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近几年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及县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校的中考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天我代表将乐历史学科的同仁们在此作发言,深感荣幸,经验谈不上,只能把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日常做法谈一谈,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同仁指正。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动边缘化”的地位,在有的领导、老师,甚至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是“小科”,是“副科”,不受重视,因为中考各门课程分值有差别,学生、家长、语数英老师不愿意历史学科及教师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历史学科受到一定的排挤。因此,历史教师只能竭尽全力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一、打造高效课堂老师应如何做 (一)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每年带毕业班,开学初面对的都是新面孔,我一般用两三天时间记住所任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在课堂提问时能非常自如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比如今年我所教的班级50%是留守孩,四位孩子是单亲家庭,三位孩子先天性残疾),对这些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关心爱护他们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就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自然而然对我所教的科目更有认同感。培养与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比较渊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熟悉教材,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在平时多收集历史资料,精选一些典型材料,讲课中适时抛出,既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颇显老师的学术气,使学生由奇生疑,由疑促学。

再次,不离不弃,抓两头促中间。“面对全体学生,不离不弃,抓两头促中间”,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落实得比较到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后期的复习中,我把学生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90分以上、B级为80分以上、C级为70分以上、D级为60分以上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用好两只眼睛,一只看好优生,一只看好差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他们,从而主动学习历史。

最后,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及时做好家访工作。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家访越勤的老师,

家长越重视该学科,学生也就会更重视该学科,我正是意识到家长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之余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引起家长对我学科的重视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压力,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样容易形成合力。

(二)课前——精心准备

在课前老师必须多下功夫,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时教师要准确理解“课标”的基本要求和熟读教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并准确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备好用哪种教学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例如:九年级第18课 美国战争

课程标准:知道华盛顿,《宣言》和1787年的相关史实。讲述美国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读课标和熟读教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北美经济的发展状况,美国战争的爆发,经过,转折点,结果及影响,1787年内容

2、理解《宣言》的意义,1787制定的原因,基本内容及作用。

3、归纳美国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学会根据线索记忆历史事件的能力;探究美国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美国战争的双重性,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宣言》和1787

难点:美国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的双重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法

通过以上准备我就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只有精心备课,才能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 三)课堂——精心讲解

精讲不等于少讲,即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精心点拨、启发,引导式的讲,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主要是导的作用,千万不可满堂灌。真正做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为此,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到“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 例如:《美国战争》这一课,美国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开始、建军、建国、转折、胜利、结束),可以由学生通过阅读P85-86页的教材自行归纳,提问几位学生,老师不要过多地讲只要稍作点评。至于《宣言》和《1787年》两个重要文件,我设计了一个表格从颁布时间、颁布机构、核心内容、意义等比较这两个文件。学生阅读教材可以自行完成(用表格突破重点) 名称 时间 机构 核心 内容 意义

这一课主要讲:美国战争的原因以及美国战争的性质双重性(美国战争的原因可以通过老师分析、启发、引导、精心点拨,学生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美国战争的性质双重性,老师可以提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一是美国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说明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二是美国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说明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如果课本上列举的知识都由老师讲,学生没有参与,没有感悟,没有探究,会听得很累很烦,这样会导致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老师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效学习。

(四)课后——精心练习

面对多牛如毛的资料和良莠不齐的检测题 ,老师务必亲自过目,精心把关,力求让学生所做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设计或精心挑选的。搞题海战术,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一是精练,所选习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避免机械地重复练习。切实做到“三突出”———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教学的重点、突出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突出题目的针

《宣言》 1787年 对性(针对中考的考点、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突出题目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做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其所学知识能在相关试题的解答中得到灵活应用。

二是重视试卷的讲评。首先,试卷讲评应及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若不及时讲评,学生对所做试题印象逐渐淡薄。时间拖得越长,讲评的效果也就越差,甚至使问题积累,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讲评试卷要有针对性。试卷讲评绝不可以不分主次对答案,必须重点突出,才能真正起到评价作用。例如选择题只有对错误率比较高的题达到50%以上的人出错了才集中精力重点讲评。再如对于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应该针对试卷上的典型错误,进行重点讲评。

再次,讲评试卷要传授答题方法。试卷讲评不是单纯地公布答案,最关键的是要传授答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结合审题失误讲解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例如最后一题材料论述题每次都是我讲评试卷重点,反复强调答题的方法与要求。要求学生首先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概括出中心或结论作为观点,一定是陈述句。论述部分要紧扣观点,一般写两点,可用材料中的一个,课文中的一个,论述时要具体,语句要完整。总结部分是观点的升华,凸显观点,实在不会把观点稍做修改写上。)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老师在备好课讲好课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过好“四关”。

二、打造高课堂效率学生应如何做 (一)过好笔记关

学生想要读好历史这门学科,做课堂笔记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的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难点,并为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在书上,明天记在本上。到时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学习效率。我一般要求学生把笔记做在课本上,要识记的基础知识(如: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作用)在书本上能找到的用线划出来并在空白处写上批注。老师补充的知识(如:启示、结论、答题技巧等)指定学生做在书本的哪一页的哪个位置。

课堂里随时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除了提醒学生做好笔记之外,还给学生留出记录笔记的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提示,很多学生就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而放弃记录笔记。

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做笔记,还对笔记进行检查或抽查。

(二)过好识记关

首先每课分组提问。我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A为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一般生。利用课余时间老师提问优等生(大约确定6个左右),每个优等生提问两个固定的中等生,每位中等生再去提问两位固定的一般生。每课要识记的内容不多,最多花上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方可完成。这种提问方式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学生,逼着每位学生必须去背。如果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问,学生就会抱着侥幸的心理,今天老师可能不会抽到我,而不去掌握。

其次每单元听写。每个单元教完,课前花上几分钟对整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再听写一遍。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

(三)过好练习关

初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布置的练习要精而少。我尽量在课堂上合理安排做练习的时间,做到课堂作业堂堂清(说实在我也不放心让他们带回去做,带回去做的作业没质量,等于没做),把平常的练习都让学生觉得是一次考试,让学生认真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且不允许抄袭。不会做也绝对不能空着,把练习真正落到实处。

(四)过好考试关

一是学会仔细审题。无论是平常做练习还是月考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们在熟读题目后标出相关重点的字、词、句(如最佳选择题题干中的“最主要、最突出、最大”等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否定型选择题题干中的“错误、不属于、不正确”等否定提示或词)(如材料解析题所设的问题:是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还是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还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这些问题看起来相似,但回答的方法和技巧都不一样。所以特别要求学生画出并认真审题)(再如2018年的中考题最后一题材料论述题: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很多学生观点写正确了,但审题没审清楚是要用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很多学生用新文化运动的史料,这样就非常可

惜了)。有的学生认为在审题方面花些时间是浪费。习惯把题目草草看过一遍后提笔就答,审题失误,必将是“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二是注意书写规范。做到字体工整。如果字迹潦草不易辨认,这令人遗憾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对答卷的“命运”产生灾难性的影响。还要做到文字要正确。一份错别字“此起彼伏”的答卷,极易令阅卷者产生一种烦燥的心情,从而影响成绩。材料题答案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练,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读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很多,然而中考阅卷速度快,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材料论述题要用序号分点答,阅卷老师看了一目了然。

三是不能出现空题。有些学生一看到开放性题目(尤其是最后一题论述题)有种恐惧感,空着不作答,无论是平时做练习还是正规考试我严格要求学生无论会不会答,也无论对错,必须作答,绝对不允许出现空题。这种题目本来就没什么标准答案,告诉学生:不答一分也没有,答了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得点分,再依据题干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抱着侥幸的心里去写,总能碰到一点分数。

总之,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和大家多交流多沟通,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