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47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a-40 C-12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其中1-19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每小题2分;20-22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合理利用化学物质会提高生活质量,下列物质的利用有害于身体健康的是 A.加碘食盐用于调味 B.小苏打用于制糕点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甲醛用于肉类保鲜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A.取少量氯化钠 B.闻药品气味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4.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A.CO2 B.2O C.O2 D.O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 检验CO中是否含有H2 B.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C. 除去NaCl中的Na2CO3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实验方案 将气体点燃 分别向两种溶液中通入CO2 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取少量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2-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7.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 (NO3)2
1
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生生成生 成 气成体Z 质Z质Y 质量 X 量 量 g g g 0 Y M
时间/s 0 时间/s 0 时间/s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8.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A.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 B.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
C.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D.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露珠的形成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碘变成碘蒸气 D.把棉线织成布 10.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11.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12.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被锈蚀 C.真空罩内的空气越稀薄,在外面听到的铃声越小,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3.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好比热容不变
2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14.关于下面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金属箔张开说明绝缘棒带正电 B.乙图弹簧秤示数等于左边钩码重力的一半 C.丙图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D.丁图中人手不应该接触测电笔笔尾金属体 15.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重要成果,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B.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D.伽利略﹣﹣研究发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6.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 D.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约为200W 17.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是电磁波 B.手机发出的声音不是靠振动产生的
C. 红外线是电磁波 D.“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18.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B.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C.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
19.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2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3
21.如图,球员飞身鱼跃将球顶进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球员落地滑行时动能越来越大 B.头对球的力比球对头的力大 C.球离开人体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D.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示数变大C.
的示数变小 . 的示数变大 D.
和
的比值不变
4
B 2016年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卷II(非选择题,共73分)
考生注意:1.答卷II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II时,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四 题号 二 三 36 37 38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现在你看到
的这幅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请针对蒸汽汽车的运动过程提出一个有关力学方面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说明水位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25.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交替进行。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是_________联的。若把1.5kg的清水放入豆浆机中,从25℃加热到8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在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能。[c=4.2×10J/(kg·℃)]
26.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________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________极。将开关S由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保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7.右图为用于科学探测的月球车,当月球上为白天时,月球车上的太阳仪可以自由
3
水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5
旋转寻找太阳的位置,然后将__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的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当月球上为黑夜时,月球车用核能来保温,核能是_________次能源。
28.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生活中灭除水中细菌、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鉴别棉布和涤纶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合金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酸性过高的土壤中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5)家庭中的菜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防止生锈。 30.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A B C D (1)实验
A
中低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原理写出在实际应用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a处白磷燃烧而c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C实验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
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
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烧杯中装有适量水,按图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7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_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____mL。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甲乙两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2A”、“50Ω 1A”),小灯泡一只(额定电压3.8V),导线若干。 (1)甲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请你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分)
②他们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③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由此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U/V 1 .0 1.5 3.0 电流I/A 0.2 0.3 0.6 (2)乙小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然后,用10Ω的电阻替代5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后再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_____
③他们用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电压表改接大量程,电流表量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丙图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__。 35.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8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施建议让炭粉稍稍过量,这样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思考】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拓展延伸】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成功。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7分,第38小题6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
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得分 评卷人
9
37.水平地面上的圆桶装有体积为0.01m的水,圆桶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2m,g取10N/kg,ρ
32
水
3kg/m3
,桶自重忽略不计,求: )这桶水的质量。 )桶对地面的压强。
)如图,若用滑轮组将此桶水匀速提升1m,所用拉力40N,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
=1.0×10(1(2(3
38.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R0是定值电阻,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8V,图乙是灯泡L2的U﹣I图象。
(1)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5A,求R0的阻值;
(2)当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此时R0消耗的功率为1W,求灯泡L1的额定功率;
(3)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1min该电路消耗电能是多少?
11
2016年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其中1-19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D 2. B 3.B 4.C 5.B 6.D 7.B 8.C 9.B 10.D 11. A 12. C 13. D 14.C 15.C 16.B 17.C 18.D 19.B 20.A B 21.A B D 22.B C D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问:向后喷蒸汽时,车为什么向前运动?(或:车为什么会匀速向前运动?) 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车受到蒸汽的反作用力与地面的摩擦力平衡)(答案和问题要配套,合理即可)
24.虚 6 下降
5
25.并 3.78×10内 26.N N 减弱
27.可再生 太阳 一
28.(1)化合 (2)环保或污染小 (3)-3 29.(1)煮沸
(2)灼烧观察灰烬; (3)钢 写钢铁不得分 (4)熟石灰 (5)保持洁净
30.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用于灭火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引流
31.(1)CO2 (2)用作导线(3)复分解反应; (4)2AgNO3+Cu==Cu(NO3)2+2A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2.试管底或试管壁 固液共存态 小于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33.小于 悬浮 121 55 向盐水中加水 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出杯子的质量 34.(1)①如右图 ②定值电阻短路(写一条,合理即可) ③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2)①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② 50Ω 1A ③ 10Ω
35.【猜想与假设】Cu2O (Cu4C、Cu2C等) 【分析与交流】(1)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3)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不能 【拓展延伸】 放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7分,第38小题6分,共18分。
12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 解:
(1)如图象所示: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40g; (2)解:设40g稀盐酸含有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x
X=7.3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
故答案为:(1)40g(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37.解:
(1)水的体积V=0.01m3
,
由 ρ= m/V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0.01m3
=10kg; „„„(2分) (2)这桶水所受的重力G=mg=10kg×10N/kg=100N 桶自重忽略不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G=100N, 桶对地面的压强:p==
=500Pa; „„„„„„„„„„„„„„„„„„(2分)(3)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 η=
×100%=
×100%=Gh/Fnh= G/nF =100N/(3×40N)=83.33% „„„„„(3分)38.解:
(1)当开关S接a时,R0与L1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U/R可得:R0=
=
=4Ω; „„„„„„„„„„„„„„„„„„(2分)
(2)当开关S接a时,由P=I2
R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0.5A,
因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1=8V,
所以,灯泡L1的额定功率:PL1=UL1I=8V×0.5A=4W;„„„„„„„„„„„„„(2分) (3)开关S接b时,两灯泡串联,由L1正常发光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由图乙知L2两端的电压为4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路1min时间消耗的电能:
W=UIt=(8V+4V)×0.5A×60s=360J „„„„„„„„„„„„„„„„„„(2分)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