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浅析

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浅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浅析

摘要: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的基础就是植物材料的选用,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的建设当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景观也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从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具有的景观性质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才能创造出长效、优美的花卉风景。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环境的建设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并且土地的退化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怎样才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形成环境良好、生态健全以及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指的就是利用植物作为设计的基本材料,有效结合园林当中的一些其他元素,按照植物的立地条件以及生长规律,利用不同形成的构图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园林景观,用来满足人们在城市当中游乐观赏的需要,很多当前所进行中的研究都是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处着手的,主要是在满足城市植物对环境和生态所产生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韵律、均衡、调和以及对立统一的观念,来创造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以后园林功能

的准确发挥。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学原则。对于物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直接的竞争,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准确按照艺术的要求和功能来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保证景观效果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种树时,应当将本土的树种作为主要的种树材料,适当选取一些外来的树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来选择,结合本地区长期以来园林种植的实际栽培经验,不断丰富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按照草、灌、乔相结合的原则,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特性应当与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地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最终达到植物多样化的要求。

2、美学原则。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意空间的变换以及纵向的立体轮廓,尽量要做到高低搭配,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起伏有致和韵律感,将颜色、线条、形态以及体积加以对比和重复。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姿态,在进行配置时就应当要求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相融合,并充分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为了能够使得景观的效果更为丰富,应当将植被按照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的顺序由高到低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景观的效果过分单一,可以讲花期花色不同植物进行分层次的配置,为了能够使得落叶乔木可以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在对落叶乔木和常绿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做到常绿植物高于或者是低于落叶树。反复可以应用到质感、色彩以及形状上,增加植物设置的趣味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在控制植物设计的气氛和风格方面有所突破。

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问题分析

1、空间组织设计。在园林植物的设计当中,植物的造景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设计者利用植物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特点,比如季相的变化、质地、姿态以及色彩等因素,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环境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园林中的不同需要,与山石、小品、地形、道路、水体以及建筑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造景,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感受。

2、观赏特性的设计。植物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绿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渲染手段,植物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姿态、风韵以及色彩美,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当中不但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所述的几个方面当中:

①植物大小。园林当中所具有的乔木是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主要元素,例如毛白杨、银杏等气势雄伟、树干通直,老年油松苍劲有力,利用这些树木进行群植或者是孤立栽培,都可以构成较好的园林主景,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大小,其大小能够直接关系到植物景观的整个结构空间组成。

②植物色彩。那些具备漂亮的树形、美丽的花朵或者是缤纷色彩的植被,在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完美的景观设计应当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统一,植物色彩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类似色的配合、多色的配合以及单色的处理,观赏植物的配色设计主要体现在观赏植物的邻补色对比和补色对比,暖色花和冷色花以及类似色植物的应用,逐渐可以形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象征。

③植物质感。除了具有不同的色彩之外,叶片还具有不同的质地和形状,例如棕榈科的植物起姿态比较优美,而银海枣、三药槟榔比较适合成行或者是成林种植,以此来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热带风情。

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是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因此,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衡量其是否与整体景观自然和谐。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综合公园,应有供健身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无论是浓荫蔽日的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

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的景观种植设计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二是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乔、灌、草结合,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

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结语:

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

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设计内容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君君,马力,王金生,杨文娟,童雨花,潘燕华,甘敏洁,祝嵩玥,袁常洪. 浅析苏州市吴中区张桥村产业布局及园林景观规划[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4) .

[2] 范振海,王磊. 植物园专类园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调查研究——以黑龙江植物园春园为例[A]. 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 2011 .

[3] 张晓林. 故土的追忆 时尚的生活——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种植实践[A]. 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 20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