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应对自然灾害》(2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25、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6、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27、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8、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29、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 课题 4、《地球—我们的家园》 序号 1、《我们生存的家园》 2、《环境问题3、《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感知环境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知道一掌握生活中保护地球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地球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难点:感知环境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掌握生活中保护地球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地球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5、《应对1、《我国自然2、《防御自然灾害》 3、《不屈的抗灾精神》 重点: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应对自然灾害” 任务一:自然灾害小调查 任务二:辨析小能手 1、收集与处理信息 □模仿 ■独立操作 □迁移 2、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模仿 □独立操作 ■迁移 自然灾害》 灾害知多少》 的重要意义,认识保护地表现性活动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 “地球—我任务一:保护地球小调查 任务二:节能小妙招 1、收集与处理信息 □迁移 2、交流与合作 □模仿 □独立操作 ■迁移 们的家园” □模仿 ■独立操作 敲响了警钟》 些保护地球的协定或法规 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难点: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第2单元第六课)
学校 课题 应对自然灾害 班级 教时 2 执教者 日期 二十五、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2.知识技能: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过程方法: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难点: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二学期第2单元第5课。它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同属第2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这一单元主要从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出发到人了对环境的破环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担负起爱护地球的责任。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然后聚焦的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 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2.知识技能: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及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 3.过程方法:在观察、讨论、实践操的过程中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短短的三钟, 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震外, 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3.揭示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视频,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启发孩子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看视频 活动一: 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 运用读图分析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种类多、分布广 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 学生观看 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 活动二: 1.出示统计图 看统计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图,分析自然灾害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2、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二、播放PPT 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图片 活动三: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的小小调查元 自然灾害,娜美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 的危害性 小结: 观看ppt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通过之前的活动,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早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启发思考。并通过汇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活动四: 1.出示辩题: 辨析小能手 媒体出示:下面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错在哪里。 上海抵触我国东部海岸中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虽然有一些自然灾害,但发生频率较低,受灾较轻,所以无需预防。 学生辩论 通过辩论,加强印象,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完成表格。 完成表格 2、和家长制定环保措施方案,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3、总结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灾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天使” 板书设计: 制定方案 应对自然灾害 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原因:地质、气候等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2.知识技能: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过程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学习自救自护方法,提高抗灾能力。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谈话引入,启发思考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看PPT 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2.揭示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一: 1、如果遇到下面这些自然灾害,我实践小达人 们应该这么做? 1.雷电 2.地震 3.水灾 4.雪灾 2、学生交流时作小结指导,PPT演示 活动二: 1.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阅读 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怎样做的? 2、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国家有哪些举措? 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通过实践,学习放在比线的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看ppt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接收信息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和捕捉信息,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 。 活动三: 1.在教学楼上遇到地震,下列做法小小调查元 对不对? 课前查找资 通过之前的活动,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早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A.不顾他人,抢先一步冲向门口 B. 料 躲到卫生间或楼梯附近 上台汇报 C.蹲到教室中央 D.跳窗而下 E.躲到墙角 F.大声呼喊 G.地 震停了,原地不动,等别人消息H.地震一过赶紧有秩序撤离 I.疏散过程中不大声喧哗,听清老师指挥 J.撤离后,停留在 空旷处 K.撤离后,在电力塔或大广告牌下、高墙边做游戏 2.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 A.赶紧躲进山谷小屋子,关好门 B.爬到小树上 C.挽起裤角, 做好涉水准备D.顺山谷快向下跑 E.坚守原地,等待救援 F.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坡顶跑 G.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启发思考。并通过汇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找块大石头,站在上面 拓展测试 中广网北京2013年4月21日消 学生完成测试 通过测试,加强印象,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息 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雅安地震的震中——芦山县城近期会有降水,包括芦山县、宝兴县发生崩塌和滑坡的可能性会很大。在周边的甘孜等地,也有可能出现滑坡等次生灾害,防止次生灾害也是救援的重点 。 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此引起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④⑤ C.①③④⑤ ④⑤ 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⑧ C.②③④ ④ D.①③ B.①② D.②③ B.①② 拓展实践 1、在家长的陪同下,找一找身边的避险场所 2、收集抗灾、救灾英雄故事 找寻避险场所 收集故事 通过故事收集,感受不去的抗灾精神。 板书设计: 应对自然灾害 遇灾逃生 灾前防范 熟悉环境 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