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属于____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3、被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的是。 A:巴尔扎克 B:普希金 C:欧·亨利 D:泰戈尔
4、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____ A:自我体验 B:自我认识 C:自我监控 D:自我调节
5、__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A.问题 B.问题解决 C.理解问题 D.问题空间 6、”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__。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7、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有。 A:智力和学习环境 B:学习目标和态度 C:认知结构和态度 D:年龄和学习材料
8、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E:重视个别差异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有关市教委规定“禁止违规补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一、二年级均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B:高三年级在坚持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下,学校可用周六开展培优补差活动
C:严禁中小学校在岗教师组织本校学生开展有偿补课活动,奥赛除外 D:校园内应禁止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面向中小学生办班收费补课
11、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__ A.整体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2、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在() A:0.25~2秒 B:0.1~0.2秒 C:0.5~1.5秒 D:0.5~0.2秒
13、王磊的爸爸是工程师,他的同桌李明的爸爸是环卫工人,王老师每次评价他们的时候总是说,“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啊,工程师的儿子学习就是好”,这体现了王老师持。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作用论
14、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地位。 A:文化 B:经济
C:法律 D:政治 E:卢梭
15、王老师在小中的评价表上这样评价“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他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方案 B:学习计划 C:技能
D:思维程序
17、(2006年1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1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19、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____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20、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__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21、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YJ6童身心发展____的特点。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学习能力 D:研究能力
22、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23、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个规定是要求教师要保护__ A.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B.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C.学生的名誉权 D.学生的隐私权
24、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__。 A.语言表述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25、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__。 A.诗、书、礼、乐、易、春秋 B.诗、书、礼、仁、义、智 C.德、智、礼、义、诗、春秋 D.德、书、礼、乐、义、仁
2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__。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并称“三生教育”。
A: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B:生存教育、生理教育、生活教育 C:生存教育、生理教育、知识教育 D: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知识教育
2、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____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4、复述策略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注意于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____
A: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B: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
C:塑造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D: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6、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__。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7、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自习课属于课外活动 B:课外活动包括选修课
C: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D: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8、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__。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10、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__。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1、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人的自觉性等,教育好学生不容易,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倾听、表述、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 A:社会性 B:游戏
C:谈话
D:欣赏文学作品
13、皮亚杰认为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__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15、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__。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17、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__。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1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9、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技能水平 B.人际交往水平 C.自我意识水平 D.智力发展水平
20、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__。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1、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
A.教师 B.学生 C.课堂教学 D.活动 E.教科书
2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同伴群体
23、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
2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编班,称为____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客观分组 D:主观分组
25、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2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__。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