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杈叶槭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
【摘要】杈叶槭在我国的树种中,属于槭树科中的秋色树种之一,属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但是随着人们对杈叶槭资源需求的不断加大,珍稀树种资源在日益减少。为了有效的对杈叶槭树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相关的工作人员从2006年起,着重对杈叶槭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原产地调查和引种的方式进行观察,对种苗的繁育、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杈叶槭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杈叶槭;生物学特性;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2种槭树科植物,在我国分布的约有151种,占据全世界槭树科的75%。我国虽然具备比较丰富的槭树树种资源和历史悠久的槭树栽培历史,但是我国的槭树没有被充分的开发运用。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和日本,对槭树科植物进行的栽培、利用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水平。杈叶槭具有优美的树资、婆娑的枝叶,秋叶为鲜红色或者金黄色,在我国的槭树科中具有独特的特色,是我国特有的秋色树种。本文通过对杈叶槭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对槭树珍稀树种进行开发利用。
一、杈叶槭的基本信息分析
通过对杈叶槭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
1.杈叶槭的形态特征
杈叶槭属于落叶乔木,高度在5~10cm范围内。具有小枝细瘦、无毛的特点,在颜色上,当年生长的树枝为紫褐色,多年生长的树枝分为橄榄色和绿褐色两种。叶子有纸质和膜质两种,基部截形接近于心形,长度为6~8cm,宽度在7~12cm之间,常裂为7~9个,其裂片为长圆形或者近似于卵形,长度为4~5cm,端尾状呈锐尖形态,具有稀疏性和不规则性的锯齿。杈叶槭的叶片在幼期时,两面长出柔毛,随着时间的推移,叶脉逐渐变密,长大后叶子上面无毛。叶柄约为5cm,具有细瘦、无毛特点。杈叶槭的花呈杂性,雄性花和两性花属于同株,顶生伞房的花序有4~8朵花,花梗长度约为4mm。坚果是淡黄绿色,形状为椭圆形,长度在5~7mm之间,宽度在4~5mm之间。杈叶槭的花期约在4~5月份,果期为9月份。
2.杈叶槭的地理分布
我国的杈叶槭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河南省的西南部、湖北省的西部、陕西省的南部、四川以及云南等各个地方。其中,杈叶槭资源区域的分布在河南最为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在伏牛山区、大别山区的局部地区,在伏牛山区的南坡和北坡中分布最为集中。在河南省,杈叶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900m之间,普遍生长在山坡、溪流以及山沟旁边的落叶阔叶林中。杈叶槭的伴生乔木树种主要包括了五
角枫、领春木、水曲柳、山核桃以及秦岭槭等树种;伴生乔木主要包括了瓜木、接骨木、高聪珍珠梅以及小花溲疏等树种;伴生草本主要包括玉竹、野芝麻、蝎子草、紫花碎米荠以及管花鹿药等树种;层间植物主要有三叶地锦和扶芳藤等植物。
二、杈叶槭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通过对杈叶槭的生物学特性和苗木培育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1.杈叶槭的生物学特性
杈叶槭属于喜温凉的植物,适宜生长在湿润的气候中。在河南地区,杈叶槭普遍分布的区域气候属于夏季凉爽、多雨雾,冬季寒冷、多霜雪的环境中。冬季温度为零下二十摄氏度时,杈叶槭的树枝不会被冻害。杈叶槭属于喜光物种,在光线不强的山沟、山谷和林子中不会开花结果,且苗期具有耐庇荫性,在林子的下面或者林子的边缘能够长出幼苗。不适应干热气候,在海拔区域低的环境下,如果不对幼苗进行遮阴,那么幼苗就不能得到良好生长。杈叶槭有很好的土壤适应性,例如在酸性、微碱性、中性以及石灰质土壤类型中均能得到很好的生长,其喜欢生长在深厚、腐殖质层厚、排水良好以及肥沃的土壤中。
2.杈叶槭的苗木培育技术
通过对杈叶槭种子的采集、贮藏、催芽、播种、苗期管理以及大苗培育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分析:
(1)采集种子。选择生长在20~50年的壮龄树,并且生长健壮、没有发生过病虫害的树木作为采种的母树。到了8、9月份,当母树的果实由原来的黄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或者红褐色时,就可以进行种子的采集,将果序进行采摘或者使用高枝将果序剪下来。种子采集后,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进行通风,将果序和其它的杂质去除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翅果,也就是杈叶槭的种子。
(2)种子的贮藏。杈叶槭的种子具有休眠的特点,需要运用沙藏的方式进行处理,进而导致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出来。贮藏的方法,首先将种子放置在35~40℃范围内的温水中,浸泡约1~2d,然后每天换两次水,浸泡好后,将种子打捞出来控水,将种子和粗河沙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被高阴、干燥的地方进行挖坑,将种子沙藏。
(3)催芽。对种子进行播种时,在3月份开始。在进行播种前的16~21d,要将种子在沙藏中的萌动情况进行检查。如果种子没有出现萌动状态,那么要将种子从沙藏坑中取出来,放置在阳畦上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就是通过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构建南低北高的阳畦状的催芽床,然后在下面垫些砖块或者草垫,以便能够实现透水、透气,另外,在上面铺设的种子,厚度在20cm左右,并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遇到阴雨天气,为了实现保温,要加盖一层草垫。并每天翻动一次,让种子实现受热均匀,并能及时进行补水。可以的话,也可以将其
直接放置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催芽。
(4)播种。对种子进行播种时,选择肥沃、深厚、排水性能好的沙壤土、沙土作为育苗的场地。实现深耕细耙、施足底肥的效果。
(5)苗期管理。在播种后的20~30天后,苗木出土。大多数苗木出土后,需要及时的将覆盖的地膜和盖草撤除。由于杈叶槭的幼苗不适宜在干燥炎热的气候中生长,因此,需要提早搭建遮阴棚,透光度控制在50%左右。杈叶槭的幼苗比较喜欢生长在湿润透气的环境中,苗木出土后到六月底,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补水,并通过浇水对苗木生长的土地进行松土。7、8月份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雨季,需要及时的将圃地中的积水排出来,进行中耕松土。
(6)大苗培育。杈叶槭在野生的环境中能够长成大乔木和小乔木。通过对相关的引种进行观察,了解到在人工栽培的情况下,应该以培养杈叶槭的小乔木为主,在园林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对杈叶槭苗木进行培育时,首先应该在原来的播种圃地中运用连续性的培育方式,培育3年左右,当苗木的枝干达到2米左右、地径超过1厘米时,运用分栽的方式,保持株行距为1.5m×1.5m。另外,在培育2~4年后,确保苗木的地径约为5cm时,将苗木出圃,然后进行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我国的珍稀树种杈叶槭的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有力的促进杈叶槭树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孟庆法,高红丽,赵凤兰等.河南省野生槭树种子育苗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137
[2]徐廷志.云南槭树红叶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89,10(31):95-96
[3]孟庆法,高红莉,刘志术等.杈叶槭生物学特性与苗木培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209-210
[4]金雅琴,李冬林.复叶槭苗期生长特性及育苗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03(11):9-10
[5]章建红,李修鹏,李玉祥等.花叶复叶槭引种栽培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7,02(31):95-96
[6]赵庆涛.复叶槭优良无性系——青竹复叶槭选育及其特性[J].河南农业大学,2009,14(03):209-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