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
1、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大小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
3、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 ),
这个被选中的( )叫参照物。
4、相对静止:运动( )和运动( )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5、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 ),常用单位:( )。1米/秒=( )千米/小时
6、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不变,在每个时间段里或者每个路程段里的速度都相同,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平均速度:是针对( )运动而言,这种运动形式是最常见的机械运动,因为这一运动的速度是不断( )的,因此,我们所确定的速度只是对某一个路程段或者某一个时间段的一个( )估计,对于这样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这一时间段或者路程段的平均速度。 8、长度的测量:
(1)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
(2)使用方法:先观察:( ),( ),( );然后放尺: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 ),( )应贴近被测物体;然后读数:视线应与尺面( ),然后记:测量结果包括( )、( ),数值必须写( )。
(3)长度的国际制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从大到小还有( ),( ),( ),( ),( ),( )。。
8、误差:是指( )与( )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是不可( )的,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通常采用(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错误是必须避免的。
9、速度的测量:原理( ),属于( )接测量。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 )。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靠( )传播的,( )、( )、( )都是传声的
介质,传声速度从快到慢:( )、( )、( ),( )不能传播声音。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 )---→( ) 3、15摄氏度时气体中的声速为340米每秒。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 )以上时,所以人
要区分原声和回声,距离障碍物的最近距离为( )米,当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 )音和( )声。乐音有三个特征:( )、( )、( )。 6、音调有( )之分,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
此时振动的( )快,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此时振动的( )慢。 7、响度有( )之分,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大,( )
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 ),听到的响度就( )还与用力的力度有关,力度越( ),听到的响度越( )。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 ),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1) 在噪声的( )减弱它,2)在( )中隔离和吸收,3)阻
止噪声进入( )。
10、超声波:(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1、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
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12、次声波—(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次声波)
13、声音的利用:传递( ),传递( )。
第三周跟踪式中考对接测试题
1.(2015福建福州,第3题)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1.(2015广东广州,第3题)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2.(2015湖南益阳,第1题)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2015江西,第9题)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4.(2015江苏连云港,第7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D.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5.(2015江苏宿迁,第2题)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6.(2015江苏泰州,第22题)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8
7.(2015江苏无锡,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8.(2015山东菏泽,第3题)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9.(2015山东聊城,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10.(2015山东泰安,第1题)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四、中考能力提升
11.(2015山东烟台 第5题)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12.(2015上海,第3题)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13.(2015四川成都,A卷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 对话,说明声音 可在真空中传播
D. B超检查身体是 B. 手在小提琴上不 C. 道路两旁的隔音
墙是在声源处减 超声波在医学中 同位置按弦,主要
的应用 目的是改变响度 图2 弱噪声
14.(2015四川眉山,第1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15.(2015四川内江,卷I第11题)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16.(2015四川自贡,第2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17.(2015四川宜宾,第1题)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8.(2015贵州安顺,第1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2015四川绵阳,第14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20.(2015四川凉山,第10题)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1.(2015湖北恩施州,第3题)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
A.白光 B.激光 C.超声波 D.电磁波 22.(2015湖北襄阳,第1题)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23.(2015江西南昌,第1题)如图1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24.(2015安徽,第3题)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很小。
25.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6.(2015江苏南京,第13题)噪声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27.江苏苏州,第16题)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8.(2015山东滨州,第15题)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9.(2015山东德州,第13题)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30.(2015山东烟台 第13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31.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大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 (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 ;你 (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
32)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
33.(2015四川南允,第9题)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34.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
35.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 。
初三物理月考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
1.单位换算:7.2千米/时=______米/秒;5米/秒=______千米/小时
2.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
3.平常我们说“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应是______的。
4.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民的身高为17.2________.(2)教室的的长度850_______.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3.82cm、13.83cm、13.81cm、13.28cm、13.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________cm是错误的,该长度的值应为__________cm.
6.在下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其中,准确值就是______,估读值是_______,孤读数字是_______
7.如图所示,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示数是_______cm,B尺示数是___________cm.
8.如图3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源,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降低,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9.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4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我们可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10.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11.图5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图 5
12.如图6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图6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人行道上也向东行走,如以汽车为参照物,这个人的运动状态是(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处于静止
D.不能确定
2.有一个人坐在青岛开往上海的轮船上,在快到上海时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说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物是( )
A.上海 B.青岛 C.另一艘和该轮交会的货轮 3.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D.他坐的轮船
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4.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8厘米=28厘米×0.01米=0.28米B.28厘米=28×0.1=0.28米 C.28厘米=28×0.01米=0.28米D.28厘米=28×0.01米 5.拉伸了的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测量结果() A.大于真实值B.小于真实值C.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
6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 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D.甲读数比乙准确 7.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8.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9.如图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图 1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10.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些后,钟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1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A.响了—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1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呜
13.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5.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16.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三、计算题(第1题6分,第2题10分,第3题10分)
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 以1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该汽车在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0.9m的导火索引爆炸药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点或者点燃导火索后以0.4cm/s的速度抛开,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在火药爆炸前跑到60m以外的安全区?(用两种方法)
3、一辆车停在山崖前第一次鸣笛,10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在原处第二次鸣笛后车开始匀速前进,行驶了340m,司机听到了第二次鸣笛的回声。 问:(1)第一次鸣笛时,车距离山崖多远?
(2)求车速是多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