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依法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依法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堕二■■■依法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文月 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十 分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问题。经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白 2017年3月20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 (下称《条例》),旨在建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 安全突出问题最严监管的长效机制及最严格的法律 责任制度,以最严的法治保障,落实中央食品安全 “四个最严”的要求。 《条例》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食用农产品的生 产、贮存和运输、市场销售,农业投入品的经营、使 用,应当遵守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条例》专门增设 “食用农产品”一节,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我们 应该按照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要求,认真贯彻执 行这部“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规,进一步强 化农业、农村的源头治理,为努力建设市民满意的食 品安全城市、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一、党和政府一再要求我们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 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2008年“三鹿 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关注, 中央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 年6月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0年2月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确保对食 品安全的有效监管、责任分工和统一协调;2010年4 月“2010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召开,时任卫生部部 长陈竺明确提出中国将把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 战略的高度;2017年2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 上海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 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 药品安全规划》,明确了我国“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 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 务,部署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毋庸置疑,“十三 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 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 键时期。上海《条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实施国家食品 安全战略,修法工作着力“三个坚持”:坚持最严的要 求,在上海地方立法中突出创制性的特点,严格落实食 品安全各方责任;坚持最严的准入标准,倒逼企业落实 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 题,积极回应社会和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期盼。 二、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 意识到位、工作到位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的情景却 令人唏嘘不已。土壤重金属大面积超标,不少农产品 认证不实,检测抽查样本虚假,面粉里掺石膏粉,猪 肉牛肉注水,工业用盐腌咸菜,用高毒药肥种水果蔬 菜粮食,用苏丹红染禽蛋和熟食,用过量的激素和抗 生素喂家禽家畜,2016年食品安全事件的“会发光 的猪肉”……恰如有人所说的,当今形形色色食品造 假制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好回到自给自 足的时代,自己种地和养鸡养牛。全社会和政府对食 品安全问题如此重视,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还 是层出不穷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还是诚信缺失、 言行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企业、商家诚信不到 位,老百姓保护意识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总体处罚不到位,等等。也就是企业、商家为了利益 最大化,使用劣质原料及非法添加等;部分消费者追 求便宜,缺乏保护意识;监管部门查处力度不足,执 35 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不足。因此,我们要充分遵从农业 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规律,把握现阶段工作重点,坚持 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在 现实工作中,要切实加强政策保障,合理保障经费, 强化综合协调,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将 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 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制定具体方案并实施。 三、强化农业、农村的源头治理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的农产品检测检疫和食物安全防护年年有 进步,但不少人仍持悲观态度,因为实际工作中的若 干走形式、编数字、假样本和工作不到位的事例还不 少。源头治理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一件是一件, 千万不要再做那些虚假的缺德事。 一是逐步严格管控在地农产品生产。要制定食 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 标准化建设。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食用农产品 生产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鼓励和推广政府补贴,实 行农药统一配送并监督使用,大大降低高毒性农药 的使用危害;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 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经营者应当建立完整的经营记 录,如实记载购入和销售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数 量、销售日期和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 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也应当依法建立农业投入品 使用记录。农业部门要负责本市食用农产品种植、养 殖以及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 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出本市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的限量和检测方法的建议,负责生鲜乳收 购的质量安全、畜禽屠宰环节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 置的监督管理;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是对进沪农产品实施抽样检测与重要农产品 换证验收。从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贮存、运输服务的 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食用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入场销售者的 身份证明,入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检测合 格证明或者检疫合格证明。所有在本市从事畜禽、畜 36 禽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 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外省市的畜禽、畜禽产品应 当通过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道口,取得道口检查签章 后,方可进入本市。在沪上市销售的肉类产品应当附 有检疫合格证明;上市销售的其他食用农产品应当 附有产地证明、检测合格证明。对占市场绝大比例的 来沪农产品,面上应该加强批发市场的产品抽样检 测,重要农产品还应该建立产销两地的农产品安全 信息对接制度。如生猪类的大宗商品,不仅要实施产 地检疫检测证书在沪的换证,而且要进行实物的验 收。应当走出去,积极指导与扶持外埠主要农产品生 产区进行供沪市场的生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鼓励 外埠优质安全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沪销售。 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做好食品 安全的相关工作。首先是协调执法力量形成监管合 力,全面治理主要散落在城中村及近郊区域的食品 生产amid'作坊。小作坊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多 数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应该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全面 掌握小作坊的底数和生产状况,建立小作坊监管档 案,对符合生产条件的办理小作坊实行备案登记证; 要落实巡查、回访等各项监管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 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管,督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严格执行台账登记制度,认真如实做好原辅材料进 货查验和原辅材料使用、添加剂使用、产品销售、产 品检验、不合格及过期食品处理等各项记录;要推行 小作坊食品安全承诺制度,严肃查处和整治食品生 产加工小作坊违法违规行为。其次,在尊重乡土民俗 的同时,保证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安全。鼓励在符合 食品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举办农村集体聚餐。在固 定场所举办农村集体聚餐的,由该场所的经营管理 者履行《条例》规定的报告义务。举办者和承办者要 对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负责。鼓励农村集体聚餐的 举办者和承办者之间、承办者和厨师等加工制作人 员之间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 任。承办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采购、贮存、加工 制作食品,做好食品留样,并定期组织厨师等加工制 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口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 上海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