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基础题型

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已知过程 心理特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 2、知觉的规律: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依赖个别感官;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依赖多种感官。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而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联系: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反应;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

4、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以后注意 5、记忆的过程:信息编码、存储、提取(再认和回忆) 6、问题解决的效率受动机、心理状态、问题的难易影响 7、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8、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9、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10、需要层次说(马斯洛):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到高)

11、人格的心理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12、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3、记忆的种类:

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按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1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发展性、客观性 15、感觉中的对比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6、思维的概念与特性:

概念: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性: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17、影响问题的解决因素:问题情境因素、认知因素、个性因素

18、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

19、人类意识本身具有哪几种不同状态:睡眠、梦、催眠、白日梦与幻想

20、注意的特性:选择性、集中性

21、注意的功能:选择、调节和监督、维持

22、特殊能力的含义: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需的能力,是专指在某些专业或特殊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独特发展

23、遗忘的规律: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进程、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24、情绪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 25、一个人会面临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

5、观察: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8、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9、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0、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三、简答题型

1、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情绪?  树立正确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向  组织、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 发展正常需要

 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术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 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 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察方法的训练  具体的观察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 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的内部特征

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 教师提出明确的感知目的,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 根据感知目的差异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 帮助学生有效感知学习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