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小组自主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初探

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小组自主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初探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小组自主管理的研究与实

践初探

黄 泽

摘 要:在班级小组自主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管理的主人。实施小组自主管理策略,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要进行科学分组,实现合理分工合作;要鼓励他们创建特色小组;要坚持民主,善于用活动增加小组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要坚持跟踪指导、合理评价、科学激励,才能让小组自主管理的路越走越稳,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小组;自主管理; 农村高年级的孩子胆子慢慢变大,个性也慢慢变得桀骜不驯,高年级的班主任当起来,明显比中低年级要困难,带给老师的管理挑战也较大。怎样抓住高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班级呢?通过长期担任高年级班主任的经验,我认为培养学生“小组自主管理”的能力,是一条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小组自主管理” 所谓“小组自主管理”,就是将班级的所有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完成学习任务和纪律管理的“自我治理”的过程。一般地,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人数通常在50人以内,小组成员的人数最好安排在4至6人,人太多了,增加管理协调的复杂度;人少了,则不能发挥小组的“管理”优势。

二、实施“小组管理”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学生的阅历逐渐丰富起来,其心理和生理都逐渐地发生着巨变;有效实施小组管理必须考虑学生的变化特征,才可以有针对性实施教育引导。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不难看到,低年级学生都是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的乖娃娃,而到了高年级,很多学生变得不听话、不配合。这其实是学生成长的自然表现,他们个子高了、见识多了,对社会的人或事,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一定的独立判断力。所以,就容易理解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摆脱束缚的心态。个别性格急躁的孩子,甚至容易表现出一种叛逆行为。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心逐渐增强

与低年级的小朋友“少不更事”相比,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觉醒”意识,能够对“自我”有较为强烈的认知。高年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的体现,一是不会轻易伤害他人的面子,有了换位思考的潜意识;二是不会轻易做出有损自己“尊严”的事;三是对包括老师在内的他人,对损伤自己面子的行为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再轻易流露真实情感

随着身心不断走向半成熟状态,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具有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很多事情,他们喜欢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私下里谨慎地与好友交流看法、想法。他们不再把什么都立即写在脸上,已经学会了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行适当的包装。所以,仅凭学生的表面的表现去判别学生的言行,已经失去

了可靠性。

三、落实小组“自主管理”的主要策略实践 (一)小组成员要合理搭配、科学分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多种角度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类,从而科学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搭配,以实现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的效果。分类的标准主要有性别、性格、成绩、兴趣、学习态度等,将相同或相近特质的学生分成大类,然后根据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冲突、团结协作”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搭配。不可以将特别顽劣的孩子都分在一组,也不可以将成绩优秀的都分到一组;要相信优秀者可以带动落后者,难管的孩子也会担心自己损害团队荣誉而不会轻易为集体抹黑,从而实现集体互助的组织效果。 (二)“常务组长”与“值周组长”相结合

组长主要负责小组之内的组织与协调等管理工作,是一个组能否良好运转的重要人物。实践中,组长之职有两种担任模式,一是通过组内成员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一个组长,长期负责组内的管理事务;另一种是民主选举出一个常务组长,负责担任组内管理的顾问或者参谋,另外再让每个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组长或者值周组长,负责组内的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我更推荐后一种组长选任方式,这可以让每一个组内成员都有体验“管理”的机会,一方面可使自己的管理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管理体验到“管理工作”的辛苦,从而能更好地配合他人的管理工作。

(三)鼓励学生创建有个性特色的小组

我们鼓励百花齐放,鼓励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这能够扬长避短,促进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首先,可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例如“青葱组”、“日进组”、“雄鹰组”……,有了组名,学生更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小组与众不同,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自立。其次,还可以让他们制定组内目标,小组口号,小组手抄报等,让小组建设体现出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色”。 (四)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小组合作的最佳状态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更重要的是科学分工。对于能力较强的小组,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进行分工;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可以深入小组之中,与学生一起商量,启发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一般地,一个小组中应当有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与汇报员等,为让每个组员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应定期让组员进行角色互换。特别要注意小组之内的学困生和调皮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将精力集中到小组的互帮互助上来,防止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五)坚持民主,充分发挥小组的自治能力

小组内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应当要求学生充分发扬民主,自主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智逐渐成熟,有了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班主任老师或者他人

(下转第188页)

2019年13期┆51

管理方略

[2]王义丽.谈职业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智库时代,2019(40):19-20.

[3]王建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运用探析[J].新西部,2019(26):16-19.

[4]魏榕根.“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27):92-94.

[5]宋传祥.“知行合一”视域下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国际公关,2019(03):72-73.

(上接第51页)

过多的指导与干预,容易引起他们的抵触心。所以,与其强力干预,不如放手让他们充分辩论,让他们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则每个人的潜能更容易充分地得到发挥。例如:某小组有个喜欢说脏话的学生,小组之内商量了一个办法,发现说一次脏话,让他写300字的“脏话说明书”,结果一段时间后,该生硬是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六)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小组的自主管理水平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活动,最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作为班主任,应当放手让学生组织活动或参与校内活动,师教生可以一起商量活动的计划与措施,调动集体的力量共同法完成活动任务。例如,我让全班的小组轮流承办“班级黑板报”,半个月一期,让他们自行组稿、排版,自行设计、研绘图,并邀请学校领导来参观,学生小组之间有一种竞争究

的意识存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四、实施“小组自主管理”的注意事项 1.自主有度,班主任切忌“放任不管”。在班级小组的自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大胆放手、放权,倡导民主管理,无需事必躬亲,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就可以对学生“放任不管”了。班主任的责任是及时监督整个班级的行为情况,对自主管理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为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班主任还应当定期举办管理培训活动,不断跟踪调整自主管理中的新问题,确保自主管理越管越好。

188┆好日子

[6]王栋.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2-3.

[7]路国平,刘玉玺,张振珠.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问题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95-97.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2.合理评价,科学激励。班级管理和小组管理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及时跟踪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小组,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小组,除了按照规定给予必要的批评或惩罚外,更重要的是要诚恳地与这些后进小组探讨问题的原因及改进的办法,帮助他们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总之,在班级小组自主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管理的主人。实施小组自主管理策略,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要进行科学分组,实现合理分工合作;要鼓励他们创建特色小组;要坚持民主,善于用活动增加小组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要坚持跟踪指导、合理评价、科学激励,才能让小组自主管理的路越走越稳,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艳红.小学高年级小组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凤华.浅谈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