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人行为举止不拘小节是小事吗

个人行为举止不拘小节是小事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个人行为举止不拘小节是小事吗?——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

⊙总体构思

通过在班上开展一次有关生活小节的访谈活动,着重训练学生观察、理解、综合、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争辩的基础上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增强社会责任感。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课前的准备,课内的交流,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观察,亲身体验,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创设具体的交际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在课前一星期布置为宜)

1、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一个记者团5人;一个持赞同观点的组;一个持反对观点的组)

2、记者团负责设计有关“生活小节”的问题,另两小组负责积累生活素材,查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需把自己的资料收集整理好,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指派两至三名主发言人在课堂上发言。

4、记者团负责举行招聘会,另两组派一名表现突出者参加应聘。 (二)课堂导入

“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等等,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节,无关紧要,也无须注意,也有人认为这些虽是小节,但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我们到底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倾听一下来自中学生中的声音!”(大屏幕打出课题)

×××报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来到我们班,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生活小节”的看法。我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但要注意(大屏幕打出注意事项): 1、记者提问要简洁明确,表述清楚; 2、各小组回答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活动范例:

记者:你早上起来叠被子吗?平时收拾自己的房间吗?

甲:不叠,也不收拾。我妈不让我干,我自己也正好懒得干。

乙:叠,收拾,我喜欢整洁的环境。古人尚且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记者:你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吗? 甲:这不很正常吗?

乙:不正常。这是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记者:你会随地吐痰吗?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看待? 甲:不就一口痰吗,吐哪不都一样!

乙: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行为虽方便了自己,但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他人,损害了公众利益,最后反过来,自己个人还是受害者。“非典”时期,一辆公交车上由于一名乘客毫不顾忌地大声咳嗽,结果引发全车乘客集体要求下车。现在虽不是非常时期,但同样要注意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代表着公共利益。

记者:其他同学怎样看待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此题可让同学们争论)

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注不注意都不要紧,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再说升学考试要得高分又不看这些小事。

丁: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节,但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生活小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文化教养,也折射出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在周恩来任外交部长时,他在去会谈,会见外宾时,都会整理自己的服装,钉好所有的扣子,并扣好,摆整齐。他注意小节的事引来了别人的发问。他说:“外交无小事,我代表了国家就不应马虎,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即使再小的事情都要认真完成。”

戊:那也有名人不拘小节的,清代名臣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他敢在朝廷大员与当朝天子面前毫无拘束地抽烟,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名人形象。还有曾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当他还是律师的时候,曾在法庭上小声给别人讲笑话,结果两人一起放声大笑,扰乱法庭秩序,被罚款10美元,这一点也没影响他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己:对,还有现代“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仅一度留长发,擅长画油画,还在60多岁时与一位20多岁的女孩再度结婚,婚后喜得贵子,确实非常有个性,生活充满色彩。

庚:前面两位同学说得是极少数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成大事者”都“不拘小节”。有一个美国人曾经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列下了几条人生信条: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

这些信条激励着这位美国人,使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 辛:是的,生活中的大节就是由许多小节组成的,所以那些不利于弘扬道德,不利于人类先进文明传承的言行的小节,我们一定要摒弃。堂堂华夏,自古即以礼仪之邦著称。当历史推演至今,古人的话虽不必完全照搬,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是必须记取的。 „„

记者:停停„„同学们争论得非常热烈,有理有据难分伯仲,但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的。按照刚才争论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展下去,放眼8年后,让现实社会来检验哪一类人最受欢迎。

(大屏幕打出:这是××公司招聘处)

记者:历史又走过8年,不注意小节的甲同学和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乙同学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家知名的公司应聘,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甲:很傲气地递过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自荐表后,满不在乎地站在那里等,还用手不停地擤鼻涕,老板问话时,回答起来指手画脚,唾沫直飞„„

乙:仪态大方的走来,不卑不亢地递过自己的毕业证、自荐表,静静地等待负责人看完后,文雅得体地回答老板提出的问题。

结果:老板十分鄙夷地从上到下扫了甲同学几眼,轻描淡写几句话把他打发走了,甲生气地把自荐表掷在地上。

老板笑容可掬地告诉乙同学静候佳音,乙礼貌地谢过后走了。

总结:由以上两位同学的竞职现实可以看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社交中的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坏的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自己错失良机。由此看来,个人行为举止(生活小节)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际交往中,

应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文明规范的要求。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塑造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从现在起规范自己的行为,让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更文明更强大。 【板书设计】(见前字幕) 【教学探讨】

“生活小节”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对于感性的生活,同学们都能信口说来,因此关键是把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并用事实和道理佐证自己的观点。 ⊙设计亮点

把口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结合在一起,把语言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连在一起,学生能从模拟的现场与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并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使自己最终成为符合文明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专家点评

这篇教学设计立足《新课标》对口语训练的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整理、课堂表达的方式,来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设计新颖、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使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该设计可操作性强,城乡皆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