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流程
监护仪指能够对患者生理参数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的医用仪器设备。
1、目的 对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进行监护。
2、基本结构 由主机、显示屏、各种传感器及连接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3、操作标准
⑴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皮肤情况,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护的目的及方法,取
得患者合作。
⑵ 评估监护仪各功能是否良好。
⑶ 个人准备: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⑷ 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5个、75%乙醇、纱布、弯盘、笔、记录卡、洗
手液。
⑸ 环境准备:安静、无强光照射、无电磁波干扰。
操作标准
A、操作前准备
⑴ 核对医嘱及患者。
⑵ 接收 按主菜单,接收患者。
⑶ 脱脂用75%乙醇将贴电极片部位和血氧饱和度指套连接部位脱脂后用纱布擦干。
⑷ 贴电极贴 将电极片按监护仪标识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扣好患者衣扣,盖好
被子。
⑸ 捆无创血压袖带 使测压标志压在肱动脉上。
⑹ 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
⑺ 调报警范围 根据患者实际监测数值调整报警上下限。
⑻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告知患者或家属注意事项。
⑼ 记录监测数值、时间。
⑽ 停止 向患者告知,取得合作;关监护仪,取下电极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用
干纱布擦净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⑾ 洗手,记录停止监护时间。
B、注意事项
⑴ 各监护线应于患者连接紧密,勿脱落。
⑵ 安放电极贴前须皮肤脱脂,避免干扰,各电极贴位置安放正确。
⑶ 无创血压袖带捆绑正确。
⑷ 无创血压监测时,换能器须与心脏同一水平,肝素液冲洗或采血后应将传感器重新校零。
⑸ 各参数报警范围调节适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