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骨肉瘤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
陈天成,张晓宇
(徐州医科大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 徐州)
本文概述骨肉瘤的治疗举措,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其他疗法4大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综述·
摘要:骨肉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威胁其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予以治疗成为困扰临床的棘手问题。关键词:骨肉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其他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4.024
本文引用格式:陈天成,张晓宇.骨肉瘤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7-48,67.
0 引言
骨肉瘤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给患者身心健
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
。骨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发病人群多集中于10-25岁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原因与既往有创伤史、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放射线刺激
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2]
。由于骨肉瘤并非像肺癌、胃癌、肠癌等常见,所以目前鲜少有综述骨肉瘤治疗举措的报导,故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骨肉瘤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骨肉瘤的手术治疗
1.1 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
黄继文等[3]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的观察组及未采取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的对照组各34例,结果发现两组第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第2年生
存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CD4+
、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提升骨肉瘤患者远期生存率并改善其免疫状态。
1.2 自体双侧腓骨移植
张聘等[4]采取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自体双侧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干骨肉瘤的疗效展开分析,最终取得了令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的疗效,由此可知,自体双侧腓骨移植治疗骨肉瘤疗效理想。
2 骨肉瘤的药物治疗
2.1 西药治疗
(1)二甲双胍。陈旭等[5]以骨肉瘤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二甲双胍处理,结果发现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磷酸化磷酸腺苷启动的蛋白激酶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腺苷启动的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二甲双胍能够破坏骨肉瘤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并诱导其凋亡。(2)依维莫司。王雅灵等[6]选取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依维莫司治疗,中位病人无进展生存周期为35d,中位生存时间84d,表明依维莫司在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不失为骨肉瘤治疗的潜在选择方案之一。
(3)非诺班。楚广民等[7]对比不同剂量的非诺班对骨肉瘤细胞LM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非诺班剂量的提高,Ki-67阳性细胞计数随之降低P<0.05),细胞凋亡数目随之增加(P<0.05),表明非诺班能
基金项目: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13)。作者简介: 陈天成,(1995-),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骨肉瘤基
础与临床研究,邮箱:384045100@qq.com
够特异性靶向作用于谷氨酸受体,抑制骨肉瘤细胞LM7增殖
并促进其凋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4)依维莫司联合阿霉素。张斌等[8]对阿霉素与阿霉素联合依维莫司治疗骨肉瘤干细胞的疗效展开分析,结果发现与阿霉素单独使用相比较,依维莫司联合阿霉素下骨肉瘤干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5),侵袭细胞数更少(P<0.05),表明依维莫司联合阿霉素能够进一步提高骨肉瘤干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效果。(5)伏立诺他联合顺铂。张健等[9]在其研究中证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联合顺铂较伏立诺他、顺铂单用均更能够提高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效果,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势能,将其阻滞于S期,并大幅上调caspase-8、caspase-9、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表明伏立诺他联合顺铂有助于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6)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王云梅等[10]选取23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吉西他滨(1000mg/m2,第
1d和第8d)联合多西他赛(75mg/m2
,第1d和第8d)治疗,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案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52.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表明该治疗方案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
(7)阿霉素联合顺铂。张华[11]将34例骨肉瘤患者分为单纯采取顺铂化疗的对照组及采取阿霉素(30mg/m2,第1d-第3d)联合顺铂(80mg/m2-100mg/m2,第1d),治疗的观察组各17例,结果发现两组第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第2年和第3年生存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
(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张黎明[12]选取骨肉瘤MG-6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进行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处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量、相对增值率、凋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处理后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P<0.05),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有利于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张黎明[13]在其研究中得出了一致的论断。
2.2 中药、中成药治疗
(1)中药方剂。李森等[14]将30只昆明骨肉瘤小鼠随机分组,探讨寄生软化汤对免疫功能的诱导作用展开分析,结
果发现寄生软化汤能够明显提高骨肉瘤小鼠体质量、CD3+
T
细胞、CD4+T细胞、CD8+
T细胞的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表明该中药方剂对于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调节和诱导作用。(2)中成药。陈鹏等[15]选取骨肉瘤MG6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八宝丹、西黄丸处理,对其增殖、克隆能力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 48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4
抑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均能够对骨肉瘤MG63细
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强有力的抑制,并且相同浓度(高、中、低)抑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八宝丹、西黄丸均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克隆。
2.3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
代国等[16]选取人骨肉瘤U2O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分
别予以顺铂、华蟾素、华蟾素联合顺铂处理,结果发现联合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较单药组更高(P<0.05),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进一步提升对骨肉瘤的杀伤效果。裴祎等[17]、陈婧等[18]在其研究中均得出了与前一学者相一致的论断。
3 骨肉瘤的免疫治疗
3.1 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8
柴瑛[19]选取人骨肉瘤143B以及U20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8过表达处理并与空载体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8均能够下调上述两种人骨瘤细胞蛋白激酶B水平,证实该药物能够取得理想的抑制效果。
3.2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赵鹏等[20]选取57例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该蛋白与骨肉瘤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可作为骨肉瘤治疗的靶向基因。郝俊龙等[21]则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并指出,该蛋白通过启动Wnt/β-catenin通路来实现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所以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有助于遏制骨肉瘤的转移。
3.3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
刘军等[22]
指出,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侵袭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通过沉默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有助于降低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将成为今后免疫治疗的重要靶蛋白之一。
3.4 DC疫苗的治疗
罗善超等[23]
指出,树突状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之一,由此制备出来的疫苗能够启动患者体内的免疫应答,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提高自然细胞杀伤效果。
4 骨肉瘤的其他疗法
4.1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
李罡等[24]将56例患者分为单纯保肢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各28例,结果发现观察组Enneking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崔涛[25]尽管选取的患者例数和观察指标与前一学者不同,但却得出了一致的论断。
4.2 极低频电磁场
姚云等[26]
选取骨肉瘤HOS细胞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不同电磁频率及强度的辐照,结果证实40Hz、10mT极低频电磁场取得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佳,细胞凋亡率更高,细
胞克隆能力以及侵袭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杨敏丽等[27]
总结极低频电磁场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与提高活性氧含量、4.3 微波消融联合钢板内固定植骨
启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有关。
蓝勇波等[28]将36例患者分为采取钢板内固定植骨保肢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微波消融联合钢板内固定植骨保肢治疗的观察组各18例,结果证实观察组2年生存率、局部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复发率、术后24个月重建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方案能够取得理想的近期、中期疗效。
5 小结
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后总结其治疗举措包括手术治
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其他疗法等4种,其中药物治疗成果最多,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均在临床中十分常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尤其是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取得的效果更佳,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案。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免疫治疗越发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现有研究成果集中于理论及细胞研究,并未步入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阶段,使得此种治疗方案虽前景广阔却难以在当下得到有效运用。因此,用药仍然是当前主流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同样有利于临床治疗,所以骨肉瘤治疗举措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参考文献
[1] Mariana Magalhães,Mauro Almeida,Elisiário Tavares-da-Silva,et al. miR-145-loaded micelleplexes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osteosarcoma cell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8,12(3):28-42.[2] K. O’brien,L. Chaman Cuerda.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terventions taken in paediatric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undergoing map chemotherapy for osteosarcoma[J]. Clinical Nutrition,2018,3(7):271.[3] 黄继文,黄选帮,韦期勇,等.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非转移性四
肢骨肉瘤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02):161-164.[4] 张聘,樊根涛,赵建宁,等.自体双侧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干骨肉瘤1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7):1631-1632.[5] 陈旭,张伟滨,沈宇辉,等.二甲双胍对骨肉瘤干细胞形态、凋亡及分化能力的体外影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15(01):41-46.[6] 王雅灵,周琰,吴大鹏,等.依维莫司治疗复发难治性骨肉瘤与软组织肉瘤的疗效评估[J].肿瘤,2016,36(09):994-999,1049.[7] 楚广民,张建波,姚伟涛.特异性谷氨酸受体拮抗药非诺班对骨肉瘤LM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癌症进展,2018,16(01):36-39.[8] 张斌,杨微,贺宝霞,等.依维莫司增强阿霉素抑制骨肉瘤干细胞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6(27):1-5.[9] 张健,李恒元,谢涛,等.伏立诺他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J].肿瘤,2018,38(06):544-552.[10] 王云梅,张燕军,刘曙光,等.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7):2775-2778.[11] 张华.阿霉素联合顺铂对骨肉瘤肺转移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2):108-109.[12] 张黎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VEGF基因表达、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785-1788.[13] 张黎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骨肉瘤患者血清Livin和VEG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629-1631.[14] 李森,王健,古钦文,等.寄生软化汤诱导骨肉瘤小鼠的免疫效应[J].世界中医药,2018,13(06):1518-1520,1524.[15] 陈鹏,林庆宾,刘宇,等.两种清热解毒中成药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影响的比较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316,2318.[16] 代国,陶春杰,郑迪,等.华蟾素联合顺铂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
和凋亡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0):5812-5817.[17] 裴祎,张晓晶,郑珂,等.柚皮苷与顺铂联用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02):142-145.[18] 陈婧,刘云霞,匡唐洪,等.八珍汤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骨肉瘤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4):940-943.[19] 柴瑛.过表达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
(下转第67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4期
在对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先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单纯性小肠梗阻相关体征,即对其行放射性诊断[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给予48例患者临床X线检查,精准定位了患者梗阻区域、梗阻性质[5,6]
,定向实施了临床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极大
[7,8]
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参考文献
[1] 公佩友.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3.[2] 胡金平,林波,曾生根,等.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技巧的临床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068-3069.
67
[3] 张德华.CT诊断70例单纯性小肠梗阻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23(7):2112-2113.[4] 张婷,郭天畅,伍彩云,等.结合CT扫描中肠壁增厚与密度改变征象对
小肠梗阻鉴别诊断的作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4):299-302.[5] 张峰.单纯性小肠梗阻临床放射诊断技巧研究[J].延边医学,2014(28):60-61.[6] 陈明敬.单纯性小肠梗阻的放射诊断技术探讨[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11):26-27.[7] 李彦.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路径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
用,2018(17):73-74.[8] 李金明.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技巧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2018,18(14):90.
骨科学杂志,2011,32(06):380-383.
[24] 李罡,金莲锦,李静,等.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06):376-379.[25] 崔涛.骨肉瘤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43-44.[26] 姚云,杨旻,燕明,等.极低频电磁场对骨肉瘤HOS细胞的体外生物效应[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01):6-11.[27] 杨敏丽,叶招明.极低频电磁场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03):323-328.[28] 蓝勇波,刘斌,关键,等.微波消融联合钢板内固定植骨保肢治疗小儿骨肉瘤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169-170.
(上接第48页)
18基因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
(07):1705-1707.[20] 赵鹏,李树锋.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07):1273-1277,1431.[21] 郝俊龙,王亚鹏,杨凯,等.葡萄糖转运蛋白-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8,25(05):469-474.[22] 刘军,杨钟华,张山锋,等.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上皮间质转换和侵袭能力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06):606-610.[23] 罗善超,杨英年,刘剑勇.树突状细胞疫苗与骨肉瘤免疫疗法[J].国际
(上接第57页)
异常可致胃肠动力、分泌功能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有研究发现,在缺乏微生物定植的无菌小鼠与具有无特殊病原体的正常小鼠相比,血清5-HT浓度显著降低,无菌小鼠的肠嗜铬细胞形态比无特殊病原体的正常小鼠大,可见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肠嗜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影响5-HT的释放。田志颖等证实UC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且重度UC患者肠黏膜(5-HT)浓度增高较明显,反映5-HT与UC轻重程度有关。
the risk factors for ulcerative colitis in China[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11):1827-1833.
[2] 刘忻颖,陈胜良.精神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2018,23(3):173-176.[3] 包伍叶,范盎然,白亮凤.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功能与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干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18(49):7873-7877.[4] 张侃如,陈玉宝.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9):35-35.[5] Cryan,John F.Stress and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n Evolving ConceptinPsychiatry[J].TheCanadianJournalofPsychiatry,2016,61(4):201-203.[6] 李茂涓,牛俊坤,缪应雷. 脑-肠轴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7):1097-1103.[7] 邱春雷,严红,吴雄健,等.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
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6):3077-3082.[8] 李静,陈卫刚.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4):4189-4192.
3 小结
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情志、溃疡性结肠炎
与菌群-肠-脑轴之间关系密切,试图通过菌群-肠-脑轴来分析情志因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或加重的原因,且通过菌群移植,益生菌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情志通过菌群-肠-脑轴怎样影响溃疡性结肠炎,且哪一种菌群起到重要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 Yu-Fang Wang,Qin Ou-yang,Bing Xia,etal. Multi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of
(上接第58页)
6]细胞再生以及碳酸氢盐、粘膜血流等[5,,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发病部位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破坏粘膜屏障,将消化道的分泌物和内容物侵入深入组织,引起溃疡的发病率[7]。因此,口服阿司匹林同时又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相同的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
P<0.05,病率是24.00%,比实验组患者的发病率低16.0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会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但是部分患者治疗后仍有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因此,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也需口服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8]。
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59-161.
[2] 林述洲.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00-301.[3] 王东升,吴丽波,胡中桥.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21-923.[4] 阿娜.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阿司匹林诱发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109-110.[5] 梁祎雯,徐永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
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7):903-904.
[6] 马海港.分析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21-22.[7] 刘海棠.综合护理干预在根治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效果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702-1704.[8] 敖丽丽,李晔.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196-199.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参考文献
[1] 黄梦.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