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7期
从监理的角度谈“三合一”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作用
与相关保障措施
陆蓉蓉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我们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敲响了安全的警钟。根据多年来在安全监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教训,结合工程实例,从监理的角度,就“三合一”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的作用与相关保障措施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三合一”管理模式;作用;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7-0144-02
目前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约占世界建筑行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一直是个令人担忧的大问题,加上建筑行业特点、建筑工人的素质以及管理上的难度等方面的原因,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危险行业。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的程度大大提高,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我国建筑工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依然十分严重。监理作为受建设单位委托的安全生产职能管理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几年扬州市建筑工程项目人员死亡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无论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的任务、形势依然十分严竣,为什么安全生产年年抓,安全事故还是年年发生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多年工程监理工作的经验认为,对于监理单位来讲,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各负其职”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中通过加强与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由建设、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三方共同组成的,以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为目的“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共同体,从而彻底改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松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的局面,同时通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推行统一管理、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做到责任分工明确、管理程序规范、使我们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有效把控施
工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一、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推行“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作用
1、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后,不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投入精力、财力,不承担任何责任;监理单位接受委托后,只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只要做到安全管理的话传到、安全通知的文发到,就能免责;施工单位只要服从管理、侥幸不出事故就行,即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严重,也不影响工程交付与工程款支付)。
2、“三合一”管理体系由建设单位的工程部经理、现场各专业工程师参加;监理单位的项目部总监、总监代表、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的项目部经理、分包单位经理、专职安全人员直至班组施工人员全员参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全员参与、联合办公、齐抓共管,使安全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便于监理单位组织参与各方,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责任分工明确、管理程序规范,使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有效把控施工安全。
二、发挥“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作用,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无事故的保障措施
对于工程项目的参与各方来讲,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责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同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简介] 陆蓉蓉,大专,2004年7月毕业于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从事监理工作。 – 144 – 陆蓉蓉:从监理的角度谈“三合一”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作用与相关保障措施
1、必须坚持“发包方监管、施工方负责”的原则,就是发包单位负责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人员的安全负责的原则。同时建立健全并层层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做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三方“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在各个管理层面上不留任何死角、盲区。
2、倡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宗旨,通过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并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是法律赋予施工现场每一个人员的神圣使命”的安全生产意识,彻底改变“要我安全”的错误理念,让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的每一个参建人员自觉意识并投入到“我要安全”的全员安全管理行动中去。
3、作为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作业的难点和危险因素的不同种类,制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各种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逐一、逐项落实到位,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制度到位。
4、监理单位负责牵头,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一起,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管理网络和组织体系,同时根据单位工程、作业点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安全人员、管理人员,负责跟踪监管,并通过日常检查,确保做到人员到位。
5、推行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抵押金制度,通过在合同中明确并约定相关条款,使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抵押金制度落实并执行,同时坚持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体现并发挥经济杠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6、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专款专用,“三方”通过协商,制订并落实相关制度,监理单位通过加强监督,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真正用到安全生产。
7、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在考察选用施工企业时,必须严格把关并执行安全许可准入制度,对进入工地的总包和分包单位,除应具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外,还必须通过建设单位的进一步核查,拿到建设单位核发的该项目专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方能进场施工。
8、坚持并执行安全管理方案审查方可开工制度。各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就项目计划进度、作业流程、主要危险源辨识、安全预防措施、安全监管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等事项编制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上报并经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
9、坚持并认真执行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项目经理是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此负起全面责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检查考核,对在项目建设期间,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安全管理不力的项目经理,随时有权并要求施工单位给予撤换。
江苏率先尝试工程监理责任保险
日前,江苏省建设监理协会会同紫金财产保险江苏分公司、江苏东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在南京举行全省工程监理责任保险签约仪式。来自全省的20多家工程监理企业与紫金保险江苏分公司签订了承保协议,标志着工程监理责任险已在江苏率先启动,这将对解决长期困扰监理企业的责任认定难、风险防范低等难题,产生积极作用。
该险种是建筑市场规避风险的一个主要险种,是针对监理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提供监理服务时,由于疏忽行为、错误或失职及其他原因而造成业主或依赖于这种服务的第三方的损失。主要功能是转移由于职业责任给业主或第三方造成的损失所必然承担的经济赔偿,从而使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既是新的保险品种的开发,也是工程监理行业责任风险控制的有益探索,是真正的双赢选择。
长期以来,监理企业缺乏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控制度,在处理主管部门、开发商和业主多方要求时,常难以协调。为保障监理企业健康发展,在江苏省住建厅、江苏保监局共同关心下,省建设监理协会与紫金财产保险公司、江苏东泰保险代理公司反复调研、座谈,对保险条款、保障范围、风险查勘和服务理赔进行了论证和设计,形成了范围广、保障高,贴近监理企业现场生产操作的新险种。此次,江苏面向全省监理企业推行的工程监理责任保险将采取分期实施、不断完善、逐步推广的措施,争取在两年内对全省监理企业全面推行监理责任保险。
来源:《建筑时报》
编辑:益清
– 145 –
10、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要结合并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制订并落实安全管理“三方”联合管理相关制度、奖罚措施,同时明确各方管理权限与责任,既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各方、到部门、到个人,又要坚持分工不分家,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联合行动,充分发挥“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团队协作管理作用,通过联合定期检查、重点部位检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从而达到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参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总之,安全生产不但是施工方的责任,同时也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从扬州近几年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管理效应情况来看,推行“三合一”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但可以避免参建各方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推逶扯皮,有效地发挥联合统一管理的效应,而且能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长处,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