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浅析当前做好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营销管理 公共 娱乐场所 浅析当前做好 消 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杨宇 (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实施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公共娱ft.场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消防安全隐 患,提出了“全程管理”、采取“互动模式”、培育行业协会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新对策。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13035—0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 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公安消防 机构对临时查封、强制执行等行政管理措施运用已日趋成 熟。本文结合当前开展的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T程中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和“清剿火灾隐患” 2公共娱乐场所常见消防安全隐患 2.1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 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问题是消防安全最为常见的 等工作,结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如 何做好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新的思考和 探索。 问题。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方便自身经营管理,把消 费者限制在方便管理的区域内,锁闭娱乐场所内供人员疏 散逃生的安全出口。娱乐场所经营活动频繁,需要储备大 量物品,由于受库房面积限制经常把物品堆放到疏散通道 上,影响正常的安全疏散。 1 公共娱乐场所呈现的新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 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普通 2.2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不能正常使用 在日常检查中经常发现: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 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触发装置处于被屏蔽状态;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被挂上装饰物,影响消防设施 百姓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越 来越高,作为休闲娱乐的公共娱乐场所便大批涌现,遍地 开花,并呈现以下特点。 使用;灭火器失效、室内消火栓组件不完整、疏散指示和 火灾事故应急照明损坏也比比皆是。 1.1公共娱乐场所呈逐步大型化、综合化 现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娱乐场所,都朝着集 多种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方向发展,且规模越来越大。这 种综合化、大型化娱乐场所的形成,有效弥补了单一经营 的缺陷,使消费者在一个娱乐场所内就可以享受到多种服 务。娱乐场所朝着综合化、大型化发展的这种趋势,是符 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管理T作带来了 新的问题和挑战。 2.3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仍时常出现 《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人员密集 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 用不燃、难燃材料。”吸取广东深圳舞王俱乐部和福建长 乐拉丁酒吧等火灾事故教训,2009年经公安部四部委联 合发文部署了全国范围内的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 项整治活动,公共娱乐场所内的易燃可燃装修材料得到了 有效整治。但是,在新装修的公共娱乐场所中,仍有不少 投资者为了使场所装修装饰的便捷和美观,采用木板、软 包(内含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 1.2公共娱乐场所从城市向城镇发展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K1’、,、洗浴休闲和互联 网上网服务营业等场所在城市大批涌现,而且出现向城市 2.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相当一部分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只重经济效益,疏忽 消防安全管理,轻视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对消防法律法 规的规定内容不执行,这也是造成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 的根本所在。表现在: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 案制定停留在纸上,不完善、不演练;未对员T进行定期 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由于娱乐场所员_丁流动性大, 原来经过消防培训和具有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上岗证的员工 离开后,接班的人员往往没有经过培训,掌握必要的消防 2012.6 某些区域聚集的倾向,出现了娱乐场所“一条街”现象。 同时,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公共娱 乐场所在城郊和镇这一级也大量出现。 1.3公共娱乐场所装修翻新频次更快 公共娱乐场所资金投入巨大,同样回报也比较可观。 娱乐场所随着设备和装修的陈旧、落后,重新装修时间间 隔由原来的4~5年变成了2~3年。有的场所为持续吸引 消费群体,赢得市场,1~2年便推倒再进行重新装修。 营销管理 基础知识,不懂得如何操作自动消防系统,更没有持证 上岗。 中国市场2o12年第22期(总第685期) 3.2由“传统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 “互动式管理”将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点定位在疏导, 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现行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模式,再加上一些专 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也基本上能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 所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这些弊 端:缺乏对公共娱乐场所全过程的监管;公安消防机构 处于强势地位,处于单方面的发号施令,不能充分调动 娱乐场所的积极性;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自律、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考虑被管理 者的合理利益与要求,强调积极参与,与公安消防机构共 同协作,努力维护娱乐服务场所的消防安全。在娱乐场所 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一个公安消防机构与经营者之 间、经营者之间的行动结构,改变由公安消防机构单独、 集中统一地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的方式,利用行政、法律、 市场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娱乐服务场所消防安全秩序更优化 的供给,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功能优势互补。 自治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对于公安消防机构来说, 更重要的是怎样培养娱乐场所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实现消 防安全的自律行为。可以这样说,好的管理只能是管理 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努力的产物。这种管理机制的转换, 需要我们改变现行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理 念、方式与手段。 3.1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 “全程管理”是将监督管理从公共娱乐场所的前期选 址、设计施工、审批把关再扩展到最后的日常管理整个过 程中。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把好前期选址关。一般公共娱乐场所在批准建 设前期,文化、治安等部门会对公共娱乐场所选取的地址 进行审查,这时消防部门也应对选址场地对照消防法律法 规、现行政策的有关要求核实把关,这里就需要跟文化、 治安部门形成良好的工作联系机制。 (2)把好设计施1二关。在选址把关的基础上,公安 消防机构应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施工图 对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负 有法律责任的应予以追究,并直至设计符合要求为止。在 施工期间,应对公共娱乐场所施工现场适时检查指导,一 是检查是否按原符合设计要求的内容施工;二是严格把关 装修材料,对有疑问的装修材料应及时监督抽样送检,坚 决杜绝易燃可燃装修材料。 (3)把好消防审批关。这里的消防审批关除了前面 的设计审核,竣T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应该是最终把关的 两步。公共娱乐场所的竣工验收应当依照建设工程消防验 收评定标准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内容进行。消防安 全检查内容除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规定内容 以外,我们应该要求娱乐场所按照构筑社会消防安全 “防火墙”丁程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好“四个能力”建设,在场所内 规范设置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志,并按照建设 标准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归档。 (4)强化监督检查。可以从公众聚集场所中的法定 概念(《消防法》第七章第七十三条)中看出公共娱乐场 所包含在公众聚集场所中,对公共娱乐场所违反公众聚集 场所消防安全的行为,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执法,该查封 要查封、该强制执行要强制执行,决不能姑息迁就,坚持 “零容忍”。 查【2012.6 3.3培育行业协会参与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 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 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现在,各地纷纷成立了娱乐场 所行业协会,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 带,消防安全理应纳入行业协会相关章程,并加强对行业 会员经营活动的指导、监督,实现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 的自理、自律。 (1)以行规会约来规范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行规会约是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它经一 定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通过并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 正式生效,因此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 就必须遵守。公安消防机构应当积极与娱乐场所行业协会 联系沟通,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出台专门的娱乐场所消防安 全管理章程,促使行业协会发挥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监 督职能。 (2)定期开展行业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纠。以 《消防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 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娱乐场所行业协会可 以以协会名义在行业范围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督 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开展正常灭火和应急 疏散演练;保持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 (3)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作为入行的强制准人。目 前,《消防法》第三十三条表述为“国家鼓励、引导”, 从立法层面上,对娱乐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还是以 市场需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引导性模式。同样,即将 实施的《贵阳市消防条例》也表述为“鼓励、引导”,但 是“消防安全状况可以作为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确定 的依据之一”。因此娱乐场所行业协会对申请加入的娱乐 场所强制要求其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以提高场所抵御火 灾风险能力。同时,要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状况全程跟 踪、监督、服务,以提高娱乐场所投保的积极性,推动运 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机制进行社会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顾金龙.上海市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应对措 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增刊),2009,28(149):201—203. [2]杨师.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 导报,2005(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