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置换工程中,管网置换与燃具置换需要紧密配合,而放散时间是管网置换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放散时间进行估算有利于置换工作的合理安排。加快置换速度。燃烧放散时间与燃烧器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准确的理论计算很难实现。经经验测试与理论结合。可对直接放散的时间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管道换气时间估逄公式[1]:
通过放散孔的气体流速v[1]: 其中:
ν-放散孔LI气体流速(m/s);
p-管内气体的压力(Pa);
ρ-管内气体的密度(kg/m3);
n-孔口系数(取O.5~0.7)。
由于随着放散时间的延续,管内气体的压力和密度不断地变化,故单个放散口放散时间的计
算公式:
其中:T-单个放散口放散时间(h)
K-放散置换系数(一般取2~3);
ρl-放散开始时管内气体的密度(kg/m3);
p2-放散结束时管内气体的密度(kg/m3);
P1-放散开始时管内气体的表压(Pa);
P2-放散结束时管内气体的表压(Pa);
V-放散管道内气体的体积(m3);
A-放散孔口的截面积:
ν-放散孔口气体流速(m/s1。
设管径为D、管长为L,放散管管径为d,对放散时间进行积分:
放散时间调查及公式计算见表1。
由表1可看出,放散置换系数K与放散管道的长度和管径大小有关。当管道长度大于等于500m或管径大于等于DN250时,放散置换系数K可取2.5:其余,放散置换系数K取2.2。
对于比较长的管线进行放散时通常要设多个放散点以加快放散的进程。但实际放散时间因放散点数量多少、位置不同及放散的相互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而应考虑放散点
系数,故多个放散点理论所需的放散时间即为:
其中:T′-多个放散点所需的放散时间;
T-单个放散点所需的放散时间;
N-放散点的个数:
E-放散点系数(取1.1~1.2)
例如,按表1所示,采用本文所推导的公式(2)计算益田路市政管接驳时单个放散点所需的放散时间:
说明:表中所示气体压力均为表压;气体组份按丙烷与异丁烷体积比为4:6计;气体密度均按20℃时考虑,放散后气体密度按1个大气压下的气体密度取值;因现场实际采用管口未砸扁的放散管,故n取0.7;放散置换系数K分别取2.2和2.5;且放散点系数E取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