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信息 (一)审计信息的概念 一、什么是信息?
通俗来讲,信息是客观事物、特征、进展转变及其相应联系的反映和表现,对于同意者来讲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常常是指“音讯、消息”的意思。
从概念中能够看出,信息传递包括接收者、被接收者、传递的媒介和符号几个要素。信息之所以能成为信息,关键在于它传递的内容是不是成心义和价值,可否给人增加新的认知。
二、什么是审计信息?
审计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它是对审计机关及其工作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指导意义、并能引发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关注的事实的内部报导。它能真实地反映审计工作的动态、功效和典型的人与事,宣传审计,为审计监监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具有重要的舆论作用。
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讲“要深刻熟悉审计信息的极端重要性。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产品,是上下沟通的重要桥梁和渠道,是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增进反腐倡廉的重要手
腕,是推动政务公开、成立和落实问责机制的重要平台。”
(二) 审计信息的特征
审计信息作为行政公函的一种,兼具新闻信息和行政公函的特点,具有以下5方面特征:
一、严谨性。审计信息必需遵守行政公函的大体要求,字里行间要能表现出审计机关认真严肃的态度和踏实的办事作风。专门是反映问题的审计信息,事实、概念必然要清楚,引用的法律、法规必然要适当,措辞、定性必然要严格谨慎,切忌帽子大、表述空。审计工作者只有严格又细致地从事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才能确保反映审计功效的审计信息不出误差。
二、时效性。与新闻信息相同,审计信息的也要又快又准。所谓“言当其时,一字千金,言背其时,一文不值”,就是说,信息尤其是审计简报和重要审计情形,在保证质量的情形下,必然要争取“短平快”。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通信网络进展迅捷,信息的传播超乎想象的今天,写信息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工具。
3、真实性。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力所在,离开真实性的信息不仅没用任何价值,乃至误事。这就要求咱们思想上要尊重事实,不能以自己主观臆断作出不符合实际的描述和议论,必需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是捷报喜,是忧报忧,切实做到反映成绩不夸张,反映问题不掩饰,数字无水分,绝
对不能闭门造车、捕风捉影。
4、精练性。精练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思想。精练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好的审计信息不在长,而在精。但有时候,写长容易,写短难。这就要求咱们具有较好的归纳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功底。
目前,审计信息工作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上报的数量很多,采用的少;单一信息的多,综合分析性的信息少;反映审计问题的多,反映其他方面工作的较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缺乏提炼,缺乏试探。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咱们要尽力挖掘信息的深层次价值,尽力做到站位高、选位好、切入准、分析透、建议实、能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创新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咱们似乎每一年都在做相同的工作,但其实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审计信息也一样,咱们要在进展转变中抓新、在观察试探中出新、在学习借鉴中创新、在比较对照中求新。要擅长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力争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以特色和新颖取胜。
二、不同类型审计信息的写作要领 (一)经验性信息
一、功效型经验。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做法;三是介绍成效。
二、创意型经验。要领:一是选择有创新意义,能给人必然启迪的做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做法。
(二)问题性信息
一、上级正在着手解决的重点问题信息。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要领:把相关问题前因后果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并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
二、上级正在酝酿解决的普遍问题信息。要领:—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只对进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
3、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信息。要领:一是把事件大体情形介绍清楚;二是依照法律、法规作出定性;三是本部门采取办法。对难以定性和处置的重大案件,还能够提出请求上级予以帮忙的具体内容。
(三)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份。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层次清楚,理由充沛,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
(四)跟踪反馈性信息
一、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信息。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交待清楚就可以够了。
二、反映上级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后的信息。要领:—是及时搜集情形,做到快速反映;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举措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形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和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
(五)领导言论性信息
各级领导对审计工作及管理的肯定性发言和指导性言论。由于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其言论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地方党政领导对审计工作的熟悉肯定、或指示要求等。
三、审计信息的大体写法
审计信息的写作,跟新闻消息写作一样,要遵循新闻五要素,即咱们常说的“5个W”: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在五个W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明白了“写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写”的问题。很显然,这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审计信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采取“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
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具体结构包括:题目、导语、主体、结尾,和文中穿插的背景材料。
(一)题目
俗语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关键”。一个好题目,对一篇信息来讲很重要,也是适应领导工作特点的需要。一个好的信息题目,应是稿件内容的浓缩,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令人一看即知此稿件反映的是什么事,同时又生动鲜明,印象深刻。
审计信息的题目必需简明、准确地归纳信息内容,帮忙读者理解报导的事实,有时一个题目就是一条信息。
审计信息的题目有主题、引题、副题三种表现形式。 一、主题(正题):归纳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如:审计署发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形(《中国审计报》头版)。
二、引题(眉题):揭露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衬托气氛。如:转变监督理念(眉题)长沙市审计助力人大财政监督(正题)(《中国审计报》二版);量身打造职业培育方案 (眉题)哈尔滨办队伍建设五年计划初显成效(正题)(《中国审计报》二版)。
3、副题(次题):提示报导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如:刘家义与初任培训班学员座谈并勉励大家(正题)——把握青春 尽力奋斗 开创未来(次题)(《中国审计报》头版)。
审计信息的题目越短越好,字数超限的题目,稿件容易被轻忽乃至被拒收。除引号外,题目最好不要利用标点符号。另外,题目最好应有必然的“挑逗性”,容易吸引编辑的注意力。
(二)导语
信息导语的写作,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归纳出信息的核心内容,开门见山地揭露全篇的主题、目的或结论。为此导语中要有信息“六要素”: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的全数或部份进行描述,又要按照信息内容采取灵活的结构方式,以达到引人欲读的引导效果。几种常常利用的形式:
1、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式,即用最简炼的语句交待审计的时刻、地址、主体、客体及问题,为引出信息正文做铺垫。多用在问题类信息中。
2、概要式。即对整篇信息的大体内容进行提要性的叙述,令人有一揽全局之感。
3、悬念式。即导语中提出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启发读者的兴奋点,使其急欲了解下文。
4、设问式。即在导语中提出问题,让读者试探,有利于在下文中深化对主题的熟悉。
5、因果式。即通过导语概述某个问题、作法的前因后果。
6、叙述式。即对信息的大体情形用简炼的语句进行叙述。
总之,导语的写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写作时能够按照信息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写法,总的要求是:言简意赅,切中要害,突出主题。
(三)主体
主体部份是审计信息的核心部份,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论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写出导语所归纳的主要内容,表现全篇信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的写作,没有定式,但要尽可能从受众的角度动身来构思主体的写作,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熟悉来安排事件要素。能够按“时刻顺序”写,也能够按“逻辑顺序”写,但必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切忌冗长啰嗦。
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不同受众群体的丰硕熟悉,更要有深厚的“写作底蕴”。初学写作不妨多看看报纸,仿照他人的写法,边学习边实践,不断积累写作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背景
所谓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交代背景的目的,在于帮忙读者深刻理解信息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何因)。常见的三种背景类型:对
比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注释性背景。
背景是对信息事件作出的解释。但 “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即用事实去解释,所以也称“事实背景”。一是说明信息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忙读者理解信息事件的重要性,突出稿件的信息价值。二是表明作者的观点。信息稿一般不需要作者在自己的报导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作者能够通过自己报导的事实,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交代背景因稿而异,按照需要,紧扣主题,不宜太多,不然容易出现鹊巢鸠占的败笔。
(五)结尾
审计信息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若是是采取“倒金字塔式”的写法,也能够不写结尾。
四、审计信息的采编技能
(一)要学会取材。老舍曾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可见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审计人员,更应该重视积累审计素材。要提高信息采用率,必需研究上级部门的信息需求,“投其所好”。因此信息写作者必然要学会研究分析,掌握中央领导和省市主要领导的发言和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随时掌握国家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乃
至天天看《新闻联播》和报纸新闻,对大政方针政策都要了如指掌,如此才能有针对性。
(二)要注重时效。注重时效的技能,就是培育自己的信息敏感和信息触角。什么叫信息敏感或信息触角呢?就是识别信息价值的灵敏能力。一样一件事,别的人都看不出什么信息价值,有的人却视为至宝,写出超级有价值的信息来,这就是信息敏感。没有必然的信息触角和信息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好的信息稿来。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有段话,形象论述了信息敏感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擅长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知道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同理,一个没有信息敏感的人,也是写不出好信息来的。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勤写快报,准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
(三)要表现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在信息角度选取时注重“新”,把握切入点的选择,找到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给读者一个新信息。
一是人无我有,选择主题要新。有启发性的思想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主题上的新是最重要的角度。二是人有我新,角度要新。举个例子,比如写中秋节,年年老一套写团圆,没有新意。若选择空巢家庭思亲的新角度,从思亲引出团圆之期待,自然更博人眼球。三是人新我特,取材要新。
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小事”,若是能够以小见大,就会增强信息的吸引力。不同时期的热点、难点、核心,各不相同,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收集上级关注的热点,关注年度工作的核心,就会发觉最佳的写作角度。信息写作才会“源头活水滔滔来”。
(四)要实事求是。采写信息必需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说大话、废话、谎话。其窍门就是结合工作写信息,具有以下四方面优势。
第一,能够反映工作功效。工作成绩能够及时通过媒体反映出来,会激发工作热情和成绩感,反过来又增进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面对每件情形,若是依照撰写信息的适应去想,这件事为何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这种思维适应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增强。
第三,有助于个人成长进步。写信息表现了作者的综合素质,培育作者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还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最后,是一线审计人员写作的最大优势。“春江水暖鸭先知”,审计人员对自己身旁的工作、事件、人物,知根知底,有的乃至是自己亲自做的,写起来固然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五)要对号入座。要按照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文体衣,看菜用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各有偏重,不弄一刀切,一锅煮。
发稿件也是一样,主题、题材、风格、格式、口气,要按照不同媒体的不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要一个一个地发,万万不要群发,群发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尊重编辑的做法,群发稿件一般是不会采用的。
总之,写信息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仗,少些“大路货”、多些“土特产”,尽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就可以写出写好高质量的信息。
五、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与写新闻稿、简报混淆
许多单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常常是将本单位的简报、快讯之类同时发送给报社和信息科。
2、避免与写一般记叙文混淆
信息的结构一般是总分结构,老是题目,分是内容。 3、避免内容空洞、没有特色
一般不要套话、废话,开门见山,首语入题。许多信息开头适应性地加上“为了;按照;围绕;”,这些解释说明都不需要。事件进程要简写,乃至不写。
4、避免大事记式的信息
例如某某单位召开了什么会议、谁做了重要发言,某些领导到哪视察,干了什么,说了什么,罗列一堆,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五、其它技术性问题
一是数字利用。题目的数字要用汉字,内容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5位数以上数量要用万、亿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全篇应统一。
二是量词利用要用公制单位。用千克、吨,不用斤、两。 三是地址要写全称。
四是没必要要、难懂的技术性术语不用。 五是表示概念要准确无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