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标准】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纲说明】

联系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高考扫描】

从各地高考考核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工业的地域类型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工业分布的影响。今后命题可能侧重:①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工厂转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工业地域类型的考查由区域知识考查向模拟现实,反映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特别关注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③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其发展的区位、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④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评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思想】

1.力求让学生边学边用、接近高考,掌握由“砺”而“成”的学习方法,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2.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的目标。

3.增强学生的问题关注与主动分析意识,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维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由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三部分组成。

区位理念贯穿了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注重以图表与案例形式展开分析;同时以活动与阅读形式以求达到使学生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及动手动脑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时间变迁与空间转移两个层面对世界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进行案例(以世界钢铁工业)综合归纳分析,让他们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区位分析,对区位的理解比较熟悉,能够用相关理论进行区位评价。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容易进入到工业区位的选择与评价的学习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但是学校和学生生活的周边工业门类较少,对多数工业门类的生产特点并不熟悉,这可能给学生理解和分析带来一些障碍,所以教学过程中

- 1 -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可以适当地对教材涉及到的工业作些介绍。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板书板画

【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根据主导区位因素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以理论为指导,多联系实际,根据工业的主导因素差异,能够对工业进行分类。 (2)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发展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不同阶段的工业区位影响因素,用人地和谐思想评价工业布局。

(2)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

掌握区位选择一般规律,分析工厂的区位因素,并其对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知识梳理】

1、工业的投入和产出。

2、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工业按主导区位因素的分类(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5、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6、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解读引言――说出工业与农业的联系和差异,明确本章节的学习达成目标。

联系: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发达的工业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工业概念着手,举例对比说明工业与农业的差异。

差异:农业生产依赖自然,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工业对自然依赖小,有灵活性和连续性、复杂性特点。

展示本章节学习达成目标,强调重点是学会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 2 -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2.合作探究:想当老板?!你有缘与几个同学合资创办一家工厂,希望建一家什么样的工厂,选择工厂地理位置的时候,你们会考虑哪些因素?

展示学生的工厂区位选择,暂时不作出评价,让学生对各组的区位因素进行对比,后面学习完了工业区位因素以后再让学生自己评价和修改。

3.工业生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工业生产”的含义,工业生产——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

术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工业投入与产出:(展示课件)

对比其中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占比,再次说明工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4.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展示课件)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等。

5.工业区位的选择:

既要考虑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又要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年,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目的是以最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根据主导区位因素,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

阅读教材完成学案: 导向类型 ( )导向型工业 ( )导向型工业 ( )导向型工业 ( )导向型工业 ( )导向型工业 举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____________ 接近____________ 接近____________ 接近____________ 接近____________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______不便于长途运输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或运输______成本较高 啤酒等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______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______成本较高 需要消耗大量_______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需要投入大量制伞、制鞋等 __________________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____________要求高 展示学生填写结果,逐一点评,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列举的工业生产部门特点基本熟悉。

- 3 -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活学活用]

读下面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高考呈现]

(2013〃大纲卷)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1,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不同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感悟高考题中是如何对该考点进行考查的。

小结及情景假设:以上主导型工业区位选择仅仅是根据经济利益考虑了单一的影响因素,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天府新区建设一个水泥厂如何? (2)环境效益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 (1)污染空气的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染水源的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调整当加快步伐。环境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工业生产当中,也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4 -

[活学活用]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立化工研

发基地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社会效益

说出以下工业区位的选择分别是受到什么社会因素的影响:

(1)绵阳“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50年代初建立的,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

(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4)因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的影响或处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工厂虽然明显区位不合理,但仍留那里。

(5)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6)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华人、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建厂。 (7)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处。

归纳起来,社会效益主要是考虑政策因素和企业决策者个人原因。

小结:工业区位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经济效益——追求利润,二是环境效益——避免污染,三是社会效益——受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影响。 4、案例分析

讨论(1)鞍钢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钢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者相比,各自突出的优势区位是:鞍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宝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鞍钢与宝钢区位选择的差异说明,__________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在增强,____________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在减弱。 [活学活用]

以下两个区域的钢铁工业,区位条件与鞍钢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宝钢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呈现]

(2013〃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如右图)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钢铁工业的区位由矿山转移到沿海?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代 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原因 举例 - 6 -

19世纪 20世纪初 二战后 地理组教学设计

砺成课堂研究公开课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2.科学技术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完成P60活动3个问题。 [活学活用] 某钢铁企业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读图和表,回答问题。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工业集聚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每冶炼一吨钢所需要的煤、铁矿石 (单位:吨) :

(1)第Ⅰ阶段,钢铁厂应选择在哪里布局?为什么?

(2)第Ⅱ阶段,厂址迁到了哪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100多年来钢铁厂选址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呈现]

(2014〃大纲卷)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板书设计】 工业区位的选择 一、工业生产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 三、工业区位的选择 【课后练习】

点金训练P57选择1-11题,P6016题、17题。 【作业反馈及教学反思】

- 7 -

四、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