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第1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总第83期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认识 高同彪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资源节约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71(2006)01—0025.04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 循“4 ’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 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 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种情况, 2、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 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独立的特征: 2004年9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 (1)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 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十一 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 五”规划的编制。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 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 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 经济问题,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把建设资 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 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 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的重要战略。本文拟就循环经济的涵义、特征、及发 (2)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 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对策谈一谈自已肤浅的看法。 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与特征 料坊’和“垃圾坊’,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1.循环经济的涵义 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 ‘循环经{5;F’’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 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 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 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 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环境是支撑人类经济发 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 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根本认识出发,通过“资源——产 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 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 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 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永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持 发展。 久的利用,从而实现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 (3)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 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 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 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标志性的特征是遵 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 [收稿日期)2006__0l—l5 [作者简介)高同彪(1974一),男,吉林公主岭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副主任,讲师。 一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2006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83 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 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 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 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 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 每年就可减少约1 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 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 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4)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 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 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 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 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 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 装等。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 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 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 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 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 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 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的 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 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 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 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 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矿产资源 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2 ̄右。实践证明, 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2003年下半年 以来,煤电油运价格的持续上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 点,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 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 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 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 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工业化和现 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 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 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 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趋 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 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 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 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耗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 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 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 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 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 扩大出口产生了日趋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 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 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2 ̄右提高到 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为了减轻 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 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 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水环境每 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 际标准。 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 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 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 一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6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第l期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总第83期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 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 体系框架。然而,现行环保法律的立法观念还局限 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 认识含糊,执行上居于次要位置,这和循环经济的理 念是背道而驰的。循环经济将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 ‘‘末端处理,’代之以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控制废物产 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 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 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 活”。 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从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看,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 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因此,自上世纪 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 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 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德国、日本等 国家陆续制定了各种循环经济法,同时通过调整税 收和收费,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此外,许多国家 政府还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意 识。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上是成功的, 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值 得我们借鉴的。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我认 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以促进我国循环 经济的发展。 1.明晰环境产权,调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绿色 国民账户。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资源的滥 用。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使环 境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环境滥用的现象就可 以得到有效地缓解。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就在于 利用市场机制,明晰环境产权,使资源和其他物品一 样走入市场,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 本,克服外部性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上,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 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 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而环 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 表上缺乏反映。同时,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 降,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环境治理的费用 还被列人了国民收入。因此,应当采用符合循环经 济发展要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 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2.建立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 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 生的“首端预防”为主,配合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减量 化的方法,从而形成一整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 为特征的机制。所以,应该尽快对现行的环保法律 进行系统的修改,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 ’ 原则为指导,促使环保法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 力保障。 3.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循环经济 的技术政策中应该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 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等。此外还应包括环境无害化 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循环 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是构筑循环性经济的物质基础, 它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一旦在这些 技术上取得突破,必将加速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人 类也会早目重建与地球的和谐关系。 4.通过绿色采购,为环境友好型产品创造市场需 求。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将以企业为载体,通过发 展绿色环保产业来实现。因此,政府应该通过一定 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创造需求。在这 方面,日本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日本2000年制定 了《绿色采购法》,于2001年4月实施。该法规定了 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等单位有优先采购环境友好型 产品的义务,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其主要的 措施是:第一,实行环保标识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绿色 采购信息网络;第二,规定绿色采购商品品种及其评 判标准;第三,规定各国家机关公布年度绿色采购实 际情况,并赋予环境大臣监督、督促各国家机关采取 措施,加强绿色采购的权力。日本《绿色采购法》通 过干预各级政府的采购行为,促使环境产业产品在 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并对公众的绿色消费起 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对环境友好型产品 实施优先购买,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 场需求,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循环型社会建设、发 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5、开展绿色教育,引导绿色消费。为了提高循环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 一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No.1,2006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General Seria1 No.83 培养,建立循环经济最终要落脚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 高。绿色教育政策包括: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 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 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加强 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在引导绿色消费方面,一 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 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 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和能源,形成有利于环保的消费方式。同 时,政府部门应该带头使用绿色产品,增加环保投入, 加快信息自动化建设,并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新 闻媒体对绿色产品类的广告应予以优惠。在目前消 费疲软的情况下,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 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 费需求会更有效的引导绿色生产,最终促进经济的 增长。 Ideas on Developing the Circulating Economy GAO Tong-bi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al Management,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Changchun 1 30022,China) Abstract.From the developing trend ofChina’S future,we can see that the shortage ofresources’supply will become a long-term restricting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economic society in the future.The situation ofsaving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ritical increasingly.Therefore,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the outlook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adopting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irculating economy vigorously,constructing resources・-saving and environment・-balnciang society at high speed seem to be rat- her important and urgent. Key words:the outlook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circulating economy;analysis of strategies [责任编辑:耿传辉] (上接第22页) Visualization on Perfecting the Financing Assurance System in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WANG Zhen.zhen (Statistics Instiutte,Hunan Universiy,tChangsha 4 1 0079,China) Abstracb The difficuly tin ifnancing becomes the bottle.neck of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the medium nd asmall- sized enterprises,which is due mainly to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financing assHrance system in the medim aund smal1.sized enterprises.After the year of2000,the assurance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quick development in China,as well s a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In the meantime,it also lies in many problems.It is the rgentu affairs that iS to improve nd aperfect the inancifng ssurance asystem in the medim und asmall-sized enterprises.On the ref- erence of using the foreign experience nd ainteg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siuattion,the ifnancing ssuraance system is suppos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Kev words:medim und asmal1.sized enterprise;financing assurnce;viasualization [责任编辑:耿传辉] 一2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