T14 T17 T21 T11 T12 T13 T4 T32 T6 T25 T18 T9 T7 T8 6。54074 0。84365 4。7 6。18519 0.85696 4。5 6。43333 0.87662 4.6 6.08889 0.87983 4 6。36296 0。92535 4。6 6.32963 0。9376 4.2 6.09259 0。9527 4 6.02593 0。95337 4 5。92222 0.97244 3。8 6。00741 0。9778 3.8 6.13333 0.99499 4.1 6.30741 1.01372 3。9 6。11111 1.01766 3。8 6。40741 1.0355 4.1 5.98148 1。0623 3。6 6.12963 1。07231 3.3 6.37037 1.12893 3.4 6。04444 1.13148 3。3 6。25926 1.14766 3.3 5。98889 1.15103 2.9 6.37037 1。16876 3 6.21852 1.16982 3.1 6.24074 1.19655 2。6 6.11481 1。20757 3.2 6.04444 1。21729 2.9 6.15185 1。22988 3。1 7。7 7.4 7。6 7.4 7.6 7。5 7.3 7。3 7.1 7。3 7.4 7.5 7.4 7.6 7。3 7.5 7。7 7。4 7。5 7.3 7.7 7。5 7.4 7.5 7.4 7.5 3 2。9 3 3.4 3 3.3 3.3 3.3 3。3 3.5 3。3 3.6 3。6 3.5 3。7 4.2 4.3 4。1 4.2 4.4 4.7 4。4 4.8 4。3 4.5 4。4 9
T5 T27 T24 T16 T26 T15 T20 6.33333 1。24221 2.9 6.12222 1.25156 3 6.37037 1.28357 2。9 6。20741 1.36267 2.7 6。3 1。36466 3 6。22593 1.41899 2.1 5。81111 1.42945 2。3 7.6 7.5 7.6 7.7 7。7 7.7 7。4 4.7 4。5 4。7 5 4.7 5。6 5。1 结果分析:由上可知,在有效的稳定期间内,冷库温度的波动最小点为T2,波动最大点为T20,所有点位温度标准偏差均在1.5℃的平均水平内.
结论: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该冷库的温度稳定性优异。 (3)门的密封性及门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10
11
结果分析:由图可知,门口附近的点位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与冷库库门密封性无关。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4℃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该冷库库门的密闭性优异。
结论: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可知冷库库门的密闭性优异,温度分布均匀。 药品摆放的区域:存储区域以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
(4)冷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定风机附近的药品摆放边界。
12
结果分析:由图可知,风机附近的点位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3℃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均匀。
结论: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可判断冷库风机附近温度分布均匀.
药品摆放的边界为:风机下方区域,以出风口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的圆弧空间内不得放置药品,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1m;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
(5)货架或托盘区域的分布特性分析,判定货架或托盘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库房无货架,无需分析此项。
(6)均匀性点位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判定冷库中间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13
结果分析:由图可知,所有均匀性点位的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
14
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6℃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该冷库的均匀性点位区域温度分布均匀,适宜存放药品。
结论: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冷库均匀性点位区域适宜存放药品。 药品摆放的区域:存储区域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1m;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
(7)确认超过规定的温度限度的位置及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并标注在库房图上
结论:由图可知,验证期间温度稳定在2-8℃范围,限值设置合理。其余超标点位是由于预冷和开门断电和除霜引起的超标,与冷库本身保温性能无关.
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15
药品存储区域的描述: ①存储区域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50cm;(此条目中的两个距离均为建议,可根据库的大小,风机的功率及风机位置自行进行合理调整)
②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
③风机区域,以出风口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的圆弧空间内不得放置药品,其余空间在遵循①②的前提下均可放置药品;
16
④有多个托盘或货架密集排列的,货物的堆码高度应遵循“多人照相原则\",即随着与出风口距离的增加,堆码高度逐渐增加;货架或托盘松散放置时,可以等高放置;
⑤经常出入库的品种(或拆零)应放置在距离出入库操作区域(门)较近的适合存储区域;
⑥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方便出入库作业;
⑦待验区,出入库区应在门附近。 ⒉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和确认:
验证项目 主机组的测试和确认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的启动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且兼顾机组的能效消耗是否节能。 ⑶制冷效率即为对压缩机的制冷效率作出统计和计算,评价此压缩机安装在当前冷库下的制冷效率。 验证目的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⑴设置冷库不同温度上下限,根据放置的均匀性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温控器最佳温度设置范围; ⑵依据稳定区间内的启停曲线确定启停周期; 验证方法 ⑶依据稳定区间内风机启动后降温速率得出当前环境下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 ⑷依据预冷曲线确定预冷时间; ⑸通过在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同等位置安装的验证点的比对确定温控器传感器的精度; 17
⑹通过与均衡性点的平均值的比对确定温控器安装的位置的正确性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启停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 ⑶对温控设施的制冷效率给出评价。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分析项目 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提供冷库相关硬件和运行参数及相应文档 库房中均匀性布点共计 11 个 验证目标测点 在各角及中心位置布置测点 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小于5米 垂直间距小于2米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项目总时间控制 数据分析方法 均匀性判定方法 记录间隔时间5分钟 满载或空载状态下运行48小时以上,不同温度下运行时间不少于12小时(如默认温度已符合要求则无需再做调整) 分析冷库温度在特定设定值时,库内温度波动范围是否符合2-8℃要求 相关运行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相应文档是否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详见下述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下述评价指标是龙邦科技结合超过300个验证实践及企业操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满足冷链要求的平均水平的设备参数参考值,用于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考量指标 温度均匀性(max-min) 温度稳定性 均值极值差 标准偏差(SD) 评判标准(注:X为实际值) X≤1 优异,1<X≤1。5 良好, X>1。5 一般 X≤1。5 优异,1.5<X≤2 良好 18
X〉2 一般 保温性能 启动周期 X≥1小时 优异,X〈1小时 良好 X≤0。05℃/min 优异 停电特性 停电期间的温升 0。05<X≤0.15 良好 X>1。5 一般 制冷效率(降温速率) X≥0。25℃/min 优异 降温速率 0.15〈X〈0。25℃/min 良好 X<0.15℃/min 一般 ⑴ 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
温控区间的设置:验证期间的温控区间实际稳定在2—8℃,除预冷及开门断电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上限超标外,其余点位均正常;说明温控区间的设置是合理的,同时药品放置位置安全合理。
该项目验证结论:温控区间是合理的,无需调整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存储品种不同,可能温控区间需要调整,要严格检查温控区间与存储品种是否对应
该项目形成的SOP:预先针对存储品种检查和确认温控区间,并按要求设置或调整温控区间
(2)对制冷机组启停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兼顾合规和节能
结果分析:从上图可见冷库制冷机组599分钟内启动9次,平均66。55分钟启动一次,高于60分钟的平均水平。说明较宽的温控区间节能,并且与冷库的保温
19
性能也是相关的。
(3)压缩机制冷效率:
结果分析:冷库机组的制冷时间为10分钟,降温幅度为3。26℃,平均制冷状态降温速率为0.326℃/min,大于0.25℃/min的平均水平.
结论:说明该冷库制冷机组制冷性能优异。
(4)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结论:曲线表明冷库预冷时间为10分钟,建议在冷库制冷机组开机10分钟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再进行出入库作业.
该项目验证结论:冷库制冷机开机10分钟之后才进行药品存储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防止开机运行时间过短,冷库温度未达到要求就进行入库操作
20
该项目形成的SOP:冷库制冷机开机10分钟之后才进行药品存储
(5)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对其安装位置进行确认——其中T33为温控器传感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位置的验证点。
结果分析:在当前环境温度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的位置验证点数据和冷库平均温度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该位置能真实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是安装在了温度的代表性点。
该项目验证结论:该位置能真实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是安装在了温度的代表性点。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无
该项目形成的SOP:不得随意移动传感器的位置。
(6)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测试记录表 时间(2014-11-22) 机组温控器显示温度 验证点记录温度 13:37 13:42 13:47 13:52 13:57 7.1 7.5 7.3 7.6 3。7 3.2 4.9 4.4 5。3 5.3 结果分析:上述记录说明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与验证用具的误差
21
在0。5℃之内,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满足要求。
该项目验证结论: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符合规定。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符合规定. 该项目风险:防止传感器精度发生漂移造成的温度失控
该项目形成的SOP:每年检查和测试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确保其精度符合标准 。
⒊对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的精度、安装位置确认及报警功能进行确认
⑴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简述(附录3)
安装在冷库中的分体式温湿度记录仪(LB863RSB-XF),负责对冷库的温湿度进行采集、记录、传输,现场显示及报警;
安装在库房内的温湿度管理备用机(LBGZ—02)负责对各测点终端监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记录,并具备发生异常情况时的报警管理功能.
系统不间断电源(LB-UPS—01)负责在外部供电中断期间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安装在管理部门电脑上的温湿度监测软件(LBR2010—FDA)负责全部数据的收集、处理、记录、查询.
该系统集温湿度自动实时的监测、现场显示、记录、超标预警、远程传输以及监管信息实时传递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24小时连续采集监测点的温湿度信息
⑵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精度的确认:对校准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精度在±0。5℃内(校准证书作为温湿度系统报告附件);
⑶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的建议。并将建议的位置标注在冷库的库房图上;
温湿度监测系统测点终端应布置在不影响出入库操作的位置,建议安装在T16及T21附近靠墙位置
22
⑷对温湿度监测系统报警功能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在停电、超标等状态既能够现场声光报警,又能够远程短信报警(现场报警照片、短信报警照片作为报告附件)。
23
该项目验证结论:位置、精度和功能符合规定。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防止sim卡欠费造成预警短信不能及时发送
该项目形成的SOP:按年度对温湿度测点终端进行校准;估算报警次数, 0.1元/条短信,按年度进行充值,保证预警短信能及时发出;按月拨打短信卡电话,判断是否欠费。
⒋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验证项目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 ⑴对开门作业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开门作业影响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冷库的开门特性做出评价。 ⑵确定最长的开门作业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太长造成的超温。 报告 ⑶确认冷库开门作业后温度恢复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间隔过短造成的超温。 ⑷对不能满足开门作业的时间要求情况给出整改措施。 ⑸为冷库出入库工作做出规范性文件 标准及判定方法 评价 偏差处理 风险及预防措施 满足最短开门作业时间即为合格 是否满足日常开门作业要求 对不满足最短开门作业时间的情况进行整改 防止超过限定时间的开门作业造成超温 如果在验证条件下不能满足最短出入库操作时间的要求,即提出改善判定合格方法 措施 根据实测情况,提出是否增加出入口隔热设施及开门作业操作建议 ⑴对开门作业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开门作业影响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冷库的开门特性做出评价。
24
结果分析: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开门造成了温度的升高,在3.83℃开门的15分钟内,开门9分钟后温度升高到8℃,说明当前环境可保障最长9分钟的开门作业。
(2)确定最长的开门作业时间:
开门作业可知,当前环境可保障最长9分钟的开门作业。建议在日常入库操作中,为避免开门过程中的温度超标,建议在温度低点开门,最长开门作业时间控制在9分钟内完成;批量较大出入库的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只要保证温度不超标,可适当延长开门作业时间。
(3)确认冷库开门作业后温度恢复时间:
依据上图可知关门后温度恢复时间为10分钟,建议无论冬季、还是夏季进行出入库操作,原则上要求关闭冷库门至少10分钟后待温度充分恢复才可再次进行出入库操作;频繁出入库的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只要保证温度不超标,可适当缩短关门后再次开门出入库的等待时间。
(4)对不能满足开门作业的时间要求情况给出整改措施;
结论 :建议在温度低点开门,最长开门作业时间控制在9分钟内完成。 该项目验证结论:该库可满足日常开门出入库作业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防止开门时间过长造成的温度超标,防止开门间隔过短造成的温度恢复不充分
该项目形成的SOP:开门出入库操作必须在9分钟内完成;两次开门的间隔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
25
⒌断电状况测试实验,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冷库保温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验证项目 断电测试验证 ⑴对冷库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价,给出备用电源或备用供电回路在停电后的启动时间要求。 报告 ⑵给出断电或故障状态的风险防范措施。 ⑶对断电或故障状态的修复或恢复能力进行确认。 ⑷备用电源启动速度及运行时间的测试和确认。 保温时间必须大于最短恢复供电的时间,如果不能满足,必须对恢标准及判定方法 复供电的响应时间进行改进 建议最短恢复供电时间为半小时 根据实测情况,提出冷库断电情况下应急操作建议 评价 ⑴对冷库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价 ⑵对断电或故障状态的修复或恢复能力进行进行评价 如果停电后保温时间太短,要分析是或否存在漏冷点; 偏差处理 排除漏冷原因,可断定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大或厚度太薄造成的,除更换保温材料外无法弥补,只能依托断电后迅速启动备用电源防止超温 针对此极端情况,首先加强对备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在备用库风险及预防措施 故障并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启动备用设施;其次针对重点品种配备相应数量的冰排和保温箱,当发生无库可用的极端情况时在库内拆零,并及时向保温箱中转移;建议加强备用电源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启动. ⑴ 冷库的保温性能的评价,给出备用电源或备用供电回路在停电后的启动时间要求。
26
结果分析:在当前环境温度下,温度从3.87℃升高到8℃用时61分钟,在断电的过程中从温度3.87℃上升至7。90℃用时61分钟,其升温速率为0.066℃/min,大于0。05℃/min的平均水平,说明冷库的保温性能良好。
结果分析:在当前环境温度下,温度从高点7。04℃升高到7。90℃用时13分钟。 结论:在当前环境下,温度高点7。00℃时停电,可抵抗至少13分钟的停电或故障。
⑵断电或故障状态的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此极端情况,首先加强对备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在主库故障并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启动备用设施;其次针对重点品种配备相应数量的冰排和保温箱,当发生无库可用的极端情况时在库内拆零,并及时向保温箱中转移;建议加强备用电源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启动。 (3)对断电或故障状态的修复或恢复能力进行确认
在冷藏温度3。87℃停电,在该环境下升温到8℃用时61分钟;该公司确认能
27
在5分钟内对故障做出响应,其备用电源能在10分钟内启动.说明该公司的响应时间能满足要求.
(4)备用电源启动速度及运行时间的测试和确认
备用电源描述:
冷库备用电源采用江苏星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G-30GF交流电柴油发电机组,一旦遇到停电及电路故障时,如果是在日常工作期间,我们可以在20分钟以内启动发电机,使其达到正常的发电状态,如果在下班后或者在节假日期间出现停电状况,我们可以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发电机的启动工作,保证冷库电源的持续供给.
续航能力:XG—30GF交流电柴油发电机组主要发电原料为柴油,只要柴油油料充足即可以保证持续发电,以保证冷库的正常运行。
切换方式:切换方式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因为冷库达到一定温度后,在不开启库门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运行温度约3—4小时,所以目前我们采用手动启动方式。
切换时间:5分钟—60分钟之间
28
该项目验证结论:在当前环境下,冷库的保温性能良好;停电后备用电源可及时启动,备用电源的续航能力能满足要求
该项目偏差: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不能及时启动备用电源或备用电源的续航能力不足
该项目形成的SOP:建立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加油记录,张贴在柴油发电机附近的显著位置;按月检查发电机的油量;按季度测试发电机的启动性能;确保在停电状态下发电机能正常启动过并可以持续运行
6。对本地区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
验证项目 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保温效果测试 确认冷库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的验证目的 冷库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对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所需的设置参数进行确认 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对冷库进验证方法 行性能测试.6、7、8、9月份的测试可认为是高温极端外部环境的测试,12月及次年的1、2月可认为是低温极端外部环境的测试.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外界环境达到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 验证目标测点
全部测点 29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数据分析方法 至少连续采集48小时。 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观察的图表,以图表表达库房特性,同时图表比对评价标准 确认冷库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的冷库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判定合格方法 断电状况测试实验的测试结果证明,该冷库保温性能良好,在当前环境下,在冷藏温度为3.87℃时停电,可维持61分钟的合格温度;该库为阴凉库中库,外部环境在2-20℃之间,环境比较温和,不会直接与极寒或极暑的极端外部环境直接接触,无需进行专项极端验证。 7. 验证分类
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8. 空满载区别 验证项目 空载测试 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确定冷库的基本验证目的 性能,确定冷库的基本设置参数,作为冷库验收的依据之一,为满载验证做准备. 空载运行情况下,根据放置的均匀性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在空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变验证方法 化情况:该验证项目为使用前验证,2012版GSP前投入使用的冷库可选择不做该项目:建议在空载测试时同时进行开关门测试和断电测试.
30
满载测试 验证空载验证确立的参数是否合理,确认冷库满足规范要求和日常存储要求,确认冷储日常操作的关键参数. 堆放物需达到冷库允许容量70%以上,根据放置的所有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在满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变化情况;满载测试包括开关门测试和断电测试。
新建冷库或改造后重新投入使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用冷库需要进行空载验证,如需进行空载验证,冷库需具备空载条件。 验证目标测点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项目总时间控制 全部测点 记录间隔5分钟 冷库需具备满载(堆货70%以上)条件,要有与冷藏品包装和热容接近的替代品。 全部测点 记录间隔5分钟 48小时以上 48小时以上 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观数据分析方法 观察的图表,以图表表达库房特察的图表,以图表表达库房特性,性,同时图表比对评价标准。 判定合格方法 参见本报告以上所有测试项目分析方法 同时图表比对评价标准. 参见本报告以上所有测试项目分析方法 注:本章验证测试结果分析与本报告以上各章中分项测试内容重叠,重叠部分不再做单独分析
四 偏差处理、调整和纠正措施
该库在当前环境下性能良好,无需进行偏差处理、调整和纠正措施。
五 风险及预防措施
序号 1 风险 预防措施 防止开门超温 建议在温度低点开门,最长开门作业时间控制在9分钟内完成 应急备用电源也出现故障的情况: 针对极端情况,首先加强对备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在主库故2 防止断电超温 障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启动备用设施;其次针对重点品种配备相应数量的冰排和保温箱,当发生无库可用的极端情况时在库内拆零,并及时向保温箱中转移 六 验证结论:
公司按照《规范》附录的要求,对冷库进行了空载验证,确认了相关设施、
31
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并能安全、有效地正常和使用,确保冷藏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其中冷库验证空载试验48小时,温度均稳定在2-8℃,符合《规范》附录要求。
⑴温度均值差为0。73℃,小于1℃的平均水平,说明冷库的整体温度均衡性优异;
⑵所有温度测点的温度波动在1.5℃的平均水平内,说明冷库的温度稳定性优异;
⑶该冷库有效范围内均可放置药品; ⑷该冷库的温控限值设置合理,无需调整; ⑸该冷库的压缩机制冷效率优异;
⑹该冷库主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精度符合规定; ⑺该冷库在当前环境下开门作业9分钟温度超过8℃;建议在温度低点开门,最长开门作业时间控制在9分钟内完成;
⑻该冷库的保温性能良好,在当前环境下,库内温度为3。87℃时停电,可抵抗61分钟的停电或故障;该库为阴凉库中库,外部环境在2—20℃之间,环境比较温和,不会直接与极寒或极暑的极端外部环境直接接触,无需进行专项极端验证.
综上所述,该冷库各项验证结果符合GSP规定。 建议该冷库的再验证周期为12个月。 建议该冷库最长停用再验证周期为6个月.
七、冷库操作SOP
1。对漏冷点进行处理,防止漏冷造成的温度波动 2。药品存储区域的描述建议:
①对影响温度均匀性的货物摆放进行调整,防止货物越界放置,防止货物随意摆放破坏温度均匀性
②存储区域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50cm;(此条目中的两个距离均为建议,可根据库的大小,风机的功率及风机位置自行进行合理调整)
③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
32
④风机区域,以出风口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的圆弧空间内不得放置药品,其余空间在遵循①②的前提下均可放置药品;
⑤有多个托盘或货架密集排列的,货物的堆码高度应遵循“多人照相原则”,即随着与出风口距离的增加,堆码高度逐渐增加;货架或托盘松散放置时,可以等高放置;
⑥经常出入库的品种(或拆零)应放置在距离出入库操作区域(门)较近的适合存储区域;待验区,出入库区应在门附近。
⑦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方便出入库作业;
3.预先针对存储品种检查和确认温控区间,并按要求设置或调整温控区间 4。冷库制冷机开机10分钟之后才进行药品存储
5。不得随意移动传感器的位置,每年检查和测试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确保其精度符合标准
6。按年度对温湿度测点终端进行校准;估算报警次数, 0。1元/条短信,按年度进行充值,保证预警短信能及时发出;按月拨打短信卡电话,判断是否欠费.
7.开门出入库操作必须在9分钟内完成;两次开门的间隔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
8.建立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加油记录,张贴在柴油发电机附近的显著位置;按月检查发电机的油量;按季度测试发电机的启动性能;确保在停电状态下发电机能正常启动过并可以持续运行
9。冷链验证人员、冷链相关人员必须经过企业负责人授权,严格培训,且确认已经掌握相关知识,方可操作设备;所有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人员离职时必须妥善移交资料,并培训继任者后才可以离职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