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奥利司他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奥利司他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6月 第11卷 第3期 ClinicalMedicalJournalofChina,2004.Vol.11,No.3

335

u论著u

奥利司他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韩 青 王 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53)

摘要 目的:评价奥利司他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30~60岁,体重指数(BMI)\\28kg/m2<42kg/m2的肥胖患者在给予低热卡饮食的基础上被分为奥利司他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24周。结果:奥利司他治疗组体重下降7.42?3.38kg,较对照组的体重下降4.25?1.62kg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对照组相比,奥利司他还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奥利司他显著降低肥胖合并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0.001和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奥利司他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大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结合饮食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体重改善,同时有助于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改善。关键词 奥利司他 肥胖症 药物治疗

TheAnalysisofWeightControlandRiskFactorsinObeseSubjectsTreatedwithOrlistat

HanQing WangLi(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Xuanwu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 100053)

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icacyoforlistatinobesepatients.Methods:65patients(age30~60years,body

massindex28~42kg/m2)weredividedintoorlistatgroupandcontrolgroupbasedonacontrolled-energydietfor24weeks.Re-sults:Orlistat-treatedpatientslostmoreweight7.42?3.38kgthanpatientsofcontrolgroupdid4.25?1.62kg(P=0.001).Thevaluesofwaistcircumference,systolicbloodpressureanddiastolicbloodpressure,serumlevelsoftotalcholesteroland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oforlistatgroupwerereducedsignificantlyincomparisonwithcontrolgroup(P<0.05).Treatmentwithorlistatwasassociatedwithimprovementsinfastingplasmaglucose,postprandialglucoseandinsulinlevels.Thegastrointestinalad-verseeffectsweremostlyhappenedinorlistat-treatedpatientsbutmildandtransient.Conclusion:Orlistatplusdietsignificantlypro-motesweightlossandimprovessomeobesity-relateddiseaseriskfactors.

KeyWords Orlistat Obesity Drugtherapy

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发病率迅速增加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对肥胖的研究(包括病因、机制、防治手段等)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肥胖能诱发多种可导致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代谢异常。以饮食控制及运动为基础的常规非药物干预对持久体重减轻的效果有限,因此肥胖症的药物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奥利司他(orlistat,商品名:赛尼可)是一种新型、强效的选择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约30%膳食脂肪的吸收,从而促进能量负平衡,达到减重的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肥胖患者应用奥利司他治疗与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在体重、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01年3月~

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肥胖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共65例,年龄30~60岁,体重指数(BMI)\\28kg/m2<42kg/m2,男性22例,女性(非孕或已避孕的育龄妇女)43例,其中新确诊未治疗的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患者18例。空腹血糖[10mmol/L。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治疗前未服用降压药或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排除继发性肥胖,且患者无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及胃肠道疾患。1.2 研究方法

1.2.1 患者分为两组。奥利司他组3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给予饮食控制及奥利司他治疗(奥利司他3次/d,120mg/次,进餐时服用);对照组2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给予单纯饮食控制。低热卡饮食[每日进食热卡为标准体重(kg)@

336ClinicalMedicalJournalofChina,2004.Vol.11,No.3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6月 第11卷 第3期

表2 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的变化(󰀁x?s)

指 标

对照组(n=27)

奥利司他组(n=38)86.37?12.36 78.95?10.56*

-7.42?3.3899.99?12.1291.40?7.22**-8.59?6.84135.00?16.96125.57?13.54-9.42?7.4490.24?11.6784.38?10.86-5.86?2.591.30?0.211.26?0.17-0.05?0.123.57?0.363.18?0.23*-0.41?0.172.29?0.792.17?0.70-0.11?0.135.66?0.605.09?0.73*-0.57?0.64

0.0100.0630.0380.5480.0120.0260.0120.001P

30kcal~500kcal]由专职营养师进行指导。总疗程为24周。

1.2.2 治疗前及结束时测定血肝肾功能、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随诊过程中由专人测量患者的身高、腰臀围和坐位血压;患者空腹、着内衣由TANITA体脂肪/体重测量仪(型号TBF-300GS)测定体重。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加以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因空腹血清胰岛素为非正态分布,统计时采用自然对数使正态化后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作为有显著差异。2 结 果

2.1 奥利司他组和对照组基线状态时的一般临床情况 治疗前奥利司他组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患者入选时一般资料(󰀁x?s)

基本指标

性别(男/女)

年龄(岁)体重(kg)BMI(kg/m)腰围(cm)腰臀比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HDL-C(mmol/L)LDL-C(mmol/L)TG(mmol/L)TC(mmol/L)FPG(mmol/L)FINS[LIU/ml#logPBG(mmol/L)

-1

2

体重(kg) 初始 24周 改变腰围(cm) 初始 24周 改变收缩压(mmHg) 初始 24周 改变舒张压(mmHg) 初始 24周 改变HDL-C(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LDL-C(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TG(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TC(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 注:*P<0.05;*

*

85.87?11.5981.62?10.88-4.25?1.6298.98?8.7194.70?7.86-4.28?2.35134.26?14.46129.05?12.43-5.23?3.0089.11?8.2585.21?7.30-3.89?2.031.31?0.251.29?0.19-0.02?0.143.49?0.293.38?0.11-0.11?0.182.20?0.752.15?0.73-0.05?0.035.50?0.695.37?0.65-0.13?0.09P<0.01.

对照组(n=27)10/1746.00?6.3985.87?11.5932.71?3.3998.98?8.710.88?0.07134.26?14.4689.11?8.251.31?0.273.49?0.292.20?0.755.50?0.695.79?0.89

]

1.07?0.107.50?2.24

奥利司他组(n=38)

12/2647.05?5.3886.37?12.3633.11?4.0299.99?12.120.88?0.07135.00?16.9690.24?11.671.30?0.213.57?0.362.29?0.975.66?0.605.91?1.181.08?0.117.64?1.94

2.2.2 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

2.2.2.1 腰围的变化 完成24周治疗后,奥利司他组腰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

2.2.2.2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 奥利司他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分别下降9.42?7.44mmHgvs5.23?3.00mmHg和5.86?2.59mmHgvs3.89?2.03mmHg,均P<0.05。2.2.2.3 肥胖合并高血糖亚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 表3显示在高血糖亚组中,奥利司他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01和P<0.05);奥利司他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分别为1.03?0.52mmol/L和0.53?0.53mmol/L,P<0.05。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奥利司他治疗组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下降1.67?0.63LIU/ml和1.13?0.71LIU/ml,经对数转化后 注:BMI:体重指数;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FPG:空腹血糖;FINS:空腹胰岛素;PBG:餐后血糖。与对照组相比较,均P>0.05。

2.2 临床疗效分析 经过24周的治疗,各项指标改变见表2。

2.2.1 体重减轻 表2显示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奥利司他组及对照组的体重均有减低,以奥利司他组为显著(P<0.05),其中奥利司他组体重较治疗前下降7.42?3.38kg,而对照组体重较治疗前下降4.25?1.62kg,两组间体重下降程度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6月 第11卷 第3期 ClinicalMedicalJournalofChina,2004.Vol.11,No.3有显著差异,P值为0.045。奥利司他治疗组的餐后血糖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患者餐后血糖的下降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3 合并糖耐量低减或糖尿病的肥胖患者

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x󰀁?s)

指 标

FPG(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PBG(mmol/L) 初始 24周 改变

FINS[LIU/ml#log-1] 初始 24周

改变

注:*P<0.05;*

*

337

重的同时能显著缩小腰围,说明腹内脂肪含量也有明显的下降,提示该药物可能对中心性肥胖的控制产生良好的效果。

高胆固醇血症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公认的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atill等[1]报道每减轻1kg的体重,总胆固醇将会下降0.05mmol/L,LDL胆固醇将会下降0.02mmol/L,甘油三酯将会下降0.0015mmol/L。本研究显示肥胖患者经过奥利司他治疗后,血TC水平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可能与奥利司他抑制胃肠道脂肪酶,减少小肠中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量,从而降低胆固醇的溶解度,继而减少胆固醇吸收的作用机制有关。奥利司他治疗后,伴随TG、TC及LDL-C水平的下降,HDL-C水平也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此结果与Wood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中肥胖伴高血糖亚组的结果表明,经过24周治疗,空腹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提示奥利司他治疗可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国外的研究[3]结果表明空腹胰岛素水平可在2年间持续降低,而安慰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第1年大约于治疗24周即开始上升,从而提示奥利司他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结果显示奥利司他治疗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虽然达到显著差异,但P值接近0.05,考虑此结果可能与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长期应用减肥药物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由于奥利司他作用于胃肠道脂肪酶,很少被吸收,因此全身不良反应小,不良反应的发生多在胃肠道,程度较轻,常发生在服药的早期并可以自行缓解。所以,服用奥利司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观察结果提示,奥利司他结合饮食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体重改善,同时有助于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改善,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肥药物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DatillAM,Kris-EthertonPM.Effectsofweightreductionon

bloodlipidsandlipoproteins:ameta-analysis.AmJClinNutr,1992,56:253~273.

2 WoodP,StefanickML,WilliamsPT,etal.Theeffectsonplasma

lipoproteinsofaprudentweightreducingdiet,withorwithoutexer-cise,inoverweightmenandwomen.NEngJMed,1991,325:461~466.

3 MichaelH,DavidsonMH,HauptmanJ,etal.Weightcontroland

riskfactorreductioninobesesubjectstreatedfor2yearswithorlis-tat: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AMA,1999,281:235~243.

对照组(n=8)7.12?0.69

奥利司他组(n=10)7.26?0.78

P

6.50?0.50*6.40?0.53**

-0.53?0.53-1.03?0.520.02111.89?3.649.38?1.72-2.04?1.021.13?0.101.09?0.090.05?0.34

P<0.01.

11.44?3.338.28?1.00*

-3.44?3.030.4011.15?0.081.10?0.06

-0.20?0.160.045

2.3 不良反应

2.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2.3.2 奥利司他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为油斑便(53.2%)、胃肠排气增多(40.1%)、油性大便(13.6%)、大便紧迫急感(22.3%)、大便次数增加(8.2%)。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治疗的早期(前4周),以后可自行缓解。3 讨 论

如今,肥胖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除遗传因素外,高脂膳食被认为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奥利司他能阻断脂肪酶的活性部位,阻止甘油三酯裂解为可吸收的单酰基甘油和脂肪酸,在治疗剂量下,饮食中脂肪的吸收能减少大约30%,从而导致能量负平衡而达到减重效果。本临床研究证实,饮食控制加奥利司他治疗能显著降低体重,且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单纯饮食控制组。

不仅脂肪总量,脂肪分布也可决定肥胖相关的危险性。腹部或内脏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按照WHO的肥胖诊断标准,亚洲人的总体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亚洲人的腹型肥胖明显多于欧美人群。尽管可以通过系列的核磁共振(MRI)、CT扫描或双能X线吸收测量体脂分布,但因其价格昂贵等原因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临床上以测量腰围作为判定腹型肥胖的方法。本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奥利司他治疗组腰围的下降显著大于对照组腰围的下降,证实了奥利司他在减轻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