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课题 年级 钠的化合物 ---钠的氧化钠 高一 知识目标:1、了解Na2O2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Na2O2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以事实为依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采用实验分析法,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同时利用讨论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度。 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小木条、玻璃管、药匙、三角架等;Na2O2 、酚酞、蒸馏水、脱脂棉、品红溶液等。 1.钠的化合物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的知识,并为碱金属、卤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教材地位 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氧化钠又有着重要的用途,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这节内容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增进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激励学生进步、提高课堂效益为宗旨,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想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所以本节设计思路 课以实验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最终升华为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不但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养成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注重在课堂教学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游戏中回顾复习引课 组织游戏,补充,点评 学生猜化学反应 前面学习的重点知识,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29552862.doc第 1 页 共 3 页

1

授课人 赵红娟 仪器药品 的基调 展示样品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实验一:用脱脂棉包住约实验探究 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师引导: 讨论分析 确定研究对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得出结论——由实验现象得出 实验二:把少量Na2O2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轻轻卷实验探究 好,放在石棉网上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投影:呼吸面具、潜艇、航空学生观看,总结用途生动的图片,促进了讨论分析 航天、高原野外作业、矿井开(供氧剂)并分析原学生的想象,将知识采图片 教师引导:Na2O2和酸反应,讨论分析 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学生思考,回答,书训练学生科学的思考化氢,过氧化氢又分解,将两写方程式 个方程式叠加 巩固练习 实验探究 练习: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三:向品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 引导学生得出过氧化钠有漂白讨论分析 性,师生共同完成漂白原理,用途 要求学生利用简练、清晰的语小结 言,对本节课知识归纳和小结,教师补充,点评 29552862.doc第 2 页 共 3 页

学生回答 让学生观察发现感知 得出实验现象 让学生体验“滴水生火”的感觉 学生思考并分析现象通过教师的点拨和追原因,书写反应方程问,突破了重点化解式 了难点 学生实验得出实验现象 让学生体验“吹气生火”,学生动手亲自参与实验,体验快乐 理 具体化,形象化 方法 学生书写 学生观察现象 巩固提升,突出重点 学生分析出性质决定用途 即使知识系统化,又学生小结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

教师设计讨论题: 1.把水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再向放出气体拓展迁移 后的试管加入适量的水,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会有什么现象? 2.到目前为止,你学过的能生成氧气的反应有哪些? 推断题:浅黄色粉末A跟无色液体B反应有无色气体C产生,金属D在C中燃烧可生成综合应用 A,D跟B反应放出气体E,E和C又化合为B。从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 A B C D E 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课堂练习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学生解答 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作业布置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钠的氧化物 一、过氧化钠(Na2O2)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板书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3)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4)漂白性 3.用途 1.本节课的特点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都让学生去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多种教学反思

29552862.doc第 3 页 共 3 页

3

重点强化知识体系的学生讨论、交流 构建,解决学生掌握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解答 侧重知识的衔接及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能力进行检测 感官感受知识。 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由于过于剧烈,所以用量不易太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