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 2010-2011年度电子信息工程系目标责任书
一、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组 组长:蒋伟 统筹安排
成员:王鹏元 和学院项目办联络 进度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张玉梅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丁久荣 计算机网络专业 王 权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陆兴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周三姣 资料整理
邓伟华 学生就业 实习 跟踪 二、项目任务关键点
1. 所有成员熟悉建设计划和建设进度 蒋伟考核 2. 按时、保质提交项目办任务 王鹏元
3. 做到原始资料记录、收集整理 周三姣 李京静 4. 能够统一提供实验实训数据 马雪峰 张伟东
5. 经审核能够及时、准确发布网上资料 蒋伟审校 李宁上传 6.图片、影像资料采集 赵军生
电子信息工程系 二〇一一年五月
责任书编号:10-11-05
武威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
2010-2011年度目标责任书
项目(部门)名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 法人代表 签字: 主管院领导 签字:
项目责任人 签字:
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2010-2011年度目标责任书
为了确保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工作顺利实施,学院实行建设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的原则,与项目建设负责人及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
主管院领导代表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安排、检查、落实、监督项目建设进程和完成质量,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向项目执行领导小组汇报,确保本项目顺利进行。建设项目责任人负责本建设项目的具体落实,每月底以书面形式对项目进展情况分别向主管院领导和项目建设办公室进行汇报。2010-2011年度主要工作及要求见附表一。各项目负责人根据任务性质可以鉴定二级、三级任务分解书,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人(组);二级、三级项目考核时间办法由各项目组确定。
考核办法及考核结果使用按《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执行。学院将完成情况作为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按照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
附件: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2010-201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赋分表 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任务分解书 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进程表 4.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资金预算表
二〇一一年一月
附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2010-201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赋分表
项目 综合工作 主要考核内容 严格执行项目执行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自觉接受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执行组的领导及项目监督保障的监督。对项目执行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执行到位,与其他一级项目组等部门或机构团结协作。 组建项目团队,编制、修改项目建设方案、年度任务书。项目团队结构合理,项目建设方案、年度任务书制定合理可行。 年度任务书规定的建设任务落实到位,保证按期完成。 对所建项目督促、检查、考核到位,协调解决问题及时,建设进度落实到位,确保进度和质量。 完成建设项目月、季报告、年度总结、年度资金预决算、投资完成情况、典型案例、经验交流及有关资主要工作 料的编制、上报和归档及时准确。 严格按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管理和使用建设资金,资金使用效益良好。 负责编制项目竣工报告、接受学院和上级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和审计。项目竣工报告科学真实,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严格,成效显著。 做好本部门网页的建设维护,每周为学院骨干建设专网建设提供建设资料。部门网页内容丰富,维护及时,为学院骨干专网提供资料准确、及时。 合 计
100 5 5 5 45 10 10 10 基准分 10 附表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任务分解书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⒈重点在建设目标、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以及专业群建设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提炼和完善。 ⒉将各修改点的页码、段落按顺序单独列出,要留“修改点目录”形式随修改稿。 3.修改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字、文字叙述口径等的对应关系: ①《建设方案》与《任务书》之间; ②《建设方案》概述部分与专业建设方案各部分之间; ③各专业建设方案之间及建设方案内部各部分之间; ④“建设目标”与“验收要点”之间; 按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填写 修改完善后以正式文件下发 ⒈确定与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合作协议 ⒉确定与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 建立有企业专家参加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与武威职业学院信息开发中心签订产品开发、生产合作协议 与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与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⒈与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 ⒉与武威职业学院信息开发中心合作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执行人 蒋 伟 修改建设方案制作任务书 修改完善本专业群建设方案。 2011.05 建设方案修改稿 王鹏元 张玉梅 丁久荣 制定专业任务书 修订完善《建设方案》附件四个制度。 确定具体的合作单位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专业指导委员会 与企业合作的项目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2011.05 任务书原稿 蒋 伟 2011.05 2011.07 2011.07 2011.12 2011.12 2011.12 正式文件 校企共建合作协议文本 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 ⒉新修定的专业建设方案 合作协议及相关佐证材料 合作协议文本及实施办法 ⒈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⒉完成合作项目佐证材料(厂方资金/新员工培训/顶岗实习) 翟红岩 邓伟华 王鹏元 蒋 伟 邓伟华 蒋 伟 蒋 伟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①按协议落实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校企共建”项目中资金/厂服/新员工培训/生产检测设备赠送等合作项目。 ②按合作协议完成“苏州爱晋生定向班”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并将厂方赠送的生产检测设备投入实训教学 ③“上海晋拓定向班”(09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赴,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 ④“苏州爱晋生定向班”(09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赴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顶岗实习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执行人 合作项目 2011.07. ①校企共建有关资料 ②顶岗实习有关资料 ③“苏州爱晋生定向班”,“上海晋拓定向班” 有关资料 陆兴旺 ①召开2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讨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一体三通”②开展与“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改革。 2011.08 2011.08 2011.12 蒋 伟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论证“课证岗直通定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课程内容改革 初步构建有电子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 ①对应用电子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②对企业调研明确各电工电子岗位的职业准入证书; ③对试点班级情况进行调查监控 ①召开构建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模式研讨会 ②核心课程内容整合为不同模块 ①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方案; ②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①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 ②制定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2011.08 2011.06 ①2次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通知、记录;2次人才培养方案谁会通知、记录、音像资料;王鹏元 ②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质量标准评定相关资料;魏显文 ③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改革相关资料 张玉梅 ①应用电子技术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马雪峰 ②应用电子技术企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需求调查报告;马雪峰 ③调查监控资料 邓伟华 ①研讨会通知、记录;郭睿涵 ②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标准。魏显文 ①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方案;李鹏 ②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李鹏 ①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 ②实践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滕昇 2011.06 2011.12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①修订培养方案 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①重新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 ②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电子企业共同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未来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初步建立适应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①收集《电工技能与训练》、《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基础》4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料,确定建设进度,制定课程建设方案;魏显文 王鹏元 颜鲁薪 陆兴旺 ②与电子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各门课程标准; ③制定《电工技能与训练》、《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基础》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考核标准和实验实训指导资料; ④完成4门院级课程的申报和立项。 ①魏显文老师完成《电工技能实训指导书》编写及印制 ②王鹏元老师完成《电子企业新员工培训指导书》编写及印制 ③颜鲁薪老师修订《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工与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①发表1篇国家级论文或出版1本特色教材; ②主持开发4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 ③主持建设电工技能与训练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④参加国内培训1次(王鹏元) ⑤聘任1名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为专业带头人,承担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任务。 ⑥主持校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和申报。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①修订好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新课程标准 ①4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书; ②4门核心课程标准; ③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和实验实训指导资料; ④4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批文。 ①实验、实训指导书编写计划 ②实验、实验指导书编写大纲 ③已印制的实验、实验指导书 ①国家级论文 ②4门核心课程标准; ③精品课程申报资料及批文; ④参加国内培训的通知、出差单、学习资料、费用报销凭证及学习心得等; ⑤聘任相关资料 ⑥校级、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材料、批文等资料; ①每年到应用电子技术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资料; ②参加国内高职院校和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院校考察交流、进修的资料; 执行人 2011.12 王鹏元 蒋 伟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④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2011.12 教材建设 2011.12 蒋 伟 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使之成为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2011.12 李京静 ①到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电子企业单2.培养骨干教师2 位顶岗实践不少于1个月(陆兴旺); 名(王鹏元,魏显②资助参加国内高职院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院校考察交流、进修,每文) 年参加一次国内培训(王鹏元,魏显文); ③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进行学位进修。 2011.10 李京静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④主持电工技能与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③学位进修有关资料。 ④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资料 ①选拔、确定、培养的名单及工作记载; ②双师素质合格证书或培训证书。 ①引进计划、资源库材料; ②2名兼职教师的聘书、参与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记载;聘任行业专家为专业带头人的聘任文书,承担教学任务课程表、教案等相关文件,参与课程开发的资料; ③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合同书。 ①实训室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 ②规章制度和实验实训指导书。 ①CAD\\CAM实训中心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 ②设备购置计划; ①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②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指导手册; ③校外实训基地接纳顶岗实习报告书。 ④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数 ⑤半年取上顶岗实习学生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①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调研、分析报告 执行人 3.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⒈确定王鹏元,颜鲁薪等教师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 ⒉电子类专业教师均取得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①制定兼职教师的引进计划,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②聘请2名电子企业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专题讲座,参与课程开发;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审议; ③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11.12 王鹏元 4. 兼职教师.聘请2名兼职骨干教师 2011.11 蒋 伟 蒋 伟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完成新员工培训中心建校设规划及设内备询价 实CAD\\CAM实训室 训中心建设规划及设备询价 校外实训基地 新增2家校外实训基地。 ①制定实训室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 ②进行设备询价; ③完成规章制度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①完成CAD\\CAM实训中心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 ②进行设备询价; ③完成规章制度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2011.9 蒋 伟 2011.9 蒋 伟 ①新增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2个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实训基地建设协议; ②编写实训指导手册; ③校外实训基地接纳顶岗实习达到毕业生人数的100%。 ①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调研、分析。 ②制定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方案。 2011.12 张玉梅 实通过市场调训研,召开专家2011.10 丁久荣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基研讨会,确定地校内外实训内基地运行管涵理制度 建设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进行专业群建设调研,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③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初稿。 ④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初稿。 ⑤建立实习指导管理委员会。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②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方案 ③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④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⑤实习指导管理委员会名单 执行人 ①进行调研,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②修订“校企联合,能力递进,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 ③制定专业群各专业课程标准。 ①收集《网页制作》、《网络综合布线》、《C++程序设计》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料,确定建设进度,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②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各门课程标准; ③确定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考核标准和实验实训指导资料; ④完成《网页制作》、《网络综合布线》、《C++程序设计》3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立项。 ⒈赵军生老师完成《图像处理与平面设计实训指导书》编写及印制 ⒉王权老师完成《网站建设与维护实训指导书》编写及印制 ⒊黄述杰老师完成《网站建设与维护实训指导书》编写及印制 ⒋丁久荣老师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①完成通信技术实训室设备的购置,并安装到位; ②开出实训课程; ③进行实训室设备教师培训; ④建立和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 2011.06 ①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②人才培养方案; ③专业群各专业课程标准 ①3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②3门核心课程标准; ③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考核标准和实验实训指导; ④3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立项书。 ①图像处理与平面设计实训指导书 ②网站建设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③网站建设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①通信技术实训室; ②实训室实训记录; ③实训室设备教师培训计划及报告; ④实训室管理制度。 张玉梅 蒋 伟 相关专业群建设 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2011.10 丁久荣 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张玉梅 实训条件建设.制定通信技术实训室建设方案、购置设备。 2011.12 蒋 伟 项目 负责人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建设措施及验收要点 完成时间 归档资料 执行人 蒋 伟 共享资源库建设 4.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①确定师资培养方案,培养骨干教师1名(张玉梅); 1名,聘请行业骨②聘请行业骨干教师1名; 干教师1名,培养 ③培养 “双师”素质教师2名(张玉梅,丁久荣)。 “双师”素质教师2名。 ⒈建成电子信息工程系资料室 ⒉建立电子教案库、课件库、专业示范课影像资源库、习题库、竞赛教学资源库建设. 题库、考试题库、专业(项目)资源库等。 ⒊建成电子信息工程系网络教学及课程平台。 ⒋新建电子信息工程系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网站 ⒈中小学教师教⒈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1500人培训任务 育技能能力培训 ⒉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INTEL”未来教育600人的培训任务 2011.12 ①确定师资培养方案; ②骨干教师、行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名单及证书。 蒋 伟 2011.11 各类资源库目录 王 权 2011.08 蒋 伟 社会服务能力 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⒊技能鉴定 ⒈完成2011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人数不少于1200人 ⒉完成2011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人数不少于1600人 (其中驻武威部队250人/次) ⒈完成10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级电工维修电工技能鉴定 ⒉完成10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2011.09 2011.11 培训人员报名表、培训培养方案 网上培训成绩表、培训工作总结 省教育厅核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考试报名信息、考试安排表 考试成绩信息、考前培训安排 考试工作总结、财务处缴款回执 鉴定及考试名册及工作安排、总结 鉴定及考试合格率不低于90% 周三姣 周三姣 周三姣 对口支援 附表3
应用电子技术(群)建设项目进程表
建设 项目 修订建设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设内容 时间进度 12月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11-12月 修订建设方案与人修改完善本专业群建设方案 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及运行 1.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合作发展理事会 2.筹建与武威职业学院信息开发中心签订产品开发、生产合作协议 3.与武威职业学院信息开发中心合作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 ①对应用电子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②对企业调研明确各电工电子岗位的职业准入证书; 1.确定与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合作协议 2.确定与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 3.与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 4.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学未来就的应用子技术业岗位 生业电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①召开2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讨人才培养模式; ②开展与“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 ①对试点班级情况进行调查监控 ②结合甘肃和武威应用电子市场现状,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研究 2.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课程内容整合为不同核心课程内容整合为不同模块 模块 ①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方案; 3. 人才培养与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确定 ②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①重新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 课程 1.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编写 应用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②与苏州爱晋生有限公司,上海晋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召开构建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模式研讨会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时间进度 12月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11-12月 等电子企业共同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未来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初步建立适应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门院级课程的申报和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和实验实训指导立项 资料编写 7部实验实训指导书编写 7部实验实训指导书审校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4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书编写 改革 3. 教材建设 7部实验7部实验实训指导实训指导书编写计书编写大划书 纲 核心课程工作任务分配表编写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编写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确定培养人员 1. 专业带头人 确定骨干教师 电子企业单位顶岗实践1个月 发表1篇国家级论文或出版1本特色教材 资助参加国内高职院校和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院校考察交流、进修 双师素质合格证书或培训证书 2. 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进行学位进修 师资 队伍 建设 3. 双师素质教师 聘请一名教授为专业带头人、参与项目建设;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核心课程开发; 4. 兼职教师 培养方案的制定、审议 进行设备询价 进行设备询价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规章制度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规章制度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校内实训室 校外1. 新建完成新员工培训实训室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 中心 2. CAD\\CAMCAD\\CAM实训中心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 实训中心 1.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新增2个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编写实训指导手册 签订实训基地建设协议 建设 项目 实训基地 建设内容 时间进度 12月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11-12月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 进行调研,形成报告 收集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料,确定建设进度,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建立和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 聘请行业确定师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1名 整体资源库规划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各门课程标准 进行实训室设备教师培训 培养骨干教师1名 确定专业群各专业未来工作岗位 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培养方案、电子教案、试题库、考核标准和实验实训指导资料 完成设备的购置,并安装到位,开出实训课程 培养 “双师”素质教师2名 完3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立项 相关专业群 2. 优质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 3. 实训条件建设 4. 师资队伍建设 共享资源库建设 1. 教学资源库建设 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能力培训 资源库各种制度、文件、资料收集,电子教案制作 网络课程平台建设 社会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服务试 能力 ⒊技能鉴定 ⒈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1500人培训任务 ⒉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INTEL”未来教育600人的培训任务 ⒈完成2011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人数不少于1200人 ⒉完成2011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人数不少于1600人 (其中驻武威部队250人/次) ⒈完成10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级电工维修电工技能鉴定 ⒉完成10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附表4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资金与建设进度
单位:万元
建设 项目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设内容 1. 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及运行 资金来源及预算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投入 8.00 8.00 4.00 5.20 4.00 1.00 1.00 学院自筹 1.00 1.00 2.00 4.00 1.00 2.00 3.00 小计 1.00 1.00 1.00 1.00 2.00 4.00 1.00 8.00 2.00 11.00 4.00 4.00 5.20 12月 0.50 0.50 1.00 0.50 0.50 1.00 0.50 2.00 0.50 3.00 1.00 1.00 0.50 分季度资金使用预算 1-3月 4-6月 0.50 0.50 0.50 0.50 1.00 0.50 2.00 0.50 3.00 1.00 1.00 2.00 7-9月 0.50 0.50 0.50 0.50 0.50 2.00 0.50 2.50 1.00 1.00 2.00 10-12月 0.50 0.5 2.00 0.50 2.50 1.00 1.00 0.70 2. 3. 小 计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2.教学模式改革 模式构建 3. 人才培养与评价 小 计 课程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体系 与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教学 3.教材建设 内容 小 计 改革 师资 1.专业带头人 队伍 2.骨干教师 建设 3.双师素质教师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4.兼职教师 5.教学团队制度建设 小 计 1. 新员工培训中心 2. CAD\\CAM实训中心 小 计 1. 电气控制实训基地 2. 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3. 电子设备制造基地 小 计 1.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资金来源及预算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投入 7.00 16.20 40.00 3.00 43.00 3.00 3.00 3.00 9.00 1.50 2.00 4.00 学院自筹 小计 7.00 20.20 40.00 3.00 43.00 3.00 3.00 3.00 9.00 1.50 2.00 12月 1.00 1.00 2.50 分季度资金使用预算 1-3月 4-6月 3.00 7.00 1.00 7-9月 4.00 3.00 3.00 3.00 3.00 3.00 9.00 1.50 10-12月 3.00 5.70 40.00 40.00 0.50 0.50 校内实训室 校外实实验 训实训 基条件 地 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 相关专业群 小 计 3.50 3.50 1.00 1.50 1.00 1.课程建设 2.教材建设 6.00 6.00 1.00 1.00 1.00 1.00 2.00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3.师资队伍建设 4.校内实训室建设 小 计 1.专业教学资源库 资金来源及预算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投入 9.00 15.00 4.00 4.00 4.00 16.00 6.00 6.00 116.7 5.00 学院自筹 40.00 40.00 2.00 2.00 4.00 51.00 小计 9.00 40.00 55.00 4.00 4.00 4.00 16.00 2.00 6.00 2.00 10.00 172.70 12月 1.00 0.50 0.50 4.50 分季度资金使用预算 1-3月 4-6月 3.00 4.00 2.00 1.00 3.00 3.00 3.00 25.5 7-9月 4.00 40.00 45.00 1.00 3.00 3.00 7.00 2.00 1.00 3.00 76.00 10-12月 2.00 4.00 1.00 1.00 3.00 1.00 4.00 58.7 1.00 0.50 0.50 8.00 共享资源库建设 2.自主学习平台 3.行业资源 小 计 1.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 社会2.合作交流 服务3. 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能力 训项目及技术服务 小 计 合 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