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6 常见地质灾害

6 常见地质灾害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六、常见地质灾害

Ⅰ.名词解释

1.滑坡主裂隙 P130

2.泥石流 P139

3.岩堆 P137

4.休止角 P137

5.岩溶 P143~144

6.落石 P135

7.溶蚀基准面 P147

8.地震 P149

9.滑坡 P129

10.滑坡台阶 P130

11.崩塌 P135

12.活动性断裂 P149

13.发震断裂 P150

14.地震烈度 P153

15.基本烈度 P155~156

Ⅱ.单项选择题

1.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一个或几个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过程叫做( )。 P129

A.崩塌 B.滑坡 C.溜坍 D.坍方

2.具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并且下滑力大于抗滑力,被认为是( )。 P131

A.滑坡分类的重要依据 B.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C.滑坡的形成条件 D.滑坡的主要判别持征

3.切层滑坡是指滑体的滑动面( )。 P132

A.顺着岩层面 B.切割岩层面 C.切割节理面 D.顺着节理面

4.顺层滑坡是沿岩层面或软弱结构面形成滑面的滑坡。多发生在岩层面与边坡面倾向

接近,而岩层面倾角( )边坡坡度的情况下。 P132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三种都可以

5.滑坡体后缘与不滑动部分断开处形成的陡壁叫做( )。 P130

A.滑坡壁 B.滑动面 C.主裂缝 D.滑坡台阶

6.治理滑坡时修筑支挡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 )。 P133

A.提高岩土体粘聚力 B.减小变形

C.增加抗滑力 D.提高岩土体强度

7.如果岩体中含有向( )倾斜的层理等贯通的软弱面,且倾角( 时,最易形成顺层滑坡。 P132

A.坡内;小于 B.坡外;小于 C.坡外;大于 D.坡内;大于

8.斜坡上的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叫做( A.剥落 B.落石 C.崩塌 D.滑坡

9.崩塌主要发育在( )。 P135

A.软弱岩区 B.节理不发育边坡

)。 P135

)坡面坡度

C.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区 D.平缓山坡

10.对于中等规模、频繁发生的崩塌,线路通过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P136~137

A.明洞 B.拦石墙 C.拦石网 D.绕避

11.岩堆表面坡度与岩块堆积的天然休止角相比,应该( )。A.偏大 B.偏小 C.接近 D.不一定

12.对正在发育的大中型岩堆,线路通过时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绕避 B.修路堑 C.修路堤 D.半堤半堑

13.对于软硬互层的边坡,( )是造成崩塌的最重要原因。 A.差异风化 B.倾向不同 C.倾角相差较大 D.坡度较大

14.产生崩塌的基本条件是( )。 P135

A.岩体中存在不连续面 B.地壳快速上升

C.岩体坚硬 D.坡度较陡

15.泥石流按流态特征可分为( )和黏性泥石流。 P141

P137

)。P138

P135

A.泥流 B.水石流 C.稀性泥石流 D.坡面型泥石流

16.下列关于黏性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P141

A.含有大量的黏土颗粒 B.含有少量黏土颗粒

C.有较小的容重 D.泥浆流速大于石块流速

17.泥石流间歇期沟谷一般呈( )字形。 P141

A.“U”字形 B.“V”字形 C.“Y”字形 D.“I”字形

18.在条件允许时,泥石流地区的选线一般选在( )。 P142

A.流通区 B.扇顶 C.扇腰 D.扇缘

19.泥石流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 )。 P143

A.排导槽、栏碴坝和明洞渡槽 B.丁坝 C.泄洪渠 D.种植植被

20.稀性泥石流水流状态为( )。 P141

A.层流 B.紊流

C.上部为层流、下部为紊流 D.上部为紊流、下部为层流

21.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运动。 P146

A.岩层产状 B.岩石构造 C.岩石的孔隙性 D.岩石的可溶性

22.横波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 )。 P151

A.垂直 B.一致 C.锐角相交 D.钝角相交

23.地震时建筑物水平摇晃是( )造成的。 P151

A.横波 B.勒夫波 C.纵波 D.瑞利波

24.岩溶发育的规律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 )的影响。A.岩层产状 B.地下水中CO2含量 C.节理发育 D.岩石性质

25.分布最广的可溶性岩石是( )。 P144

A.碳酸盐类岩石 B.硫酸盐类岩石

C.岩盐类岩石 D.钙质胶结类岩石

26.( )发育地区,最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P144

A.石灰岩 B.大理岩 C.高岭石 D.蒙脱石

P146

27.最常见的地震类型是( )。 P149

A.火山地震 B 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 水库地震

28.背斜轴部易形成的岩溶形态为( )。 P144

A.石笋 B.漏斗 C.石芽 D.溶蚀洼地

29.岩溶地区溶蚀基准面一般定为( )。 P147

A.地下水面 B.地表水面 C.邻近河谷的谷底 D.承压水位

Ⅲ.多项选择题

1.滑坡按力学特征可以分为( )。 P131

A.牵引式滑坡 B.推动式滑坡 C.均质滑坡 D.顺层滑坡

2.滑坡监测内容包括( )。 P134

A.地表位移 B.孔隙水压力 C.建筑物变形 D.结构物受力监测

3.滑坡中易形成拉张裂缝的位置有( )。 P130

A.滑坡壁 B.滑坡舌 C.滑坡两侧周界 D.滑坡鼓丘

4.崩塌的形成条件有( )。 P135~136

A.坚硬的岩石和高陡的边坡 B.发育的节理和水的作用

C.不合理的开挖和爆破 D.不合理的拦挡措施

5.落石和小型崩塌可采用的防治方法有( )。 P136

A.清除危岩 B.支护加固 C. 拦挡工程 D.明洞

6.以下属于岩堆结构、构造特点的有( )。 P137~138

A.结构疏松 B.有层理 C.紧密胶结 D.大小混杂

7.泥石流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 P142~143

A.在形成区种植植被、排洪、固坡 B.在流通区修挡碴坝

C.在沉积区修排导槽、明洞渡槽 D.在扇缘修导流堤

8.泥石流按固体物质成分分类可以分为( )。 P140

A.泥流 B.泥石流 C.水石流 D砂石流

9.泥石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P139~140

A.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B.足够的突发性水源

C.陡峻的地形 D.强烈的构造运动

10.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 P146~147

A.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B.岩层产状和气候条件

C.地形地貌 D.可溶性岩石的形成年代

11.常见的地表岩溶形态有( )。 P144~145

A.峰丛 B.石柱 C.溶沟 D.坡立谷

12.常见的地下岩溶形态有( )。 P144~145

A.石芽 B.石笋 C.地下河 D.溶蚀洼地

13.以下可用来判断滑坡的有( )。 P130

A.马刀树 B 双沟同源 C.房屋开裂 D.圈椅状形态

14.岩溶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有( )。 P147

A.地基塌陷 B.不均匀下沉 C.洞室涌水 D.水库渗漏

15.地震波中属于体波的是( )。 P150

A.纵波 B.横波 C.勒夫波 D.瑞利波

16.地震波中属于表面波的是( )。 P151

A.纵波 B.横波 C.勒夫波 D.瑞利波

17.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153

A.震级越大烈度越高

B.震级越大地震时释放的能量越大

C.烈度越高地震时释放的能量

D.烈度与距震中的距离有关

18.按滑动面与地质构造特征可以把滑坡分为( )。 P131~132

A.牵引式滑坡 B.切层滑坡 C.均质滑坡 D.顺层滑坡

Ⅳ.改错题

1.滑坡台阶是指滑坡体滑动过的地面呈阶梯状。 P130

2.均质滑坡滑面多为折线形。 P131

3.牵引式滑坡是由于滑体上部先失去平衡发生滑动,逐渐向下发展,而使整个坡体跟随滑动。 P131

4.泥石流发育初期沟谷上游以冲刷为主、下游以淤积为主,淤积速度减小。P141

5.岩溶地区不管地下水是否流动都能造成可溶岩的溶蚀。 P146

6.对于可溶性岩石来说,晶粒粗大、岩层较厚的岩石比晶粒细小、岩层较薄的岩石更难溶解。 P146

7.设防烈度是指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它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条件对地震烈度的调整。 P156

8.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P153

Ⅴ.简答题

1.简述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形成因素。 P131

2.进行滑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P134

3.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P146

4.泥石流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P142

5.地震安全性评价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P156~157

6.地震和降雨是如何影响滑坡发生的? P131

Ⅵ.读图题

1.写出下图中编号所代表的滑坡要素。 P130

①滑坡体;②滑动面;③滑坡床;④滑坡周界

2.写出下图中编号所代表的滑坡要素。 P130

①滑坡壁;②滑坡台阶;③滑坡舌

3.写出下图中编号所代表的裂隙名称。 P130

①张裂隙;②主裂隙;③剪裂隙;④鼓胀裂隙;⑤扇形裂隙

4.读图,判断下图滑坡类型,并简要叙述其特征。 P132

均质滑坡;多发生在均质土体或极破碎的、强烈风化的岩体中的滑坡。滑动面不受岩体中结构面控制,多为近圆弧形滑面。

5.读图,判断下图滑坡类型,并说明其特征。 P132

顺层滑坡;沿岩层面或软弱结构面形成滑面的滑坡。多发生在岩层面与边坡面倾向接

近,而岩层面倾角小于边坡坡度的情况下。

6.读图,判断下图滑坡类型,并说明其特征。 P132

切层滑坡;滑动面切过岩层面的滑坡。多发生在沿倾向坡外的一组或两组节理面形成贯通滑动面的滑坡。

7.读图,写出图中各编号代表的排水措施名称。 P133

①引水渗沟;②排水明沟;③截水沟

8.读图,写出泥石流的各分区名称。 P140

①汇水动力区;②物质供给区;③形成区;④流通区;⑤沉积区

9.下图为三个泥石流区选线方案,请选出最优方案,说明理由。 P142

方案1以单孔高桥通过。流通区沟床稳定,冲刷、淤积相对最小,是最稳定、最少工程措施的方案。

10.写出下图中地震各要素名称。 P150

①震源;②震源深度;③震中;④等震线;⑤震中距

11.判断下图所示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其形成机制。 P137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受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脚形成疏松岩块堆积体。

12.读图,判断图中滑坡类型,并简要说明其滑动机制。 P131

牵引式滑坡;滑体下部先失去平衡发生滑动,逐渐向上发展,使上部滑体受到牵引而跟随滑动。

13.读图,判断图中滑坡类型,并简要说明其滑动机制。 P131

推动式滑坡;滑体上部局部破坏,上部滑动面局部贯通,向下挤压下部滑体,最后整个滑体滑动。

14.请写出下图各岩溶形态名称。 P145

①石钟乳;②石笋;③石柱

15.判断下图岩溶灾害类别,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P144

漏斗;地表水沿岩石裂隙下渗过程中,逐步溶蚀岩石,使上部岩石顶板塌落而形成的。

16.判断下图岩溶灾害类别,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P144

落水洞;地表水沿近于垂直的裂隙向下溶蚀而成的洞穴。

17.如果设计路堑,应设在下图A、B哪个位置?说明理由。

A,当建筑场地需要挖方时,建筑位置选在岩堆顶部。

18.如果设计路堤,应设在下图A、B哪个位置?说明理由。

B,当建筑地基需要填方时,建筑位置选在岩堆下部。

P138

P138

Ⅶ.论述题

1.请论述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P147

2.请论述地震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P152~153

3.请论述泥石流发育各阶段的特征。 P141

4.请论述处在不同阶段的岩堆的特征。 P138

5.如何在野外判断一个坡体是否是滑坡? P130

6.滑坡的防治原则有什么?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P132~134

7.岩溶形态如何受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控制? P146~147

8.岩堆的防治原则和常用防治措施有哪些? P138

9.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系?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P153~156

10.试论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P157~158

11.地震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P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