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镇痛持续改进
一、项目背景
术后由于手术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患者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后强烈的疼痛应激可导致患者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有效的镇痛不仅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防止疼痛对患者的心理、行为等身心方面产生远期的不良影响。术后镇痛不仅是治疗患者疾病的手段,更是患者的权利,为保证镇痛效果,我们对导致中重疼痛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改进,进而减少或杜绝中-重度疼痛的发生。
二、成立QC小组
针对上述问题,麻醉科,疼痛科决定成立一个QC小组对术后镇痛不全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减少或杜绝中-重度疼痛的发生,保证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QC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有日
副组长:万文志、吕剑
成 员: 姜本大 石海军 石崇来 马志强 肖本珍 陈全福 罗显舜 潘希林 质控员:万文志 三、PDCA过程 (一)、制定时间表
召开QC小组成立及协调会,制定计划如下: 协调会议 学习专家指南 现场调查 制定新制度整改措施 新制度流程实施落实 效果检查
(二)、(现场调研)及原因分析
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术后镇痛专家指南, QC小组成员对镇痛不全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发现有以下因素可导致术后镇痛不全(见图2)。
麻醉医师的原因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亦 .
精品文档
1.术前评估不足,未认真了解患者病史,选择合适的药物,实现给药的个体化。
2.未及时随访,未及时发现患者疼痛加重,给予早期干预,以致患者出现严重疼痛。
手术的原因
1.手术的大小, 手术越大,手术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越重,术后中-重疼痛的发生率越高
2.手术类型,骨科手术时神经支配丰富的骨膜的损伤,胸科手术时呼吸运动对伤口的牵拉,均需调整镇痛药的剂量方可改善镇痛效果。
患者自身原因
1.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往往出现镇痛不全。 2.患者既往有严重疼痛史,可出现疼痛过敏,或心理畏惧导致镇痛不全 镇痛药物,装置的原因
1.镇痛药物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致患者不得不放弃镇痛而致镇痛不全。 2.镇痛泵故障,镇痛泵移位导致镇痛失败。 术前评估不足,未实现给药的个体化 药物选择不当 泵故障、脱泵 药物的副作用 麻醉医师 患者因素 随访不及时 紧张、焦虑情绪 既往疼痛史 镇痛不全 手术的大小 手术的类型
镇痛装置、药物 (三)、制定整改措施 手术因素 图2问题分析鱼骨图 1. 加强人员培训,术前认真做好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实现用药的个体化。
2.加强术后随访,当患者疼痛程度逐渐加重时应积极干预,避免严重疼痛的发生。
3.根据手术的方式,手术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避免用药的单一化,教条化。
.
精品文档
4.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对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致镇痛失败。
5. 选用合适的镇痛泵,穿刺完成后应牢固固定,以免应泵故障或泵移位而致镇痛失败。
6.向患者进行宣教,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而提高镇痛效果。
(四)、效果检查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同时完善随访机制,及时反馈镇痛效果,不断改进镇痛措施。8、9、10月份的镇痛效果与7月份进行持续对比分析,数据见表1,图3,图4。
表1: 7-10月术后镇痛效果构成情况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五)、成效分析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实现给药的个体化,同时加强随访,对可能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在患者的配合下。 术后镇痛效果不断改善,轻度疼痛或无痛的比例不断上升,中-重度疼痛的比例不断下降,术后需要辅助镇痛的患者少。
不足之处:
1. 部分医务人员未认真执行随访,以致患者的镇痛效果反馈不及时,术后疼痛未得到有效干预。
2. 限于经济原因,我科目前使用的镇痛泵只有机械泵一种,机械泵的输注参数是固定的,但患者镇痛不满意时,唯有通过改变药物浓度来改善镇痛效果,可操作性不强。
(六)、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 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严格随访制度,对不随访或不认真随访的人员予以处罚。
2.与设备科联系引进电子泵,对部分患者推荐使用电子泵,以改善镇痛效果。 3.与药剂科联系引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的镇痛新药,探索恰当的用药组合,实现镇痛效益/风险的最大化。
总镇痛例数 轻度疼痛或无痛例数
30 26 19 136
6 3 0 12
中度疼痛例数 重度疼痛例数
1 2 0 5
0 0 0
0
.
精品文档
4.加强与手术科室的协调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请我科会诊,及时干预,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