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单元
测试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汕尾市陆河县新田中学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别: 座号: 评
分 .
一、选择题(共21分;每小题3分)
1、在图11-1所示的四种情形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搬而未起 B.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用力拉着小车水平前进 D.提着
图水桶水平行走11-1
2、如图11-2所示,在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的重物提升了lm,在此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B.做的总功是800 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3、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
4、下面的四幅图11-3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
图11-3
5、下面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的时间越短,功率就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就越大
图11-2
6、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
C.匀速上坡的汽车 D.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 7、如图11-4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内F所做的功分别为: ( )
A、8N,32J B、16N,32J C、8N,64J D、16N,64J
图11-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8.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 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势能. 影响运动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重力势能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弹性势能决定于__________ 的大小。
9. 将一只皮球向上抛出,它在上升过程中是____ 能转化成________能,在下降过程中,是________ 能转化成__ __ 能。 10. 写出下列各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
(1)N·M ;(2)J/s __________ ;(3)W·S________;(4)N·M/S_________。
11. 木块在大小为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米,拉力做功为_ _焦,功率为____瓦;若木块重15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水块做功为____焦。
12. 如图11-5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拉力为_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__N,这时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
13.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1 ,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做功之比为________。
14. 某台机器的功率为80W,机械效率为80%,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物体质量为18kg,其所受重力为 N.如图11-6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
图11-5
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取g=10N/kg)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6.如图11-7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9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
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27.在图11-8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
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四、实验探究题(18小题6分,19小题14分;共20分) 图11-7
图11-8 图11-6
18.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1-9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空格处填下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实验 次数 1 2 3 钩码上升钩码重/N 2 4 6 的距离/cm 8 5 10 图11-9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24 15 机械效率 % %
19.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11-10甲、
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11-10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
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11-10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
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11-10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
同的___。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的关系,理由是:两球_____相等;得出
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
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五、计算题(20小题10分,21小题9分;共19分)
20.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如图11-11所示是小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
意图。小明重600N,1min钟内做俯卧撑30个,每做一次肩膀升高50cm。小明身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OA=1m,B到O点的距离OB=。求: (1)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2)若每个手掌的面积为,求双手对地面的压强; (3) 1min钟内小明所做的功; (4)小明做功的功率。
图11-11
21. 如图11-12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
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六、综合能力题(每小题4分;共8分)
F G 图11-12
22.如图11-13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行,它的速度很快,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能够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它的轨道上有一点离地球最近,这个点叫近地点;有一点离地球最远,这个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图11-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_______________,势能最____________;在远地点动能最__________,势能最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分;每小题3分) 1、C 2、D 3、A 4、C 5、C 6、B 7、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8.运动,物体被举高,发生弹性形变,质量,速度,质量,举高高度,形变程度。 9. 动,重力势,重力势,动 10. 功,功率,功,功率 11. 10;1;0 12. 24N,8N,% 13.1:3,3:1
14.这台机器每1s内完成80J的功,80%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80%。 ,360J,90%,100W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6. 17.
四、实验探究题(18小题6分,19小题14分;共20分)
18、(1)表中填 88.9% 1.2 30 (2)匀速 (3)增加物重 (4)动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等
19、(每空2分,共7分)①速度;②运动速度;质量; 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
大,动能越大。 ③质量; 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控制变量法。 五、计算题(20小题10分,21小题9分;共19分) 20、解:(1)根据杠杠平衡条件: F1OBGOA
得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F1 (2)双手对地面压强:p GOA600N1m400NOB1.5m
F1 S400N1.25104Pa 20.0162m (3)人所做的功: WF1S1
400N0.530m6103J
W t6103J 100W
60s (4)人做功的功率:P21、解:⑴W有=Gh=120N×2m=240J
⑵W总=FS=80N×4m=320J
⑶W有×100%=240J×100%=75%
W总320J六、综合能力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2\\、(1)动能逐渐增加,势能逐渐减小 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加
(2)大 小 小 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