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文/姚菲菲(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408)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资本主义国家近十几年来不断爆发经济危机的现实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将从生产目的角度、经济运行与调节机制角度、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角度、社会道德角度、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较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毋庸置疑是好的,从节机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相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来看,这既发挥了的结合。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使市场有序有效运行,优越性,也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使社会充满生机又有必须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有机结合。而宏观条不紊。回顾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这几百年,要以其掌握的庞大国有经济为物质基础和物质支撑,资本虽然激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产能,在经济上有了飞速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缺乏物质基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也暴露了一系因而乏力、形同虚设。
列的弊端。即便资本主义国家在出现问题时不约而同地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自发调节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加强了对市场的力度,但仍为特征,以分散个体决策为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因此,由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制度相结合明显优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愈演愈烈。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一、从生产目的角度谈优越性
次经济危机,至此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多次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之一是:在生产目的上,社济危机,为缓解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开始逐步介入其经济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消灭剥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发展之中,即便国家的宏观力度逐步加强,但并不能面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甚至出现了更为剧烈的经济积累财富的需要,是为了进一步剥削。社会主义公有制可危机。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以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克服的矛盾。
空有干预之心却无干预之力,甚至还会受到金融寡头的影资本主义私有制,把生产与消费割裂开来,即生产具响和操纵。
有私有性,消费具有社会性,违背了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机制与宏观有机结合起本质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不知道应该生产什么,来,各取所长,发挥了市场经济和宏观的优势,同时也无法预测应该生产多少;而消费者只会根据个人和组织又弥补了两者的缺陷。一来,国家宏观是采取一的需求进行消费,如此一来,社会生产会陷入无状态,定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主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进一步激发经济危机。
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抑制通货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的主人是劳动者,劳胀、增加就业、调节收入分配等,有效弥补市场经济本身动者进行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身和家人的需缺陷所带来的各种不足,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国民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生经济健康发展。二来,市场在国家宏观的引导和调节产经营的唯一目的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价值增值最下,使各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有序流动,从而满足人民的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求,使经济发展井然有序,使人民生活安定。三来,国家者既拥有生产资料,又承担生产和经营的任务,具备双重的宏观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身份。因此,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以及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势,将大笔资金投向利国利民的巨大工程中去,投向前沿者,必须要在满足自身需求同时,追求价值增值和实现利科技发展的研究中去,投向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中去。
润最大化。不同之处则是,在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三、从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角度谈优越性和经营者,在追求价值增值和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能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之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角度出发进行生产经营,而不是仅从个人利益角度,坚持这个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公平克服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
与效率,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为实现二、从经济运行与调节机制角度谈优越性
合理的收入分配为目标,以最终实现为目标。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的优势之二是:在运行方式和调
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只注重效率,不仅无视社会中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
品牌策划
理论版
出现物资享有的不平等、差距极大等情况。况且,由于受利润所驱使的无法控制的力量主宰了人们的生活,容易加深社会的不安全感,助涨人性的贪婪和自私。最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使得整个社会将道德抛诸脑后。
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着较强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不断给人们创造积极向上、合法经营、人人平等的环境;另一方面更是从较高的层面,要把对人的关爱扩充到对生态环境的关爱中去,提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倡导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众多弊端。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谈优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之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无序性展露无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遭到严重破坏。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和现状都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自身改变不了市场经济的缺陷,解决不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然和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其国内生产规模无限扩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在本国出现一系列问题后,转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进攻,占领市场、掠夺资源、输出污染等。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要求中,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解决全球生态难题和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有利于解决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能够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优势。相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生态文明内在超越性与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结合,彰显了生态文明新要求与的高度契合性。
两极分化问题,反而是作为资本和财富所集中的少数资产阶级与享有极少数资本和财富的多数无产阶级相互 对立。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两极分化问题极其严重,这是由其社会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所以资本家积累资本的一般规律就是其自身资本财富的增长与其它劳动人民贫困化并存的。建立在私有制、无状态、盲目竞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而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唯一缓解方式。虽然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超前消费、刺激消费均能缓解压力,但是无产阶级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这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的稳定,阻碍了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就如2011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原因就是为了反抗资本集中占有者的贪婪和社会的不公平,就是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少数人主宰一切,多数人被迫沉默”的现状,就是为了表达对两极分化过分严重现象的强烈不满。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差距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但这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两极分化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坚持这样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二是,我们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差距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正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和防止差距的拉大。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公平,一旦出现两极分化趋于严重的迹象,就会自觉地去调整。四是,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就为实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四、从社会道德角度谈优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之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道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千百年来,我国对道德的重视度显而易见,古有“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人”、“仁义礼智信”等,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虽也有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但究其根底,毕竟是以追求利润为生产的主要目的,道德始终排在利益之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秉承着市场经济的原则,其生产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工具绝对的私有化,崇尚自由竞争,一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如此一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参考文献:
[1]冯闻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越性刍议[J],兵团党校学报,2020(02).
[2]徐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3]杨承训.科学发展观规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完善——从改革开放30年成就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4]张齐芳.浅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几点认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