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关于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作者:李红亚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5期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改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数学作为小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小学的整体教学水平。而在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其为作为导向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我们无论在学习什么类型的知识时都应具备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数学的学习没有捷径,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更能促进他们解决其他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拓宽他们的思考维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内容丰富的,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存在其核心理念与内涵。数学是理性思维占主导,因此我们应当首先确立理性思维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地位,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观念的确立是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与基础。而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能力、应用能力。 (一)运算能力

数字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基础就是运算,任何脱离运算的数学学习都是不严谨的。能够正确地运算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更是学习数学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能力,同时灵活地使用运算方法也是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内容。 (二)推理能力

推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是理性思维的一种体现,它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问题串联在一起,运用事实与逻辑相结合来解决问题。推理能力在学生解决数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空间能力

数学是同时存在于平面与空间中的,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或多或少会用到空间想象力,虽然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对于空间的要求不高,但是在小学阶段培养他们的这一意识却是非常必要的。 (四)应用能力

数学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与生活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就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教育核心素养的基础与最终要求,也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统一规范核心素养教学标准

核心素养教学标准是针对教师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的。一方面,教师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者,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当对小学数学教师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提高其整体水平,便于教师的统一科学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可以开展教师的培训会及交流讨论会,增强教师教学水平的统一与自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考虑到不同教师及学校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这样学生受到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也就会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学生整体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制定规范统一的指导性教学内容标准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可以请一些数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资深教师在达到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要求,兼顾可行性与指导意义,并认真落实下去,让教师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教学。这样在统一的要求下再进行教学内容的不斷丰富,能大大保证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仅仅是起到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真正的学习吸收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完成的,而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无论是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还是空间能力的养成都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的,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意识。

其一,学会存疑。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学习内容,找出自己能解决的部分知识,而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程度的不同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梳理“数的运算”方面的知识点,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主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学会尝试。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在解决问题时不断试验的习惯。在处理数学问题时,不可能做到一次性就完美地找到最佳答案,而教师也不可能把每种情况都展示给学生,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去试验验证。而这种试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学生在找不到思路时的开创性思维,这种尝试才具有最佳的效果。它不仅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联合数学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其相对于更高层次的数学课程来说实用性相对较弱,学生很难简单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学生的应用能力就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观察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收集素材,启发并引导学生找到数学实践的突破口。例如,在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题目所展现的场景,将数据代入以此来进行题目的讲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中数字的含义,也能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帮助他们核心素养中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开拓。 四、结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是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的,虽然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是足够的,但是想要达到突破性的进展仍是需要做出不懈努力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数学教学内容,通过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帮助他们全面地了解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3):57-61.

[2]魏文琴.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2-2. 作者简介:

李红亚(1989年—),女,汉族,山东金乡人,本科,二级教师,小学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