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医2015年2月第29卷第2期 Chin J School Doctor Feb.2015 Vo1.29 No.2 ・81・ [文章编号]1001—7062(2015)02—0081—03 [中图分类号]R 195[文献标识码] B [精神卫生] 3类高中学生的7种精神压力现状比较 杨世宏,王智勇,关磊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精神压力情况,为制订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辽宁省7个地市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合计11 895人,对其进行问卷调 不同高中男生, 查。指标包括7项: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尝试出走、离家出走。 结果“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感”这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高中女生,7项精神压 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率较低的有:重点高中男生的“离家出走”,重点高中女生的“尝试出走”,职业高中 男、女生的“学习压力”“打算出走”;报告率较高的有:重点高中女生的“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感”,职业高中男、女生 的“失眠”“离家出走”,还有职业高中男生的“尝试出走”。 结论较多;重点高中女生的安全感、孤独感需要关注。 职业高中男女生学习压力小,但失眠、离家出走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应激,心理学;安全;孤独 Comparison among three typ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seven sorts of mood disorders YANG Shi—ong,WANG Zhi—yong,GUAN Lei.Dalian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Dalian 1 16021,Liaoni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mood disorders(MD)in different typ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MS)students,SO as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young people. Methods A total of 1 1 895 students from three types of SMS,the key high school(KHS),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OHS),and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VHS),were selected with the cluster sample method and surveyed for their MD. The 7 indicators of MD included security lack(SL),loneliness bear(LB),learning pressure(LP),sleep disorders(SD), runaway planning(RP),runaway attempt(RA),and run away from home(RH). Results In the male studen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SMS for SL and LB;however,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r other 5 ifndicators.In the femal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SMS for all the 7 indica- tors.In general,the lower reporting rates included RH of the male in KHS,RA of the female in KHS,and the LP and RP in VHS(both male and female);the higher reporting rates included SL and LB of the female in KHS,SD and RH in VHS (both male and female);and the RH of the male in VHS. Conclusion Both the male and female in VHS have lower LP.but higher SD and RH.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male in KHS on the SL and LB. 1 Key words]Adolescent;Students;Stress,Psychology;Safety;Loneliness 在中学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很多,但有 况良好为亚健康的保护因素[4]。福建省的一项调查表 些教师和家长对学习差的学生一味地给予批评及惩 明,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差,经常感到孤 罚、否认,对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非常有害,不易于他们 独,经常失眠、抑郁,上下学感到不安全,都是学生自 健康成长l】]。河南濮阳的调查表明,中学生认为影响 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自己健康的因素排在前3位的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精 是学习问题(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其次是人际关 神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 。宜春市的调查表明,中学 系_1_。这些事件的累积,将使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增 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与同学朋友相处差,学 加_1]。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面对更大的心理应激,明 习压力大,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家庭经济状况差l3]。 显高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1]。本调查通过大样本研 广州市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睡眠质量好、与他人沟 究,分析了7种精神压力与不同高中类型之间的关 通交往良好、对发展前景有信心、早餐质量好、锻炼情 系。旨在为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012118) [基金项目] 大连市2012年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H(2[作者单位]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收稿13期] 2014—08—1 1 大连 116021) 1.1对象在辽宁省沈阳、鞍山、阜新、本溪、丹东、 [作者简介] 杨世宏(1978一),女,主管医师,硕士,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辽阳、盘锦7个地级市,随机整群选取重点高中、普 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11 895人进行问卷调查,其 ・82・ 中国校医2015年2月第29卷第2期 Chin J School Doctor Feb.2015 V01.29 N0.2 中,男生5 532人,女生6 363人。 基本一致(表3)。 表3不同类型高中男女生7项精神压力指标报告率(%) 1.2方法使用中国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的《中国青 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抽取的1 1 895名学 生进行问卷调查。 l_3精神压力分为7个指标。(1)缺乏安全感:上 值 P值 l8.523 15.736 319.243 52.194 36.022 l2.458 31.183 <0.001 0.0o1 <O.0o1<0.0o1<0.001 0.o02<0.001 下学时感到安全没有保障;(2)孤独感:曾感到孤独; (3)学习压力: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 愉快;(4)失眠:曾因为担心某事而失眠。(5)打算出 走:曾经想过,但未实施;(6)尝试出走:尝试过离家 出走,但未成功;(7)离家出走:曾经离家出走同。 1.4资料处理应用EpiDate 3.1软件建立数据库, 使用SAS 9.1软件对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男生不同高中男生的7项精神压力指标中, “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感”这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其他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职业高中 男生的“学习压力”“打算出走”和重点高中男生的 “离家出走”,这3项指标报告率明显较低;职业高中 男生的“失眠”“尝试出走”和“离家出走”这3项指标 报告率明显高。 表1不同成绩高中男生7项精神压力指标的报告率(%) 值 5.317 2.962 107 177 27 374 14.259 6.312 22.191 P值 0.070 0.227 <O.0ol<0.00l 0.008 0.043<O.oo1 2.2女生 不同高中女生7项精神压力指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表2)。职业高中女生的“学习压力”、 “打算出走”和重点高中女生的“尝试出走”,这3项 指标的报告率较低;职业高中女生的“失眠”和“离家 出走”,重点高中女生的“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感”这 4项指标报告率较高。 表2不同不同类型高中女生7项精神压力指标的报告率(%) 2_3 男女生合计不同成绩男女生合计7项精神压 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析与女生 3讨论 学生睡眠质量令人担忧。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 明,与正常人群相比,中专学生睡眠质量更差,睡眠 不佳者占30.3%E 。本调查表明,失眠问题在职业高 中比较普遍。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消极应对都是 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情绪不稳定的(包括安 全感缺乏),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又很难平 复,从而影响正常适应,进而影响睡眠;孤独感强的, 遇到问题与挫折,不能及时得到开导和帮助,又特别 敏感,易内化而形成心理冲突,进而影响睡眠 。而职 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通常学习成绩差,会导致 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失眠,强迫,焦虑,抑郁, 冲动性强,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孤独陷 ]。此外,网络 成瘾也是职业高中学生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诸多 文献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较高 [10-11]。何况,职业高中学校学习压力小,学生自律意识 淡薄,学校管理制度宽松以及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使 得网络成瘾现象更为普遍,导致失眠甚至彻夜无眠。 本调查表明,出走现象在职业高中的学生中相 对严重。上海、河南、福建、银川的调查也证实“成绩 差的学生出走报告率高”[12-15],主要原因包括“成绩不 理想,精神压力大”和“父母实施的以惩罚为主的家 庭教育方式” l5]。职业高中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丧失 感,应激性生活事件也较高,在学校及家庭中容易受 到惩罚 ]。职业高中学生普遍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值,会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 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对父母的批评、指责与打骂反应 强烈,易于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亲子冲突 ,此时,出 走便成为他们可以选择的一种逃避方式。 本调查发现,重点高中出走的学生明显少于其 他2种类型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校及家 庭中受到惩罚的机会少I11,他们易于建立良好的家庭 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也比较融洽; 而且,优秀的学习成绩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的 负面情绪明显减少。 (下转第85页) 中国校医2015年2月第29卷第2期 Chin J School Doctor Feb.2015 Vo1.29 No.2 ・85・ 要素来建立霍乱发病率的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模 型理论拟合较好,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说 [2】WHO.Usingclimatetopredictinfectiousdisease epidemics[EB/OL] Http:/1www.who.int/globalehange/publications/infectdiseases/en/, 2014—08—04. 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应用气象要素来预测 霍乱流行的一种方法。 气候因素影响自然界中霍乱弧菌的增殖,通过 气候变化监测对霍乱流行的预警是有价值的方法。 然而,霍乱在人群中的传播是受社会因素、经济发展 水平、生活习惯、卫生保健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自 然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增殖也未必引起人群的大流 行。事实证明,福州市通过多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可 以对霍乱进行有效控制。今后对霍乱的防控需要继 续保持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不能放松可行的预警 监测。 [参考文献] 11 1j 1j]j 1j 沈波,王李仁,许旭艳,等.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福州市山 区细菌性痢疾流行[J].现代预防医学,201 1,38 ̄):423—424.429. 沈波,郑能雄,刘宝英.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 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4(5):21—23. 王鲁茜,阚飙.气候变化影响霍乱流行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 测,2011,26(5):404—406. 赵亮,吴艳乔,彭丹,等.运用马尔科夫链对我国霍乱发病率 的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09. Ali M,Kim DR,Yunus M,et a1.Time series analysis of cholera in Matlab,Bangladesh,during 1988-2001[J].J Health Popul Nutr, 2013,31(1):9-11. 王重建,李玉倩,胡东,等.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个体血脂异 常患病危险度[J].卫生研究,40(1):43—45. 徐继承,李磊,刘桂红,等 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食管癌发病预测 模型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08—3410. [编辑]樊继忠 [1]龚震宇,杨小平.全球2010年霍乱流行与防制概况[J].疾病监 测,2011,26(12):1009. (上接第82页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05—1706. 本调查还发现,重点高中的女生容易缺乏安全 [4]蒋文,朱冬梅,李彦勋.2009年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 相关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8):681—684. [5]苏玲,陈丽萍,居文.福建省青少年自杀意念与相关因素分析[Jj _中国校医,2010.24(3):196—198. 感和产生孤独感。她们成绩多为优秀,担忧同伴不敢 与自己接近,在交友方面形成沟通障碍,产生闭锁心 理,导致较强的孤独感H 。笔者认为也可能由于优 秀,重点高中的女生往往会得到来自师长的偏爱,成 为同龄伙伴的学习榜样和比较对象,给同伴带来压 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这种“被比较”的情感 反应敏锐、强烈,常常会选择排斥处于自己周围的优 [6]王智勇,徐小冬,李瑞,等.学生精神压力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 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51—952,955. [7]黄娟旭,刘建平,罗志莲.中专学生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校医,2008,22(2):172—173. [8] 王晓辰,李清,高翔,等.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 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49—753. 【9 J Hughes JN,Wu JY,Kwok OM,et a1.Indirect effects of child repots 秀同伴,使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产生孤独感。不同的 高中类型,女生孤独感存在差异,而男生没有差异。 fto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n achievement[J].J Educ Psycho1, 2012,104(2):350-365. 可能是男生外向,青春期男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10]魏颖,潘勇平,高爱钰,等.2008年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网络 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同学习成绩的男生在不同的层 成瘾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2,26(1):249—250. 面、环境中都可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因此,孤独感较 [11]李文梅.南阳市城区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状况及相关因素分 少。而女生进入青春期早,发育早,但在发育过程中, 生理与心理通常不能同步,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易于 出现心理问题,譬如,焦虑、抑郁、孤独感强、安全感 缺乏[1引。有研究者认为,女生感情细腻、思维具体、情 感脆弱和依赖性大,进而自杀意念较高 。有调查表 明,女生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 ]。 [参考文献] 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 [J].中国校医,2004,18(2):105—108. [2] 王爱婷,谢为民.濮阳市中学生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公 共卫生管理,2003,19(4):359—360. [3] 杨建乎,廖兵荣.宜春市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析[J].中国校医,2010,24(1):1-2.4. [12]杨汴生,何健,钟娅,等.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离家出走倾向及 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5—136. [13]戴月,史祖民,潘晓群,等.江苏省青少年自杀与离家出走倾 向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1):11-13. [14]罗春燕,彭宁宁,朱蔚,等.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五)自杀倾向与离家出走情况 中国校医.2003,17(3):197— 199. [15]陈起燕,罗颖,张荣莲,等.福建省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4—6. [16]周凯.对国外儿童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调查研究[J].国外医学 社会医学分册,1996,13(4):151-152. [17]张妍,吕培瑶,刘志强,等.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 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5—956. [18]蔡美.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 保健.2012。26(8):84—86. [编辑]樊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