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地面防守水平

如何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地面防守水平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在防守中,接距离较远的球时需要倒地或鱼跃动作救球。因 此,防守中的移动应以低姿势移动为主。不少运动员起动后重心会 随之升高,势必改变前倾姿势,对移动接低球和连接各种倒地动 作都不利,同时也很难扩大防守区域。我国优秀排球防守队员如上 海队的沈富麟、杨青,女排的许新等。不但能保持低姿势移动,而 且防守低远球时越移动,身体重心越前倾,在跑动几步后便自然连 接鱼跃和倒地救球动作。而有些队员在移动时重心偏高,救低远球 时做不出鱼跃和倒地动作;有的队员甚至是两脚平行,只能原地倒 地,防守区域较小。 2。3提高控球能力 不同运动员扣球的力量、速度、方位、性能等各不相同。接球 手法合理,控球能力强,可在比赛中防守各种来球。若接球动作不合 理,控球能力差,即使来球难度不大也会把球垫飞。运动员控球能力 的强弱主要反映在方向和控制手臂的反射平面两方面。只要及时对准 来球,并根据来球的力量给予适当的反作用平面,就能较好地把球防 起来。在这方面新老队员的差距较明显。相比之下,老队员触球次数 大大超过新队员,他们实践机会更多,所以在正确的指导下,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的处理较合理;而新队员由于触球次数少,往往用力不 当,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加强速度训练,让运动员在量变的基础上 逐渐达到质变,从而提高控球能力。 在控球能力方面,如何解决对准球和适当用力的问题是训练 的中心内容。由于大多数来球速度快、变化多,不但要求运动员动 作反应快、及时移动到位,还要求其全身肌肉不过分紧张,以便迅 速对准来球。因为肌肉过分紧张会造成动作不灵活,从而降低移动 速度,导致对不准来球,影响起球效果。 由于来球力量大小不同,主动接球的力量也必须相应减小或 加大,而这种瞬间控制用力方向和大小的能力只有在肌肉保持适当 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不少运动员容易产生防守紧张的毛病,会严重影响防守时的 控球能力,因此,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使其肌肉保持 适当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对抗肌的适度放松。 在比赛中,对那些来得突然、距离远、速度快且变方向的 球,往往要用各种倒地救球动作。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应有计划地 经常进行各种小球、乱球的专fqi/il练,培养运动员的球感,从而提 高防守能力。 2.4掌握各种倒地技术 防守的目的是千方百计救起球。当必须失去身体平衡才能救 起球时,合理的倒地动作是在完成救球后保护自己着地不受伤且迅 速起立准备做下一个动作的技术。如果运动员能熟练掌握多种倒地 技术,便会更加积极大胆地去救各种险球。 由于来球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一种倒地技术救起各种性 教琢园地 质的来球。要成为优秀的防守队员就应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 倒地技术,如两侧倒地、鱼跃、前扑等。 倒地技术并不难掌握,问题是要经常练、经常用,这样到关 键时刻才会自然快速地运用。在运动员一开始学习倒地技术时,教 练员除了严格要求外,还必须注意随时提醒队员保持倒地技术的正 确性。训练手段必须从易到难,学一种,掌握一种,逐步发展到掌 握多种倒地救球技术。 3强化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提高技术的基础。排球运动员防守技术的 提高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主要是灵活性、协调性、短距离的快速移 动,以及腰腹部和上肢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3.1重视肌肉爆发力训练,提高全身动作的反应速度 要防起各种不同性质的来球,不仅要跑得快、手臂要伸得 快,还要求腰腹部转得快。这一切都要以肌肉爆发力为基础。 3-2重视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 防守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能及时完成各种倒地后迅 速起立和变向移动的能力。身高较高的队员由于重心较高,掌握变 向能力和倒地动作要比身高较低的队员难,但只要训练得当,高个 子队员一样能灵活、协调。如现役中国男排队主力中高个子队员的 灵活性和协调性都很好。 4在实践中培养运动员的防守意识 运动员的防守意识是发挥防守技术的前提。全队的防守站位 阵式应根据对方进攻战术的特点而定。在防守布阵时,后防队员 应根据对方进攻的特点,结合己方拦网情况,在自己的防守区域快 速合理地选位、站位,每个队员不仅要负责自己的防守区域。还要 相互弥补。这就需要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战术意识和判断力,善于及 时抢占最佳位置去防球,这种能力需结合实践中的多种手段进行训 练。此外,还应加强运动员战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 践。防守的战术意识不仅靠教练员的指导,更需要运动员自己动脑 筋去领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多年来。排球防守战术的创新不多,与进攻战术、接发球战 术的发展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深入探索排球防守规律,在掌握 多种防守技巧的基础上提高防守效果,值得广大科研人员和教练员 研究。 参考文献 …成万祥,李玉章.阻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提高的运动学因素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 f21吕季东,龙跃玉,刘鹏.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 研究卟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