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团队的激励如何更好开展
——负激励篇
激励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为奖赏,是对员工符合公司要求的行为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其行为继续进行下去并做的更好;负激励是对员工不符合公司要求的行为进行否定,目的在于制止其行为的继续,并且对于其他同事也是一种警戒。
这两者同等重要。在对员工实施激励过程中,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的原则。虽然为辅,也要重视负激励激励,要把握住其要点。
负激励的定义:
我们销售管理人员通常理解的负激励是:员工达不到期望的要求时,给予批评(口头或通报批评)、处罚(经济处罚、去除荣誉)等惩罚性的措施。
管理学上认为:所谓负激励,是指当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组织将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从而来抑制这种行为。 负激励的具体表现主要为:警告、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
由定义可知:负激励本身一定是和惩罚性措施结合的。所以其效果对被负激励的对象往往会造成预料不到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降低员工的安全感和认同感,同时还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同事之间关系复杂化等等,严重甚至时会破坏团队的凝聚力。
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人的感情,使人常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很容易降
低员工的创积极性。但是负激励措施如果太轻了,员工就容易不当回事,负激励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
通常来讲负激励主要针对成熟度较低、自律性较差的员工。成熟度高、自律性良好的员工基本上采取正激励后就可以了。而对成熟度较低的、自律性较差的员工负激励的方式就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负激励还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虽然这个词不太好,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谈谈负激励在销售团队中的具体应用:
1、 对于原则性的事情一定要在团队中确立清楚,并为核心原则制定严格的负激励制度
比如说考勤的要求,工作量的要求,恶意撞单,违规销售,工作时间不务正业,散布不良言论诽谤同事或者公司,团队中的不良文化(骂人、脏话多,甚至黄赌毒等),客户服务严重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可能造成团队滑向消极面的因素,必须要有对应的负激励制度,确保团队成员不触碰。
对于原则性事情要明确导向,对于核心原则性事情要制定对应的负激励措施,这实际上就是设立一条控制员工行为 “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否则一定会有对应的处罚。
2、 负激励的具体措施要有可实施性
负激励的具体措施不能太轻的道理前面说过。这里尤其强调一下:措施千万不能过于严苛,否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比如说制定了一条规定:员工违规销售,产生的损失,由员工个人承担。这时有一位销售人员搞错了政策,多送给了客户一个TR一年。现在要处理,按照上述规定,多送了一个TR,就是损失了16000元,罚销售16000元。可能吗?显然不可能。这个时候,管理者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罚显然不可能,不罚,这种事情都不罚,那么销售整个乱套了。则这条负激励的措施就是失败的。
在比如说制定了一条规则:恶意撞单的,分公司通报批评,没收客户,罚××元。多次恶意撞单的,开除处理。现在有一名销售2011年2月和4月恶意撞单,被处罚过两次,今年8月又发生了一次。现在如何处理,首先,规定是多次恶意开除,那么三次算不算是多次?其次这名销售人员业绩很不错,一年销售额达到150万以上,这个时候,开除么?显然大多数主管不会选择开除。这个时候,这条负激励条款也就形同虚设了。
这两个案例都是负激励制度过于严苛,导致无法实施,形同虚设。如果这种类型的制度定多了,就会造成“令不行而禁不止”的现象,严重损害管理者的权威性,同时也会给员工管理者过于严苛粗暴的感觉。
另外强调一点:制定负激励制度时一定要慎重,要仔细考虑结果与影响,不要凭一时冲动制定,执行时又畏首畏尾,这样只能使得员工认为主管思路混乱,管理无方。
3、 负激励的制度不可能将所有的面都覆盖,所以需要抓重点,同时强调总的原则
工作中很多的事情都有原则、有底线,销售人员如果触及了,就一定要给予负激励以促使改正同时告诫其他同事,但是无论制度如何严密,都不可能涵盖所有方面,同时负激励的条款过多了,也说明团队管理绝对有问题,这个就是所谓的“以罚代管”,更会激起销售人员的逆反心理,反而负面作用大。所以团队制定负激励制度时,一定要注意抓重点,
强调总原则,而不能事无巨细,否则就会像古代军法“十七律五十四斩”一样,也忒吓人了。
强调总的原则,比如说:鼓励勤奋、积极与分享,限制甚至禁止懒惰、消极、自私、低俗等,这些必须强调到位,并且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反复强调,而不是讲过一次就行,使得总的价值观导向深入到每个销售人员的心中。
4、 负激励制度的执行,一旦确定了,就没有回旋余地,没有下不为例
要么不要设立制度,一旦设立了制度并且强调学习到位了,就不能给员工任何一次下不为例,否则员工就会存在侥幸心理,负激励制度就起不到震慑作用了。因为一旦有一个员工享受了下不为例的待遇,那么下一个犯错的员工要不要享受这样的待遇呢?不享受的话,下一个员工一定有意见,认为主管偏袒。如果也享受的话,负激励制度有要之何用?
但是这并不是说负激励制度是一旦制定就百分百不能改了,毕竟管理者都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真的发现原来定的负激励制度不合理,还是要及时修改的(注意修改制度一定要慎重,要反复考虑清楚),这个时候管理者就得主动承担责任,承认制度不合理是自己的错误,严肃自我批评甚至对自己追加处罚。这样就降低了改动制度导致员工认为管理者朝令夕改的感觉。
5、 负激励的具体措施制定时一定要区别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原则性事情负激励措施要严厉,非原则性措施尽量以口头强调、培训教育为主、批评处罚为辅。比如说恶意撞单就是原则性问题,处罚就要严厉,培训学习时不认真听讲就是非原则问题,应该以教育、谈心、引导为主等等。
6、 负激励时间点和方式方法很重要,要求是区别处理,方式方法要灵活
对于明显的错误,要及时处理。
这里讲的及时处理,不是现场就拿出具体的处罚措施,而是及时表态此事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等等,及时使得参与或者知道此事的人明白管理者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具体的负激励措施可以后面再定。
明显的错误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给当事人造成这事不重要,或者说管理者其实不在乎的感觉,这时反而是其他员工会认为这件事确实不对,应该处理而管理者没处理。员工会私下议论纷纷,等到管理者后面再来处理此事时,员工可能认为是管理者迫于民意而为,其实管理者心里并不在乎等等。结果是处理应有的效果没达到,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在有时员工错误问题刚发生后,员工的“挫败”情绪往往占了上风,对于外界的不同看法可能存在明显的抵触和对抗情绪,所以如果确实是明显的错误需要及时处理的,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保留被处理者面子,照顾其情绪。否则处罚可能会适得其反,既达不到教育本人的目的也会有激化矛盾的风险。
在情况不明、原因不清时应当慎重处理。
因为如果当时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理,事后证明可能当初的处理是错误的,尽管错误可以纠正,但毕竟留下了不愉快的痕迹。但是慎重处理,也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核实清楚事情的详细经过,明辨是非曲折后及时通报处理。否则一旦拖得时间过久,往往就会不了了之了。
7、 负激励的使用管理者要以身示范。
这是负激励制度能够起作用的最起码的前提。因为在团队中,制度就相当于团队的法律,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管理者要做执行负激励制度的表率,不然负激励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
8、 制定负激励制度要学会借力
制定负激励制度都是要得罪人的,而一线团队管理都需要管理者在团队成员心中是好的形象的,所以要学会借力,是借公司的力,借领导的力,借团队的力。
借公司的力,借领导的力是指要借助公司和领导的口来要求或者宣布负激励措施,来避免自己和团队直接碰撞,这就是学会“向上管理”;
借团队的力,就是学会在发现问题时,学会召集团队共同商讨,由团队共同讨论,集体拿出负激励的措施,这样就既能避免负激励完全由自己定导致的团队抵触心理,又因为制度是大家共同决定的结果,执行效果会更好。
结束语:
激励是销售管理的核心,是效率提高的关键。
销售团队的管理一定是以正激励为主体,负激励为必要补充。
但是无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激励的目的是要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并发挥出员工的自驱力,激发员工的深层次潜力与爆发力,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提升团队的人员价值,最终提高团队竞争力。
吴云
2012-8-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