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孩儿校区 陈金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了解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数数的方法,能运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包括万)。
学生已有学习情况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万以内的数数》,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许多学生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千和万,会数万以内的数,但遇到数邻近整百、整千数会出现“返数”现象。本课重难点:关键是掌握数位顺序表,数数时能正确地进位。
对本班学生的目标定位:
下限: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和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及数位顺序。 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启发帮助下,按要求数万以内的数。
上限:通过讨论、找规律,学会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正确地数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拼数游戏:用1、3、9分别拼数。
记住数位顺序能帮助我们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
说说每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及每个数的组成。
明确数位顺序。
(板书:个位、十位、百位)
2、数数,认识数位间的关系。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 )
选择拼数游戏中的数,如:19、31、93等,按照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会数百以内的数,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比百大的数,如学校的学生人数,支援灾区的捐款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数数》
2、出示投影,教学例1
①这样的一层是一百块小方块,怎么数出这些小方块的个数?
②再增加一百是多少?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千”(板书:千位)
③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
3、出示算盘,教学例2
①我们在算盘上拨珠数数,一千一千地数,你会数吗?
②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引出新的计数单位“万”(板书:万位)
③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
4、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你能在自己的小算盘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以及“千位”“万位”吗
5、这个表就是数位顺序表,在万位的上面还有很多新的计数单位,所以在万位的左边,我们要把还没有学到的数位用“……”表示出来。
三、教学例3交流讨论,尝试数数
1、教师提供学习工具(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2、安排、调整好学生选择学习工具,进行学习活动。
3、具体指导和老师学的同学
4、了解各组学习信息。
5、小朋友已经会按要求,数万以内的数。下面我们就展开一个数数比赛。
四、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1、亲历探索过程,感受数学乐趣。
教学片断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
2、小组合作有效性。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合作需要,通过四人合作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小组合作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了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