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祭天大典祭文

祭天大典祭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祭天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国家大典,明清两朝的皇帝每年都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天坛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祭天仪仗就是皇帝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时所使用的銮驾仪仗,称大驾卤簿。 这是春节期间天坛文化周举行的祭天仪仗表演。

御前侍卫的静鞭表演

威风凛凛的八旗禁军

战旗猎猎的八旗雄兵

龙伞、花伞、方伞等各式伞盖

这是随祭官员,他们的官阶都在四品以上。

尊贵的皇帝登上丹陛桥,他衷心的祈祷皇天上帝

保佑皇帝的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祭天乐舞是献给皇天上帝的舞蹈,这种舞蹈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文德舞—64名乐舞生手执羽籥,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武功舞—64名乐舞生手执干戚,按照八佾的队列,排成纵横各八列,

表现了古代将士征伐天下的威武雄姿。

高擎拜香的皇帝,代表普天之下亿兆子民,请求皇天上帝为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福祉。

随着清亮优雅的歌声,乐舞生做出各种动作,表达对上天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祭天大典祭文

臣诚惶诚惧顿首告之于苍天上帝与四方神灵:自臣即位以来,尊先祖之遗训,恤百姓之疾苦,治五气(即五行之气:以五行配四时,春为木、夏为火、季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亦即尊照五行的运行规律指导社会活动),艺五种(艺:耕种。五种即五谷),抚万民,度四方(规划丈量土地),披山(开山)

通道,未尝宁居(不曾宁静的休息过)。然哉,蚩尤兴兵,北犯中原;荤逐南侵,欲夺冀州;在此中华危难时刻,赖天帝与四方神灵之护佑,助臣北逐荤粥,南平蚩尤,于是天下太平,万国归一。更赖四季之神,更替有序;风雨霜雪,应时而至;天不言而有信,地无语而物成。于是,我中华大地,五谷丰登,六畜蕃盛,民人无饥寒之苦,社稷无兵火之灾,此皆天帝诸神之所赐也。为报答上帝诸神护佑之恩,臣等特于此举行封禅大典,敬献苍璧、玉圭、三牲、清酒及四笾之实等各色礼品,并将以上礼品燔而烟之,乞上帝与诸神共飨!

甲子年,己卯月,己丑日,己巳时,臣顿首再拜。

祭天礼仪程序

祭位设置: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天时辰:为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祭典程序

①迎帝神: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②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③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④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⑤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⑥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⑦撤馔:奏\"熙平之章\"。

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⑨望燎:皇帝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

祭天戒律: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现\"君权神授\"思想,显示\"天子\"神圣权威所玩弄的一种把戏。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要求输祭天事条的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如在《大清律》中明文规定:\"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因此,凡

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坛举行常雩礼求甘雨,有三件事使他不满而惩办了一些官员。

对雩坛祝版上的文字写得不够工整而不满。对具服台更衣幄次所设的坐褥不够整齐而不满。对按规定应悬挂三盏天灯而少悬了一盏而不满。对此三件小事,乾隆大发雷霆,下令查办。结果,工部尚书罗源汉、右侍郎诺穆亲、礼部尚书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职。尤其工部侍郎徐绩受处分最重,革职后被发配新疆。同时,有关官员也被\"查明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