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暑假体育学习总结
4页)
法泗桥头小学罗明
通过暑期农村体育教师跟踪班的培训,我对体育新的课程标准有 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体育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 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 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 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 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 “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 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 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 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 进学
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 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 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 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岀相应 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是每个学 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其次,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 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 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 的内容体系。
(2)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 级水平。
(3)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 具体
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 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 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 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特征。这既便于学生学 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 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 有效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4)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教师在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 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岀发,选用适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 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5) 、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 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 励、发展功能而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 提岀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 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 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 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
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 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 此,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完全符合国家对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