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模拟语文试卷(1)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前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只要你自信、沉着、细致、认真,相信你一定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雄鹰飞得更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漫步湘江沿江风光带,你会感受到自然之灵秀,民风之chún( )朴;步入东山书院,你会领lüè ( )到文风之昌盛,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周敦颐、李达、陶铸、蒋先云„„人与自然和xié ( )相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城湘潭,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 ( ) 力。
2、“尽信书不如无书”,下面是从当前媒体中摘抄的语句,请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2012年春晚节目《鼓韵龙腾》的字幕解说词:“鼓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 B、梁云,你是越来胆儿越大了,居然敢向我清风岭的人开枪。——电视剧《中国地》
C、继山西省之后,内蒙古外煤运输量是全国最大的省份。——共同关注
D、3月24日22时,马来西亚总理宣布飞机“终结”于南印度洋。——凤凰卫视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自安倍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鼓励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宪法„„这些行径之卑劣比起他是某些前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B.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C.祁阳县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展演晚会上,童话剧《谁说兔儿只会乖》,让观众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
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5、默写填空。(8分) ○1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 ,一览众山小”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2人民公仆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如范仲淹所说“ , ”。 ○3杨炯的《从军行》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愿望的诗句是 “ , ” ○4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 , ” 6、综合性学习(8分)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 国家 得主总量 自然科学三项奖 其他奖项 2012年得主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331 114 102 64 235 76 68 31 13 94 38 34 33 14 5 1 0 1 0 俄罗斯 27 中国 1 0 1 1 【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1)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现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
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2)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3分)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和未来中国诺贝尔奖方面的发展,人们热切关注。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莫言得奖填补空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13分)
①古时候,有个富人要出远门。出发前,他叫来三个仆人,分别给了他们500两白银,让他们自行支配。富人走后,其中两个人用这些钱进行投资经营,第三个人却把白银保存起来。后来,富人成了皇帝。他找来三个仆人,询问500两白银的支配情况。第一个仆人在原有基础上又挣了500两白银。皇帝说:“做得好!你已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我任命你为知府。”第二个人也使其财富增加200两,于是被任命为知县。而第三个仆人,当他把那原有的500两白银呈现给皇帝时,皇帝将他赶了出去。
②这个故事必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只有努力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
③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机遇,让生活得到改善”。确实,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收获多少,但可以决定自己去付出多少。到底是满足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现状,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它生长、翻倍,也同样取决于你自己。 ④争取机遇过程的本身就是对风险的挑战。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通常都不知道结果怎样,我们一些人在工作中怕犯错误,尽量避免自己作决定,更愿意
服从命令,导致工作缺乏创意,失去了机遇。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在当今社会,大的突破往往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史蒂芬·莱因史密斯博士是研究领导学的前沿专家,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去发现答案的。”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集体智慧的创新来实现的,这就需要一个能“找出答案”的团队。
⑤“利乐包”是一个生产牛奶、果汁等液体包装盒的大公司,其2010年的收益接近100亿欧元。1943年,当一个年轻的瑞典科学家看着妻子把肉灌入肠衣的时候,不禁这样想:“是否可以发明一个系统,将所有液体用纸盒包装起来?”他是一个有增值“500两白银”点子的科学家,但他不是投资商。他的同伴——化学家沃伦伯格、工程师哲朗德、销售经理托鲁德,在长期的反复试验与失败后将这个点子转化成了适应市场的产品。有了好点子,再有一批去做、去行动的人,“利乐包”终于在全球取得成功。
⑥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有好的机遇。其实不然,许多人的机遇是经过努力奋斗而获得。梅兰芳挑战自我,练就了流动如水的双眼,终成著名京剧大师;袁隆平敢于创新,培育了饱满如珠的水稻,终成“杂交水稻之父”; , , 。
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人生的每一个出发点,把握住每时每刻,创造一个充实的自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走过漫漫人生路,
尽情地拥抱生活,从而寻找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原文有改动)
7、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8、请在选文第⑥段结尾画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2分)
9、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0、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1、你最想拥有的机遇是什么?结合本文谈谈你怎样才能获得这个机遇?(3分)
(二) 家乡的竹林(10分)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
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为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2、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
“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13、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4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1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说说他们的作用。(3分) 14、)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2分)
15、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21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7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16、解释下面加点词(4分)
(1)广故数言欲亡 ( )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3)尉果笞广( ) (4)皆已惮籍矣( ) 17、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 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1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1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
里。(3分)
20、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1分)
21、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3分)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二)诗歌鉴赏(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分)
2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画面。(2分)
四、写作天地(50分)
(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请以“家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祁阳县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淳 略 谐 魅(本小题共4分,分“准确”“质量”两部分计分。 “书写准确”:占2分,错1字扣0.5分; “书写质量”占2分:田字格书写规范美观,计2分;笔画清楚工整,计1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计0分。) 2.D (2分) 3.C (2分) 4.A (2分)
5、略 (每空1分,共9分。凡错、漏、加1字,该空不得分) 6、(1)①2012年,中国第一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或“1901-2012年间中国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奖”);
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巨大);
③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诺贝尔奖数量尚为空白。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第2个要点没有“较大(或巨大)”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不得分。
(2)建议一:国家增加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
建议二:大力鼓励原创作品。(鼓励创新。) 建议三:做事情减少功利的目的。(专心研究,去功利化。) 评分标准:每个建议1分,意思对即可。 (3)政府投入鼓励创新。(或“后人努力续写辉煌”。)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13分)
7、 只有努力去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 (2分) 8、比尔·盖茨敢于挑战,创造了堆积如山的财富,终成世界首富。(2分) 9、开头用了一个故事(1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有努力去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1分)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中心论点,(1分)最后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1分) 10、举例论证。(1分) 具体论证了 “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团队集体智慧来实现的。”进而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
11、示例:我最想拥有的机遇是一次选拔性篮球赛。我会刻苦训练,寻找各种机会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的技能,成为篮球赛上最抢眼的一个,让选拔赛的教练选中我,成为一名像林书豪一样的球星。(3分)
(二)(10分)
12.(2分)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做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一个要点0.5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13.(4分)①他选择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1分)②“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潮的挖笋技术。(找出3个动词1分,分析2分) 14.(2分)“轰轰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撼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景象1分,分析1分) 15.(2分)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每个要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21分)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7分)
16、屡次、多次;难道;用鞭子打;害怕、惧怕。 17、D 18、(1)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本题2分,借第令、固等关键词语必须译出。)(2)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 19、(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每一个要点1分。)(3分) 20、从民欲也(1分)
21、①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②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③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3分)
(二)诗歌鉴赏(4分)
22、使:出使(1分); 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 23、(2分)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
四、作文(50分)
分五类计分:
一类:中心明确,材料具体,语言流利,条理清晰,可评45直至满分; 二类:中心较明确,材料较具体,语言通顺,条理较清楚,可评37~44分; 三类:文章有中心,有材料,语句基本通顺,可评30~36分; 四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评20~29分:
(1)语句不通,明显的病句在5句以上;(2)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3)层
次不清晰,条理不清楚:(4)字数不足300字。
五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19分以下:(1)文不对题;(2)有明显的观点
错误;3)文理不通;(4)结构混乱。
说明:(1)语言项达到某一等级,其他项稍次,仍在语言达到的等级内计分;
(2)错别字不包含在上面的五个等级内,4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扣到3分为止:(3):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酌情加1~2分,反之酌情扣1~2分。(4)如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则扣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