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 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下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中华文明
2.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
权利。这说明在雅典
A.雅典的民主政治公正、合理 B.外来移民和雅典人享有一样权利 C.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D.全体男性可以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3. 右图深颜色区域是世界上说西班牙语
的国家和地区,促成西班牙语分布状 况的重大的、转折性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黑奴贸易 D. 工业革命
4.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
说明启蒙思想
A.点燃了革命火种 B.巩固了封建统治 C.阻碍了社会进步 D.传播了科学技术
5. 有人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A. 《土地法令》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6.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
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A.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严重 B. 苏联不断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 改革对于解决社会危机没有作用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D. 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7. 小明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幅图片,用以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某一发展趋势,下面三幅图片主要反映
了
纽约的海尔大厦 中美合作生产的第一架飞机 在日资公司的印度工人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B.世界形成了美、中、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中、日既竞争又合作
8.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11年3月19日以来,美
国同英、法等西方国家连续数周对利比亚实施空袭。这充分说明
A.美国是国际人权卫士 B.美国取代了联合国的主导地位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9. 年代尺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以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对以
下年代尺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 B.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 D.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0.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上述材料说明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B.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D.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 11.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
政治史。”材料中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历史转变中,开端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12.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
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13.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
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 A.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C.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的贡献 D.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小明在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此他搜集了“华东军区海军”、“歼5型歼击机”、“导弹核
武器”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国防建设 B. 改革开放 C. 新中国的外交 D. 民主与法治建设
15.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
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下面对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 B. 统一后的台湾拥有外交自主权 C. 统一后的台湾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 统一后的台湾实行原有的社会制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然而,177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7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毁灭了圆明园;117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中“177年前”、“15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几次侵略战争?(3分)
(2)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严重影响?(2分)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3分)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阅读材料三,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2分)
(5)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2分)
17.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有紧张有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几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轻视阶段”,美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 (2)在“乐善好施阶段”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这一条约对美国有什么好处?(2分)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取得了美国的援助,两国之间合作密切。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配合,最终赢得战争胜利。
(3)根据材料说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国为什么合作密切?(2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什么重要作用?(2分)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材料三: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5)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持什么样的态度?为改善不利局面,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增强了在世界上的威信和影响,请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3分) 材料四:(中美)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国家名称 在工业比重上所占的位次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英国 3 1 德国 2 4 美国 1 5 法国 4 2 磋商。 ——摘自《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两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年18. 份 列答
材问
1820年 1870年 1896-1900年 英国 50 32 20 法国 15-20 10 7 德国 —— 13 17 美国 10 23 30 料一:阅读下料,回题。(10
分)
材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材料三: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从材料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通过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各国工业比重名次和殖民地面积名次的不对等会出现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2分)
(3)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2分)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初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12分)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2)使中国主权受到损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3分) (4)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妥协。(2分)
(5)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2分)
17.(13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分)
(2)《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国的利益相连,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持和配合了美国的太平洋战场;中国获取美国援助。 (2分)
(4)使得各成员国相互配合,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分)
(5)敌视的态度,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参加日内瓦会议。 (3分)
(6)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等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2分)
18.(10分)
(1)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倾销工业品也是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原因。(3分)
(2)英国和法国是老牌殖民国家,拥有众多殖民地,而经济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美国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两者之间产生矛盾。(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分)
(4)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2分)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题 号 答 案 1—5 CCAAB 6—10 DACCB 11—15 DBDAB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