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堂塑堂堡墨星塑墼查 总第451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 口 梅元媛 摘 要: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是薄弱环节。针对这一实际,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 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精神,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 意义,深度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途径 作者简介:梅元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620) 基金项目:2013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加强大学生网络骨干培育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2013-D一048)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GSZ16)系列研究成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性审视 的实践育人,必须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为 目标指向的。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育人显得依然薄 弱,这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 标,主要包括品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项内容。 毫无疑问,品质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 核心目标。如果一个学生道德品质不过关,即使他的学 识、能力再突出,对于社会而言也只能是残缺品、废品甚至 可能是危险品。在实践育人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带着问 题深入了解社会,明确自我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加深 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是 党一直主张的教育方针,实践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素质教育空间的必然要 求;实践育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 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实践育人 对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实现国家强 盛和中华民族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 学教育的基础环节,也必须高度重视实践育人T作。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养成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 优秀的道德品质。 知识目标就是通过实践育人这个途径,开拓学生的眼 界、提升学生的境界,巩固他们已有的理论知识,增进他们 对理论的新认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实践育人,使得大 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转化为主动领会理论,并通过亲身历 练,在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印证、理解相对 不论在中国哲学的传统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对于实践这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视的。知行关系是中国 哲学的传统命题,涉及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 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注重认知,尤其应当 倡导实践,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称得上“善”。而实 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抽象的理论知识,最终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开 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 之间的唯一桥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科学 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使理论内容转化为内心自觉。 能力目标就是通过实践育人这个平台,提高大学生认 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能力要得到提高,除了在平时 教育和考核中促进学生识记、表达、交流外,更为重要的是 理论当然需要通过13常教育进行传播,但这只是具体内容 的灌输,这些理论更加需要内化到人的内心,真正做到“人 脑”。要实现这个目标,实践是必须环节。可以说,只有经 充分激发他们的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前者到后者 是一个质的飞跃,有了这次飞跃,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才会有质的升华。而要完成这次飞跃,实践是唯一 的手段。 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 的具体认知,进而上升为学生的内心信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句空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3・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 实践育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性的内在要求,又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堂 堕墨星塑墼! 总第451期 又符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趋势。那么,如何探索出 四是全校的学生寝室导师。高校可以在大学一年级 内涵丰富、主题突出、形式活泼、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实 设立寝室导师,学校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都在学校的统一 践育人方式并付诸实施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 安排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思想指 面努力: 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就业引导,其中也包括社会实践 1.打造实践内容模块,推进实践育人项目化。高校要 育人的指导任务。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大纲、确定课 3.加强运行机制建设,保障实践育人常规化。为了保 程内容、设立课程学分,使实践育人不止停留在口号上,而 障实践育人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高校要建立比较完善 是实实在在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内容 的工作机制。首先是营造学校党委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 模块化。根据对以往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归纳,我们可以 的局面。校领导亲自带领各部门、各院系对实践育人工作 按照功能取向将社会实践划分为爱国践履、课程实习、公 进行研究、规划,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研究新 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团活动、自定义 情况、部署新任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 项目等模块。其次是运作项目化。高校对实践育人可以 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予以全程配合支持。其次 实行项目化管理,从策划、实施实践活动到巩固消化活动 是各院系可以成立大学生实践育人指导办公室。办公室 成果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程序。学校对学生申报和实施实 由院系党总支书记任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副主 践项目进行全程指导,但是具体过程则完全由学生独立完 任、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及院系党团干部为成员,具体负 成。如把每年三四月份作为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要对实践 责实践育人的总体设计、实施、考核、总结等工作。再次是 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做好充分、细致、具体的规 完善保障政策。学校必须投入足够经费,定期对实践育人 划。学校则从项目选题、团队组织、培训动员等方面统筹 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和奖励,保证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转。学 安排、系统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遵循计划,有组 校每年可以对实践活动中的优秀分子进行积极分子的评 织、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学校则不定期地对学生实践活动 定并给予奖励,院系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作为 进行抽查,以及时把握学生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活 对其进行评优、人党、推荐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思 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指导,以此保障活动顺利开 想政治教育教师而言,他们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展。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组织各 将被纳入到年度考核中去。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实践育人 院系对实践活动做好成绩评定、成果展览、宣传报导、经验 的资源投入和教育效果。 总结等工作。 2.构建全员参与格局,促进实践育人规范化。为了保 参考文献: 证各项实践育人项目的落实,高校要注意整合队伍、融合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高校思想政 资源。推进这项工作高校要充分利用四股力量: 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版社。2005. 课全体教师按照院系学生比例分别编入到各院系学生工 [2]蒋建其.论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实现途径[J1.广西青 作办公室,并担任院系兼职辅导员,以此为学生进行实践 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6). 活动提供必要的思想理论支撑。 [3]吴亚玲.论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 二是学生辅导员队伍。学生辅导员要担任思想政治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理论课兼职教师,定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沟通交流, 【4】毕晓光,龚宇.实践育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以便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人特点,设计研讨各具特色 的重要途径[J1.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 版),2011,(6). 三是关工委同志。以关爱农民工学校和农村留守儿 [5]杨宏志.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以新乡学院为例【J]. 童活动为例。由于精力有限,高校对接农民工学校和留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儿童数量都很有限。而在关工委老同志的全力参与下,通 [6]崔青青,邹红美.深化实践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过学校关工委与地方关工委联系,这一活动则得以在地方 课质量Ⅲ.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上全面推进,使高校在关爱农民工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活 (3). 动中增添了力量,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问。高校还可以借 此机会聘请地方关工委老同志任学生校外辅导员,一方面 责任编辑徐璐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另一方面又加强校地合作,最终 实现校地互利共赢的效果。 2O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